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露水还挂在苜蓿叶尖上时,张大爷已经把羊群赶到了新圈旁。刚修好的羊圈透着秸秆混凝土的清香,几只胆大的羊试探着往门里钻,被张大爷笑着赶了回去:“急啥?先让你们尝尝新种的苜蓿!”他弯腰割了把带着露水的苜蓿,嫩绿的叶片上水珠滚落,羊群立刻围拢过来,争先恐后地嚼着,发出满足的“咩咩”声。
“老张头,你这羊吃了苜蓿,怕是要长膘了!”李二柱扛着铁锹路过,笑着打趣。他今天要去修渠边的护坡,特意早起垫了垫肚子,手里还攥着两个春杏蒸的玉米饼。
张大爷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草屑:“那是自然!王磊说了,这苜蓿不光能当饲料,根上的瘤子还能造氮肥,等开春翻进地里,种玉米准能高产。”他指着羊圈角落,“你看那漏粪板,羊粪直接漏到下面的池子,腐熟了就是好肥料,一点不浪费。”
李二柱凑近看了看,羊圈底板是用秸秆编的网格,下面果然有个浅池,“这法子真妙,以前清羊粪得费半天劲,现在直接攒着当肥料,省事又环保。”他往渠边走去,“我先去修护坡,回头咱再合计合计,怎么把这肥料运到地里去。”
渠边已经热闹起来。春杏带着小禾在清理渠底的淤泥,王磊拿着图纸蹲在旁边比划:“这里得垫高三十公分,用石块和秸秆捆交替铺,既能防冲刷,又能让雨水慢慢渗进土里。”他指着图纸上的标记,“生态护坡就得这样,既稳固又能透气,草籽撒上去,明年就能长出一片绿呢。”
“我来搬石块!”小禾举着小铲子跑过去,却被石块的重量拽得一个趔趄,春杏赶紧扶住他,自己抱起石块稳稳放在指定位置。“慢点来,别着急。”她笑着说,“这活儿得循序渐进,就像咱种苜蓿,急不得。”
王磊在一旁记录:“春杏、小禾清理淤泥+10分,李二柱修护坡+15分,张大爷生态养羊+10分……”他突然停笔,“哎?这么算下来,咱们这几项加起来,刚好形成循环了!”
众人围过来,王磊指着图纸画圈:“你们看,张大爷的羊吃苜蓿,羊粪进池腐熟,肥料能浇苜蓿地和玉米地;春杏种的苜蓿既能喂羊,又能肥地;李二柱修的护坡挡住泥水,保护渠水干净,还能灌溉……这不就是个小闭环吗?”
“闭环?”张大爷挠挠头,“是不是说,咱干的这些活儿,能自己转起来?”
“对喽!”王磊打了个响指,“就像齿轮咬着齿轮,一环扣一环,不用额外费啥劲,就能顺顺当当往下走。”
正说着,远处传来“突突”的声音,是镇上农技站的人来了,拉着一车菜苗。“王磊说你们搞生态循环,我们特意送点适合的菜苗!”农技员跳下车,指着车上的幼苗,“这是耐肥的茄子苗,用羊粪肥准能长得旺;那是抗旱的辣椒苗,种在护坡边正好!”
春杏眼睛一亮:“太好了!正好渠边空着些地,能种不少呢。”她转头对小禾说,“咱下午就开垦出来,种上这些苗,以后吃菜不用买了。”
“我来翻地!”李二柱扛着铁锹就往空地走,“正好试试这新修的护坡,排水肯定通畅!”
张大爷也乐了:“等菜苗长大了,用我的羊粪浇,保证结的茄子比拳头还大!”
阳光渐渐升高,露水被晒成了水汽,混着泥土和苜蓿的清香漫在空气里。王磊低头在积分板上添了新条目:“生态闭环启动,全员各+20分!”他笑着宣布,“这分加得值,因为咱这闭环一转起来,以后的日子呀,只会越来越顺喽!”
春杏看着忙碌的众人,李二柱挥着铁锹翻地,土块飞溅;张大爷哼着小曲往羊圈加苜蓿;小禾蹲在渠边,小心翼翼地往石缝里撒草籽;王磊则在记录着什么,笔尖划过纸页沙沙响。她忽然明白,这闭环哪只是活儿的循环,更是人心的聚拢——你帮我搭把手,我为你出点力,就像渠水顺着护坡缓缓流淌,不疾不徐,却能滋润每一寸土地,长出满田的好光景。
薄荷的香气又飘了过来,这次混着泥土的腥气、苜蓿的草香,还有大家的笑声,在渠边打着转,久久不散。
喜欢乡野奇途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乡野奇途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