第二百八十九章 魔修终极再就业
“织网者”带来的关于“清算者”和“文明试炼场”的惊天秘闻,如同巨石投入深潭,在联盟高层间激起了巨大的波澜和沉重的压力。外部威胁的层级骤然提升,让联盟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的每一个环节,尤其是内部潜在的隐患和未被充分利用的力量。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一个长期存在却进展缓慢的议题,被林枫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再次提上日程——魔修群体的最终安置问题。
自从联盟在流云星域推行“净化与改造”政策以来,大量被捕获或投降的低阶魔修,经过净化塔的洗涤和思想教育,魔气已被清除,但其修炼根基受损,心态复杂,始终难以完全融入主流社会。他们被集中安置在几个特定的“过渡星区”,从事一些边缘化的资源开采或基建工作,处境尴尬,如同联盟肌体上一块难以愈合的疤痕。高阶魔修更是大多宁死不降,或隐匿无踪。
以往,联盟内部对如何处理这批“前科人员”争议极大。保守派认为魔修习性难改,应永久监控甚至逐步清理,以防死灰复燃;同情派则认为应给予出路,但苦于没有找到能让各方都放心、且能真正发挥其价值的可行方案。争论多年,魔修问题始终悬而未决。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源海之庭”危机四伏,联盟需要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力量。更重要的是,从“织网者”的记忆碎片中,联盟了解到,“清算者”文明有一种近乎偏执的“纯净”标准,对任何形式的“混沌”、“异化”力量都持绝对否定态度。魔气,这种在主宇宙被视为邪恶本源的能量,在“清算者”的评判体系里,恐怕是绝对的负面标签。
“也许,我们一直视为包袱和隐患的魔修及其相关的‘混沌’力量,在应对‘清算者’这类敌人时,能起到意想不到的奇效。”林枫在高层会议上提出了一个颠覆性的观点,“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找到一种方法,剥离其危害性,引导其破坏力,将其转化为可控的、有益的‘差异化优势’。这不只是给他们一条生路,更是为联盟增加一种独特的战略筹码。”
这个想法极具冲击力。连苏晓都感到惊讶,但她迅速领会了林枫的战略意图:在高等文明设定的“规则游戏”中,循规蹈矩可能永远无法超越,有时需要一些“不合常理”的变量。
项目被命名为“涅盘计划”,由苏晓主导,联合了社会学家、心理学家、能量控制专家以及少数愿意合作的前魔修代表(经过最严格审查)共同推进。计划的核心目标,不是简单的“感化”或“圈养”,而是实现魔修群体的“终极再就业”——即,为他们找到能够发挥其独特特质、对社会有积极贡献、且能被有效监控的安全岗位。
过程远比想象中艰难。
首要难题是信任壁垒。 无论是魔修对联盟的戒备,还是联盟民众对魔修根深蒂固的恐惧,都非一朝一夕能够化解。南宫烈就公开表示强烈质疑:“让这些玩弄灵魂、汲取负面情绪的家伙进入关键领域?简直是引狼入室!”
其次是如何“转化”力量。 魔修的力量核心往往与负面情绪、灵魂能量甚至生命精华相关,如何将其“洗白”并找到正当用途?
“涅盘计划”没有采取粗暴的一刀切,而是设计了精细化的分流路径:
1. “清道夫”兵团(危险环境作业): 针对那些战斗意志强、对痛苦和恶劣环境耐受力极高的前魔修。联盟组建了特殊的“清道夫”兵团,配备强化防护和监控设备,专门负责处理“源海之庭”中最危险的任务——探索高辐射区、清理规则污染残留、甚至在可控条件下接触和研究弱化的魔气样本。他们的“狠劲”和对负面能量的抗性,在这里变成了宝贵资产。兵团实行严格的军事化管理、高额报酬和功勋兑换制度,满足其价值感和物质需求。
2. “心炼”作坊(特殊材料与法器炼制): 一些魔修传承中对灵魂能量、情绪波动的操控有其独到之处。联盟筛选出其中愿意合作、且技术偏向“中性”的个体,在绝对监控下,建立“心炼”作坊。他们不再抽取生魂,而是尝试引导和精炼自然消散的灵魂余烬(经伦理审核许可)、或利用特定装置收集的战场逸散的杀伐之气,来炼制一些需要特殊情绪烙印的法器部件,或合成某些常规手段极难制备的敏感材料。这些产品经过最严格的安全检测后,可用于高端装备或特定研究。
3. “幻境”测试员(虚拟系统压力测试): 部分擅长幻术和精神影响的魔修,被招募进入联盟的虚拟现实系统开发部门,担任“终极压力测试员”。他们负责寻找系统的精神防护漏洞,模拟最刁钻的精神攻击,帮助联盟完善“天网”系统和各类灵能设备的抗干扰能力。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将破坏力转化为防御力。
4. “暗面”顾问(情报与反渗透): 极少数学识渊博、对各种阴暗手段和潜在威胁有敏锐直觉的前高阶魔修,在经过近乎苛刻的忠诚度评估和控制措施后,被聘为“暗面”顾问。他们不直接接触权力,而是为安全部门提供逆向思维,从“敌人”的角度分析“清算者”或其他潜在对手可能采用的非常规手段,帮助联盟查漏补缺。
计划推行之初,阻力巨大,事故和争议不断。有“清道夫”队员在任务中失控,有“心炼”作坊试图秘密恢复禁忌仪式……每一次事件都引发轩然大波,要求终止计划的呼声高涨。
但林枫和苏晓顶住了压力,坚持“严格监管、允许试错、持续优化”的原则。他们不断完善监控技术,细化操作规程,同时也在联盟内部进行广泛的沟通和解释,强调这是在特殊时期的特殊策略,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整个文明的生存。
转机出现在一次针对“幽影裂隙”的小规模规则动荡中。一股隐匿性极强的规则乱流突破了屏障外围,直扑一支正在附近作业的工程队。常规防御手段效果不佳,眼看伤亡不可避免。一支恰好在该星域执行“清道夫”任务的、由前魔修组成的小队,凭借其对混乱能量天生的敏锐感知和一种近乎本能的、扭曲规则以自保的偏门技巧,竟意外地引导并分散了那股乱流,为工程队撤离赢得了宝贵时间!
这次成功的案例,极大地扭转了部分人对魔修“再就业”价值的看法。人们开始意识到,这些“行走在暗面”的力量,如果用对地方,确实能起到正规军无法替代的作用。
渐渐地,“涅盘计划”开始走上正轨。虽然隔阂与警惕依然存在,但一种基于利益和生存需求的、脆弱的共生关系开始形成。前魔修们获得了相对体面的身份、资源和新的人生目标,而联盟则收获了一支能够应对特殊威胁的“奇兵”,并向外界展示了其海纳百川(哪怕是最浑浊的河水)的文明气度。
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这些“混沌”力量的研究和应用,联盟对能量本质的理解更加深刻,为未来可能应对“清算者”的“纯净”审判,积累了一份独特的、不被对手所理解的“底牌”。
魔修的“终极再就业”,不仅是解决了一个历史遗留的社会问题,更是在联盟迈向更广阔舞台的过程中,完成了一次对自身包容性和实用性的极限压力测试。联盟文明,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复杂面貌,在这片“文明试炼场”中,坚定地走下去。前方的路依然布满荆棘,但联盟手中的工具,无疑又多了一件。
喜欢修仙之我在搞科学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修仙之我在搞科学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