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虎正在师部和梦瑶商议,接下来晋军会有如何行动。突然,就有哨兵前来报告。
“报告师长,有一行人来军营门口,要求见这里的最高长官。还说,他们来自南方的金陵国民政府。”
孟虎和梦瑶对视一眼,眼中满是惊讶。在这晋南小小的太平镇,晋军正要大举进攻之际,金陵国民政府的人突然到访,难道想要调停还是收编?
孟虎站起身来,整理了一下军装,说道:“走,出于礼仪,我俩去门口迎接一下。”
两人来到军营门口,只见为首的是一位身着中山装,戴着一副眼镜,气质不凡的中年男子,身后跟着几个神情严肃的随从。
那男子见孟虎出来,上前一步,拱手道:“在下萧赞,隶属于国府侍从室。现奉金陵国民政府之命前来,特来调停贵部和第三集团军之间的矛盾。”
孟虎朝着这位萧特派员敬了个礼,手一伸开口邀请道:“原来是萧长官大驾光临小镇,还请进军营一叙。”
双方进了师部小会议室。勤务兵端上来茶水。萧特派员开门见山,向孟虎两人传达上级领导的口谕。
“不瞒萧长官,我孟氏一族久居在这太行山一隅,以保护这一方百姓为重任。可晋军却三番五次来围剿我们,双方开战并不是我孟氏一族的本意。只是自保罢了!”孟虎一拱手,不卑不亢地回复道。
“第三集团军那边,我也会去协调。现在国家刚实现统一的格局,再染战火那就是历史的罪人。我想阎司令长官,也不会做有碍国家大业的事。”
萧特派员说完,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目光在孟虎和梦瑶脸上扫视。
“我坚定服从国府的命令,但保留自卫反击的权利。萧长官,眼看已近中午饭点,卑职当以尽地主之谊,诸位可赏在下一个薄面?”
孟虎叫来勤务兵,让他去香满楼吩咐一声掌柜。中午他要定一桌酒菜,以此款待远道而来的客人。
又叫来太平镇的孟伯雄镇长做陪。在酒宴上,宾主之间的关系十分融洽。萧特派员还旁敲侧击打听出一些孟家的秘闻。
他们孟氏一族,是北宋年间武将孟良的后人,世代生活在太行山上,在北方绿林中颇有盛名。
“听闻坊间传说,太行侠女山里红就出自于贵家族,不知可有此事?”在谈笑风声中,萧特派员话锋一转,提到了山里红。
“让萧长官见笑!红妮是我大哥的孙女。我孟氏现在太行的这一支,四代相传,就得了这么一个女娃,被我大哥宠爱得有点任性。”孟伯雄在一旁拱手含笑地答道。
“哎!孟老镇长不可妄自菲薄。贵府的山里红小姐可是巾帼不让须眉,那在民间是非常有盛名的侠女。她的所作所为,连领导和夫人都十分关注。”萧特派员赞叹道。
“不敢、不敢。让萧长官谬赞了!”孟伯雄只能自谦道。
“这太平镇被你们孟家治理得真不错。待我回金陵,定要将你们孟家的功绩报告给上面。”
萧特派员又给他们戴高帽,就是想打听点实质性的东西。
“我观你孟家的队伍,军服款式和武器制式都做到了统一。这对你们这支自发性的武装,简直就是不可思议。”萧特派员故意惊讶道。
“我孟氏一族早年有一支去澳洲讨生活。后来在西澳发现了金矿,慢慢开始开设工厂。这些都是他们自己生产,用来支持同宗一脉。”孟虎早就想好了说辞,于是张嘴就来。
“原来如此!不知贵家族亲戚的工厂,还生产比如火炮之类的重武器?”萧特派员一听,顿时就来了兴趣。
“他们的工厂也并不大,能生产一些轻武器已经是极限。再说偷造军械的风险也大,所以未能涉及到重武器。”孟虎哪能不知道他所想,干脆就拒绝道。
“这太平镇还真是块风水宝地。我在来此之前,路过镇外的麦田。见那麦穗饱满硕实,听田间老农述说,这亩产能够达到一千斤。”萧特派员又转变话题,目光炯炯盯着孟虎说道。
“萧长官有所不知。这粮食的亩产量高除了精耕细种之外,粮种是最关键的因素。我家族还有一支旁系移居在海外,研究培养出优质的粮种,特地拿回故乡来推广。”
萧特派员眼神一亮,扶了扶眼镜,追问道:“如此优质粮种,不知能否推广至全国,以解当下粮食之困?”
“萧长官,我们也希望能为国家出份力。倘若能得到国府的大力推广,我孟氏家族愿贡献自己的绵簿之力。”孟虎正色地说道。
彻底解决粮食产量的问题,受益最大的不是那些上层人士,而是最底层的劳苦大众。由国家出面推广粮种,肯定能事半功倍。
萧特派员闻言大喜,站起身来连敬孟家众人三大杯,酒席上是宾主尽欢。
等酒足饭饱从香满楼出来,萧特派员迫不及待去了孟家粮种店。看着五花八门的各式粮种,他什么都想要。
孟虎也不吝啬!每一粮种都给了五六十斤当样品。为了能尽快运输回去,他还让人回晋阳,借调来一辆军用卡车。
装着满满一车各式粮种,萧特派员告辞离开太平镇,南下回金陵国府复命。
“我们派去的人回来报告,那个萧赞离开太平镇时,拉了满满一卡车的东西。”有手下幕僚给阎大算盘汇报道。
“是什么东西!难不成是那些叛匪给他的贿赂?”
阎大算盘郁闷地问道。现在国府派人过来插手战事,他还不能不给金陵那边的面子。
“听说全是优质的粮种!咱们晋南有很多农户,也种了太平镇出的粮种,今年都获得了大丰收。”手下幕僚回复道。
“粮食可是立国之本。太平镇那帮叛匪居然有如此大的能耐?咱晋省山多地少,让人也去太平镇购买优质的粮种。”
任何能往里捞好处的机会,阎大算盘是不会放过。别看晋省富商多,那是土地不够瓜分,才会走街串巷出去做买卖起家。
军用卡车日夜兼程,花了十天左右的时间赶回金陵城。萧特派员连家都没有回,直接去甜庐见面领导汇报工作。
“德才啊,我以前在淞沪时,听说过北方有个孟家,在绿林颇有名声。你看这个孟家,能否被我所用?”听完萧赞的汇报,领导思考了半天,才开口相问道。
“孟家是忠良之后,虽为绿林出身,但也是心系家国百姓。这次奉送给国府一卡车的优质粮种,也是期盼龙国百姓不再忍饥挨饿。”
萧赞并没有直接回答上级领导的话,而是很婉转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这粮种真如你说的,有这么大的亩产量?”领导还满腹狐疑地问道。
“千真万确!我亲自下农田去看过,小麦的亩产量能达一千斤。”萧赞一挺胸,言正其词地保证道。
上级领导挥挥手,让萧赞自行离去。他坐在办公桌后面想了一下,拿起电话让侍从室去将内政部土地司司长马锋叫来。
他要让马锋司长去找个百亩实验田,这个季节正好种上冬小麦,他要看看这个粮种的田产到底如何。
喜欢民国:我有个游戏系统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民国:我有个游戏系统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