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的风带着三分凉意,吹黄了村头的玉米叶。沉甸甸的棒子把秸秆压得弯了腰,金黄的颗粒从裂开的苞叶里探出来,像在对路过的人咧嘴笑。杂货铺院角的虞美人已经谢了,结出细细的种荚,风一吹就“哗啦啦”响,像在数着秋天的日子。
“林辰,你看这玉米!”阿木抱着一筐刚掰的玉米冲进院,红着脸喘粗气,玉米须沾了满脸,“王大爷说,这两垄收的比他家的还多,够咱们吃到冬天了!”
林辰正坐在凉棚下翻晒草药——是他和阿木上山采的蒲公英和金银花,晒干了能泡茶,也能卖给镇上的药铺。“放下吧,等下煮一锅,给张婆婆和老李送点。”他指着筐里的玉米,“挑几个嫩的,给孩子们当零嘴。”
阿木应着,转身就往外跑,刚到门口又折回来,手里攥着个红通通的苹果:“差点忘了!这是李大爷给的,他说自家树上结的,让咱们尝尝鲜。”
苹果带着淡淡的果香,林辰咬了一口,脆甜多汁,暖意从舌尖淌到心里。“李大爷的草席卖得怎么样了?”他问。自从上次把草席拿到镇上,老李编草席的劲头更足了,每天天不亮就坐在炕头忙活,编好的草席堆了半屋,都是林辰和阿木定期去取,再托货郎带到镇上去卖。
“卖得好着呢!”阿木眼睛亮了,“货郎说,城里人就爱这老手艺,一抢就空。李大爷现在每天能编两张,一个月下来,比村里壮劳力挣得还多!”
林辰笑了,想起老李第一次拿到卖草席的钱时,手抖得连钱袋都系不上,嘴里反复念叨着“我也能挣钱了”。原来对一个人最好的帮助,不是施舍,而是让他觉得自己有用,能堂堂正正地活着。
午后,村里的打谷场热闹起来。收割机“嗡嗡”地转着,金黄的谷子像瀑布似的涌出来,女人们蹲在旁边捡谷穗,孩子们在谷堆上打滚,笑声混着机器的轰鸣,像首丰收的歌。林辰和阿木也提着镰刀去帮忙,王大爷家的麦子熟了,人手不够,村里的人都去搭把手。
“辰娃,你这镰刀使得比我还溜!”王大爷看着林辰麻利地割麦,忍不住赞叹,“以前在家肯定干过不少农活吧?”
“小时候跟着我爹学过。”林辰擦了擦汗,镰刀在他手里像有了灵性,割过的麦茬又齐又短。他想起父亲挥着镰刀的样子,阳光照在父亲的脊梁上,汗珠像珍珠似的滚下来,那时总觉得累,现在却觉得,这沉甸甸的麦穗里,藏着最实在的踏实。
阿木学得慢,割了没几下就被麦芒扎了手,疼得龇牙咧嘴,却不肯歇着,蹲在地上捡谷穗,说“不能浪费”。王大爷的媳妇看着心疼,塞给他个草帽:“戴上,别晒黑了。”
忙到日头偏西,麦子终于割完了。王大爷非要留大家吃饭,杀了只自家养的鸡,炖了满满一锅,香气飘出半里地。林辰和阿木坐在炕沿上,手里捧着粗瓷碗,鸡肉炖得烂熟,混着土豆的绵甜,吃得满嘴流油。
“今年收成好,”王大爷喝着酒,脸膛通红,“我打算给儿子在镇上买套房,让他娶个媳妇,明年生个大胖孙子。”
“那得恭喜大爷了!”林辰笑着敬酒,“到时候我来帮忙操办。”
“哎,好!”王大爷笑得眼睛眯成了缝,“有你这话,我心里就踏实了。”
从王大爷家出来,月光已经爬上了树梢。两人踩着月光往回走,路边的玉米叶沙沙作响,像在跟他们道别。阿木突然说:“林辰,我想把编筐挣的钱攒起来,给张婆婆买个新的缝纫机,她现在纳鞋底太费劲了。”
林辰停下脚步,看着阿木眼里的认真,突然觉得这孩子真的长大了。他拍了拍阿木的肩膀:“好主意,我跟你一起攒,争取年前就买到。”
回到杂货铺时,张婆婆还在等他们,手里拿着两个刚蒸好的南瓜馒头,黄澄澄的,冒着热气。“快吃,刚出锅的,填填肚子。”她把馒头往两人手里塞,“今天累坏了吧?看你俩的脸,晒得跟关公似的。”
阿木拿起馒头就往嘴里塞,含糊不清地说:“不累,王大爷家的鸡肉真好吃,比镇上饭馆的还香。”
张婆婆笑了,眼角的皱纹堆在一起:“傻孩子,家里的饭再简单,也比外面的香,因为有家的味道。”
林辰心里一动,想起小时候母亲蒸的南瓜馒头,也是这样黄澄澄的,带着淡淡的甜。原来所谓家的味道,不是山珍海味,是烟火气里的牵挂,是有人惦记着你累不累、饿不饿,是这些琐碎的温暖,把日子熬成了蜜。
夜里,林辰被窗外的风吹醒。起身一看,院角的虞美人种荚裂开了,细小的种子随风飘散,像在寻找新的土壤。他突然想起那些斩妖除魔的日子,想起“连脉草”的绿光,想起那些被解救的魂魄。那些日子像场梦,醒来后才明白,最该守护的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义,而是眼前的平凡——是张婆婆的南瓜馒头,是阿木的编筐梦,是村里的麦浪翻滚,是这一点一滴的人间烟火。
第二天一早,林辰和阿木去给老李送玉米。老人正在编草席,手指虽然看不见,却比谁都灵活,草席的纹路又密又匀。“辰娃,阿木,你们看我这新花样。”他笑着指给他们看,草席上编出了简单的花纹,像朵小小的花,“货郎说,带花纹的能多卖钱。”
“真好看!”阿木凑过去摸,“大爷,您这手艺,都能当艺术家了!”
老李笑得合不拢嘴,从柜里摸出个布包,里面是他攒的钱:“辰娃,你帮我把这钱存起来,等过年,我想给村里的孩子们每人买块糖,让他们也高兴高兴。”
林辰接过布包,沉甸甸的,里面的钱有零有整,显然是一点点攒起来的。他鼻子突然有些发酸:“大爷,您放心,我一定帮您存好。”
从老李家出来,秋阳正好,暖洋洋地洒在身上。阿木哼着歌,脚步轻快,林辰跟在后面,看着他的背影,突然觉得,这秋天真好啊,有沉甸甸的果实,有暖洋洋的阳光,有看得见的希望在生长。
他们会守着这杂货铺,守着张婆婆,守着老李,看着玉米堆满仓,看着草席卖满街,看着阿木的缝纫机梦一点点实现。就像这虞美人的种子,无论飘到哪里,都能扎根发芽,把日子过成自己喜欢的模样——平凡,却踏实;简单,却温暖。
《蚀灵玄途》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博看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博看读书!
喜欢蚀灵玄途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蚀灵玄途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