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间的清晨,雾气氤氲,鸟鸣清脆。听涛小筑在薄雾中若隐若现,仿佛世外桃源。连日的奔波惊吓,让这短暂的安宁显得弥足珍贵。沈清辞早早起身,推开竹窗,深深吸了一口带着草木清香的空气,心中的积郁似乎也散去了些许。
厨房里,陶妈已经生起了火,白芷在井边淘米,清风则睡眼惺忪地打着哈欠砍柴。常山和另一名弟子在院子四周巡视。一切井然有序,仿佛只是寻常山居生活的开始。
“姑娘,您起啦?”白芷见到沈清辞,笑着招呼,“早饭快好了,今儿熬了山药粥,拌了山野菜,还蒸了昨日采的菌子。”
“好,辛苦你们了。”沈清辞挽起袖子,“我来帮忙。”
清风凑过来,神秘兮兮地低声道:“姑娘,昨儿后半夜,我起夜,好像听到后山有动静,像是……夜猫子打架,又不太像,怪瘆人的。”
沈清辞心中一动,想起自己昨夜似乎也听到了异响,面上却不露声色:“山野之地,有些声响正常,别自己吓自己。一会儿吃完饭,咱们把带来的药材整理晾晒一下,潮气重,别霉坏了。”
早饭时,静玄师太和吴伯也过来了。柳烟伤势好转不少,脸色依旧有些苍白,但精神尚可。饭桌上气氛还算轻松,没人提起昨夜的担忧和未来的险境,只是闲聊着山中的见闻和药材的长势。
吴伯喝了一大口粥,抹抹嘴:“这地方清静是清静,就是肉少了点,嘴里淡出鸟来。下午老子去下几个套子,看能不能弄只山鸡野兔打打牙祭。”
静玄师太淡淡瞥他一眼:“杀生有违天和,野菜清粥,亦可养人。”
吴伯嘿嘿一笑,不接话。清风和白芷偷偷抿嘴乐。
饭后,沈清辞带着清风、白芷在院子一角铺开席子,将带来的药材一一取出晾晒。阳光透过竹叶缝隙洒下,光影斑驳。草药特有的清香弥漫开来,让人心神宁静。
“姑娘,这株紫参品相真好!”白芷小心地拿起一株根须完整的药材。
“嗯,是齐老先生上次送的,药性温厚,最是补气。”沈清辞仔细地将药材摊开,动作轻柔。
清风一边帮忙,一边东张西望:“这山里宝贝真多,昨天我跟常山哥去砍柴,还看到好些不认识的草药呢,可惜不敢乱采。”
“山中草药虽多,但药性不明者不可轻用。”沈清辞叮嘱道,“尤其有些草药形似却性反,误用会出大事。”
“知道啦姑娘,我就说说。”清风吐吐舌头。
柳烟坐在廊下,擦拭着她的短剑,目光偶尔扫过四周山林,依旧保持着警惕。吴伯则带着常山,在竹舍周围更远处设置一些简易的预警机关,比如绊索、响铃等。
静玄师太在屋内静坐诵经,为众人祈福。
午后的时光静谧而漫长。沈清辞坐在廊下,翻看静玄师太给的那本《清心解毒散记》,试图从中寻找更多关于辨识奇香异毒、以及“百里香”这类特殊药材的用法。柳烟伤势未愈,靠坐在一旁闭目养神。
清风耐不住寂寞,拉着白芷在院子里辨认各种野花野草,叽叽喳喳,给这寂静的山居添了几分生气。
“柳姑娘,”沈清辞放下书,轻声问,“你昨日说,打算出山联系齐老先生的暗线,何时动身?”
柳烟睁开眼,低声道:“原本打算今日,但吴爷说外围似有不明痕迹,为稳妥起见,再等一两日,等我伤势再好些,夜间行动更为稳妥。”
沈清辞点头:“小心为上。”
柳烟看着她,忽然问:“沈姑娘,若……若我们一直找不到‘星钥’,或者,‘星钥’的线索最终指向一个极其危险的方向,你待如何?”
沈清辞沉默片刻,目光坚定:“我不知道‘星钥’究竟是什么,但我知道,绝不能让它落入‘暗香阁’那样的人手中,为祸百姓。若真到了那一步,纵然前路艰险,清辞也会尽力而为,但求问心无愧。”
柳烟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不再多言。
傍晚,吴伯果然拎着一只肥硕的山鸡回来了,乐呵呵地道:“运气不错!今晚加餐!” 陶妈笑着接过去处理。晚饭时,一锅鲜美的山菌炖山鸡,让连日来清汤寡水的众人胃口大开,连静玄师太都多用了半碗饭。气氛难得的温馨。
然而,这温馨之下,紧张的气氛并未真正消散。入夜后,值守的班次更加严密,吴伯和常山几乎彻夜不眠。沈清辞躺在床上,能清晰地听到窗外巡逻的轻微脚步声和竹叶的沙沙声。
第二日,天气转阴,山风渐起,似乎要下雨。众人依旧各司其职。沈清辞在整理药材时,发现有几味草药受了潮,有些发霉的迹象,不禁有些心疼。
“这山里潮气太重,得想个法子防潮才好。”她蹙眉道。
白芷提议:“姑娘,要不咱们在屋里生个炭盆,烘一烘?”
