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高度聚焦的侦查指令下,摸排工作很快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名负责城东几家私立医院和社区诊所医疗废弃物集中转运的货车司机,在侦查员出示李斌照片并反复启发后,终于想起了这个“斌子”。
“哦!你说斌子啊!记得记得!”司机拍着大腿,“就在我们车队干过临时工,顶多也就干了不到一个月吧?主要是跟车,帮忙上下货。
这小子干活还行,就是有点滑头,好像心思没全在这上面。后来大概…嗯,一个多月前吧,就不声不响不来了,听一块干活的人嘀咕,说是‘找到了更来钱的门路’,看不上我们这辛苦钱了。”
这个时间点,与李斌向其狱友吹嘘的时间高度吻合。侦查员立刻追问李斌在车队期间,有无异常表现或特别接触的人。
司机挠着头想了想,不太确定地说:“异常嘛…也说不上多异常。
就是有几次,我们车去市第五人民医院(注:并非当年顾云生所在的市第一中心医院)收医疗垃圾的时候,我好像看到斌子跟医院药房那边一个姓王的老师傅,在后门那边说过几句话,不止一次。
我当时还纳闷,他一个临时跟车的,怎么跟药房的人搭上话了?不过也没多想,说不定是熟人呗。”
市第五人民医院!药房!王姓工作人员!
这几个关键词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专案组内部激起了巨大的波澜。
周婷立刻通过内部系统,调取了市五院药剂科所有在职及近期离职的、姓氏为“王”的工作人员详细档案,包括照片、岗位、工作年限等。
经过那名货车司机的秘密辨认,他指认出了其中一人——王明,男,45岁,市五院药剂科主管药师,负责住院部部分病区的药品调配和管理工作,工龄超过二十年,档案记录上没有任何明显的违规或处分记录,属于那种在单位里不显山不露水的“老员工”。
警方没有立刻打草惊蛇,而是对王明启动了全方位、立体化的秘密外围调查。
经侦的同事介入,梳理了王明及其直系亲属名下的所有银行账户、证券投资和不动产信息。发现王明在近半年内,其个人储蓄账户有多笔无法明确说明来源的现金存入,总额超过十万元,且其名下刚刚全款购买了一辆价值二十余万元的新款SUV,这与他一贯的工资收入水平存在明显的不匹配。
网侦的同事则发现,王明在其家庭网络环境下,频繁使用特定软件登录一些需要邀请码或特殊权限才能访问的、服务器设在境外的专业性论坛。
这些论坛表面上是讨论化学试剂贸易、实验室设备二手交易,但深入分析其板块结构和部分加密帖子的标题关键词,发现其中隐藏着关于生物样本、特殊培养基、甚至人体组织私下交易的暗流。
恰在此时,技术组对李斌那部老旧智能手机的数据恢复工作,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进展。
技术人员利用物理芯片级的数据提取和碎片重组技术,从手机存储芯片的深层扇区,成功恢复了一条已被覆盖删除的短信残余数据。
这条短信来自那个与李斌频繁联系的匿名虚拟号码,内容因覆盖而残缺不全,但几个触目惊心的关键词依稀可辨:“…活性样本…专用培养基…超低温保藏…急缺…速回话…”
“活性样本?专用培养基?超低温保藏?”陆野看着技术报告上这几个冰冷的专业词汇,脸色变得极其凝重。
这已经完全超出了普通医疗废弃物(如染血的棉签、废弃针头等)的范畴,直接指向了具有生物活性的、可能用于科研或特殊用途的生物样本领域。李斌卷入的,绝非简单的违规处理垃圾那么简单。
“王明的嫌疑急剧上升!”陆野在紧急会议上斩钉截铁地判断,“他极有可能利用其管理住院部药品,并可能接触到部分实验性药物或科研样本的职务便利,监守自盗,从医院内部窃取或违规截留了某种具有特殊价值或高度敏感的生物样本。
然后,他物色了李斌这样社会关系复杂、胆大妄为且缺乏法律意识的社会边缘人,作为其寻找非法买家、进行黑市交易的白手套。
而李斌,或许是在交易过程中,知晓了远超其价值的信息,或者试图黑吃黑,从而触犯了幕后势力的核心利益,最终招致了杀身之祸,并被伪装成‘冰雪艺术家’模仿案,企图混淆视听。”
喜欢刑侦天梯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刑侦天梯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