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哥!”陈七娘子高兴地朝四哥挥手。
陈司进却皱着眉,朝她摇摇头,而后抬头查看瓦当掉落的情况。
他很快大声叫道:“各位父老乡亲们,此处有瓦当掉落,十分危险,不可再靠近此处!”
他的声音很大,带着担忧的焦虑。
沈绿撩帘朝上头看去,只见那一片屋檐已经掉落了不少瓦当,如今裸露着木制构架,上头挂着十多片瓦当。风一吹,那十多片瓦当摇摇欲坠。
着实危险。
靠近那处屋檐的摊贩早就纷纷逃离了,唯有一个年轻摊贩还在紧张地收拾着他售卖的豆腐。
奈何他的动作不便利,收拾起来笨拙得很,半天都没收拾好。
陈司进厉声道:“还不快撤走!豆腐要紧还是你的命要紧?”
年轻摊贩不语,只闷头收拾着。
陈司进只得冲过去,替他盖好豆腐布帘,又挑起担子:“我帮你挑,你快走!”
二人堪堪冲出一步,又有好几片瓦当掉落下来。
“四哥!”陈七娘子吓得惊叫起来,连忙扑下马车去。
“我没事。”陈司进将豆腐担子挑到安全的地方后将其放下,去看那年轻摊贩,“你没事吧?”
年轻摊贩仍旧没有言语,只朝陈司进摇摇头。
“官爷,那是个哑巴!不会说话的!”旁边有人帮着解释,“大伙平日都叫他豆腐哑巴!”
竟是个哑巴。
豆腐哑巴朝陈司进感激地笑了笑,预备要去挑豆腐担子。
“慢。”沈绿叫住他,从车上利落地跳下,而后走到豆腐哑巴面前道,“我能否尝一尝你家的豆腐?”
豆腐哑巴连连点头,赶紧弯腰,掀起盖豆腐的布帘,取起一片荷叶放在手掌上,小心翼翼地用竹片铲起一小块放到荷叶上,再小心翼翼地递给沈绿。
他的眼中,全是期待。
沈绿以前当然做过很多豆腐的菜肴。
自己亦点过豆腐。
若想豆腐做得又有豆香又没有极大的豆腥味,的确需要一点功夫的。
这点豆腐和厨艺一样,都需要天赋。
有些人屡学不会,有些人一点就通。
沈绿接过豆腐,先放到鼻下嗅了嗅。
手中的豆腐,有浓烈的豆香,豆腥味也不重。
沈绿轻轻的咬了一口豆腐。
豆腐还温热着,一口咬下去,又嫩又香。
是一块好豆腐。
她很快将余下的豆腐吃完。
沈红赶紧递上干净的帕子。
沈绿不紧不慢地擦拭干净嘴角,缓缓道:“你的豆腐,我全要了。”
豆腐哑巴露出不相信的神情,飞快地打着手势。
但沈绿看不懂。
陈司进走过来,亦朝哑巴打着手势。
陈七娘子眨眨眼,咦,她家四哥,什么时候学的这些?
陈司进与豆腐哑巴交流了一会,才朝沈绿道:“沈大娘子,他还是担忧,这些豆腐你全要了,可吃得完?”
“自是吃得完。”沈绿十分确定地回答陈司进。
陈司进又朝豆腐哑巴打了一会手势,豆腐哑巴朝沈绿感激地点头,又朝陈司进打起手势来。
“这一担豆腐,拢共一百二十文。”
陈司进告诉沈绿。
沈绿从袖袋里取出沉甸甸的钱袋,认认真真地数了一百二十文给豆腐哑巴。
“陈勾当,劳烦你告诉他,他这担子我也赁了,让他留个住所地址,我们回来后再还给他。”
陈司进与豆腐哑巴挥舞过手势后,告诉沈绿:“他说只管借用,不收钱。还有,他家住在苦水巷子里,尽头那间便是。”
“我省得了。”沈绿点头,“多谢。”
沈大娘子,还真是冷清得过分。
明明帮了人,却自始至终还是一副冷冷清清的模样。
陈司进忍不住多看了两眼沈绿。
沈绿正要弯腰去挑豆腐担子,陈七娘子赶紧跳出来:“沈大娘子,我力气大,还是我来吧。”
“好。”沈绿也没客气。
只袅袅的又转身上了马车。
陈七娘子朝四哥嘿嘿笑:“四哥,我们要到城外去挖野菜,你家去后告诉阿娘,今晚可留着些肚子。沈大娘子说,要用荠菜做面食呢。”
挖野菜?沈大娘子可真能支使他家七妹啊。陈司进又忍不住看向沈绿。只可惜沈绿已经坐进了马车里,瞧不见一点倩影。
野菜能做出什么好吃的来?陈司进没尝过沈绿的手艺,并不以为然。他自小就对吃食没有什么兴趣,认为食物能果腹便行,至于好不好吃,并不重要。
他的母亲对吃食倒是挺讲究,压根就不会吃野菜。
不过现在天气晴好,沈大娘子带着七妹在城外游玩也好。
陈家的下人哪能让自家主子挑豆腐担子,赶紧上前接过,分别将豆腐分放在马车里。
此时陈司进的数名同僚赶来,将那处围起来,又疏通了人群和马车。
马车缓缓驶动,陈七娘子朝四哥挥手:“四哥,你也留些肚子。”
陈司进无可奈何的应:“好。”
车上,沈红道:“陈七娘子的四哥,还挺稳重,也爱民如子。”
生得也算俊朗。不过可惜的是,家中兄弟太多了。六兄弟耶,嫁过去必然不好受。
沈红说完,想起昨日陈七娘子的大嫂来。
罢了,就陈七娘子娘子大嫂的那副模样,这陈家的浑水,还是不要趟了。
沈绿没搭话。
陈勾当的确很好,可与她无关。
他爱民如子,那也是他的职责所在。
“姐,这豆腐如何做?”沈红问,“这里可有好几十斤豆腐呢。”
沈绿早就想好了。
豆腐的滋味最是奇妙,只要豆腐好,怎么做都好吃。
接下来的路程畅通无阻,就在陈七娘子欢天喜地的期待着沈绿做的荠菜面食时,她的大嫂江喜玲亲自端着羹汤,进了婆母霍氏的院子。
霍氏闲来无事,正跟着丫鬟们一起绣花呢。
不过到底是年纪大了,也不能绣许久,只断断续续的绣上小半个时辰。
见大儿媳进门,霍氏将绷子一丢:“玲儿来了,快坐。”
江喜玲笑眯眯道:“母亲,我亲自熬了银耳百合羹,母亲快趁热吃。”
“好好。”霍氏接了银耳羹,很快将其吃完。
坐在下首的江喜玲,神色却有些不安。
喜欢绿腰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绿腰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