“炭火气太燥,恐伤药性。”沈清辞摇头,“最好是用石灰或木炭吸潮,可惜手头没有。”
柳烟在一旁听了,道:“后山有个小岩洞,里面颇为干燥,或许可以暂时存放怕潮的药材。下午我带你们去看看。”
午后,雨未下,风却更大了。柳烟带着沈清辞、清风和白芷,由常山护卫着,去了后山那个岩洞。洞口隐蔽,里面果然干燥通风,是个存放药材的好地方。几人将一些珍贵的怕潮药材搬了进去。
返回途中,路过一片陡坡,沈清辞无意中踩松了一块石头,石头滚落,带起一片浮土。她下意识地低头一看,却见那浮土下,似乎露出了一角非石非木的、暗沉色的事物。
“咦?这是什么?”她停下脚步,用树枝拨了拨。
清风好奇地凑过来:“好像是个破罐子?”
柳烟和常山也警惕地围了过来。常山用刀鞘小心挖掘,很快,一个约莫尺半高、沾满泥土、造型古朴的陶罐被挖了出来。罐口用某种类似蜡的物质密封着,罐身似乎刻着一些模糊的图案,但被泥土覆盖,看不真切。
“这荒山野岭的,怎么会有个密封的罐子?”清风讶异。
柳烟仔细查看罐口密封物,又掂了掂分量,神色凝重:“密封完好,分量不轻,里面肯定有东西。看这陶罐的样式和风化程度,埋在这里有些年头了。”
常山道:“会不会是以前猎户藏的东西?”
沈清辞心中莫名一动,想起“星钥”可能与古老事物相关,低声道:“先带回去,让师太和吴伯看看。”
一行人将陶罐带回小筑。吴伯和静玄师太见了,也觉惊奇。吴伯仔细检查了罐子外部,确认没有机关陷阱后,才小心地用匕首刮开封蜡。罐口开启的瞬间,一股混合着土腥和陈腐气味的奇异香气弥漫开来,并不难闻,却有些呛鼻。
罐子里塞满了干燥的香草和木屑,拨开这些填充物,里面赫然是几卷用油布包裹的竹简,以及一个用丝绸层层包裹的、巴掌大小的扁平物件。
“竹简?”静玄师太神色一肃,“看来并非猎户之物。”
吴伯小心地取出竹简,展开。竹简上的字迹古朴,并非当今通用文字,但静玄师太学识渊博,依稀能辨认出部分。
“这似乎是……前朝某个方士留下的手札残卷,”静玄师太仔细辨认着,“记载的多是些……炼丹、寻矿、观星之术,语焉不详,多有缺失。”她又展开另一卷,眉头微蹙,“这卷……提到了‘天外陨铁’,‘星辉’,‘地脉’……还有……‘钥’字?”
“钥?”众人精神一振!
静玄师太继续解读:“……‘星辉指引,地脉汇聚之处,自有秘钥现世,启通天人之门’……似是谶语,难以索解。”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个扁平的丝绸包裹上。吴伯深吸一口气,小心地解开丝绸。里面露出的,并非想象中的钥匙,而是一块暗沉沉、毫不起眼的黑色铁牌,约莫玉佩大小,边缘不规则,表面布满凹凸不平的天然纹路,像是未经打磨的矿石,触手冰凉沉重。铁牌中心,嵌着一小片微小的、黯淡无光的透明晶体。
“这是……‘星钥’?”清风失望道,“一块黑铁片?”
沈清辞却心中狂跳!这铁牌的质感、色泽,尤其是那天然纹路,与她之前接触过的“星陨砂”碎片何其相似!只是这块更大,更完整!那中间的晶体……
她凑近细看,只见那透明晶体内部,似乎有极其细微的、如同星尘般的闪光点,在昏暗的光线下,若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师太,您看这晶体!”沈清辞指给静玄师太看。
静玄师太接过铁牌,对着光线缓缓转动,忽然,当角度合适时,那晶体内部的星尘仿佛被点亮了一般,折射出极其微弱、却清晰可见的、淡蓝色的柔和光芒,并在铁牌表面那些凹凸纹路上投下点点光斑,隐约构成了一幅残缺的、类似星图的图案!虽然转瞬即逝,但众人都看得清清楚楚!
“发光了!它发光了!”清风惊呼。
“星图?”柳烟瞳孔一缩。
静玄师太面色凝重:“此物……绝非寻常!即便不是‘星钥’本身,也必与‘星钥’有莫大关联!这竹简、这铁牌,恐怕是前人刻意埋藏于此!”
吴伯猛地站起身,警惕地看向窗外:“这东西在此地不知埋了多久,偏偏被我们挖到?是巧合,还是……有人故意引导?”
他这话让所有人背后升起一股寒意。如果是有意引导,那意味着他们自以为隐蔽的藏身之所,可能早已在别人的监视之下!这个看似安全的“听涛小筑”,还安全吗?
就在这时,负责在院外高处了望的弟子匆匆进来禀报:“吴爷,师太!西南方向山林,有鸟群惊飞,似乎有大队人马活动的迹象!”
众人脸色顿变!
柳烟立刻道:“我去查探!”
“来不及了!”吴伯沉声道,“立刻收拾东西,准备从后山密道撤离!常山,你带两人前去侦查,确认情况,不可恋战,速去速回!”
“是!”
竹舍内刚刚获得的短暂宁静被瞬间打破,气氛骤然紧张起来。沈清辞紧紧握着那块冰凉沉重的铁牌,看着窗外暮色渐合的群山,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风暴,终究还是追来了!
喜欢寒门小厨娘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寒门小厨娘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