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熊第一次人造卫星成功上天后,时隔两年又对外高调宣布,其成功实现蓝星第一次载人航天。
他家的宇航员乘坐东方一号飞船,在远地点301公里的轨道上,飞行一小时四十八分后,安全返回地面。
毛熊在航天领域取得的领先成就,犹如一声惊雷炸响。让一直以来在该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鹰酱猝不及防,瞬间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局面,鹰酱毫不迟疑地采取了行动。他们迅速投入巨额资金,全力加速航天领域的研发工作,决心迎头赶上毛熊的步伐。
就在同一年,就有惊天的消息传来。龙国和鹰酱几乎同时对外宣布,各自的人造卫星探索者一号,及东方红一号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这无疑是人类航天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两国在航天领域的实力,都得到了显着提升。
然而,毛熊显然并没有给鹰酱喘息的机会。
仅仅相隔一年,毛熊的月船二号飞船,成功地将探测器送上了月球。这一壮举让全世界都为之瞩目,也让鹰酱彻底傻眼。
面对毛熊如此迅猛的发展速度,鹰酱政府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为了不被毛熊远远甩在身后,他们毫不犹豫地对外宣布,正式启动阿波罗计划。
这个计划的目标非常明确:在短短八年之内,将宇航员送上月球,实现人类历史上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你们说,在我们那个历史上,鹰酱在 69 年成功登月,这件事是真的吗?”
在孟虹的小城堡里,众女战队成员们正围坐在一起闲聊着。
自从家里多了个可爱的小甜甜后,女队员们来这里的次数,变得越来越多。
话题突然转到了鹰酱的阿波罗计划上,艾琳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开口问道。
在她原来的世界里,这件事一直是个千古之谜,各种说法众说纷纭,让人难以分辨真假。
“鹰酱历史上的火箭之父、空气动力学的开拓者、发动机顶级专家以及顶级材料专家,这些现在可都在我们西澳呢。而且还有我们这些现代人的辅助,那为什么西澳却没有上太空呢?”
作为一名电子领域的专家,熏萝莉开始为大家科普起来。
她详细地解释道:“其实,以现在的科技水平,根本就无法实现登月这样的壮举。”
梦瑶也在一旁附和着,她摇了摇头,补充道:“毛熊那次载人航天,宇航员可是在低轨道,用降落伞冒险拼死一跳,才得以返回地球。这需要宇航员具备超乎常人的身体素质才行。”
“科学代表着严谨!我们不需要什么虚名。而且要全方位发展量力而行,毛熊以后就是前车之鉴。”孟虹一脸严肃地总结历史道。
她国家的发展应该是全方位的,不能盲目追求某一方面的成就,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发展。
毛熊曾经在太空和军事竞赛中过于追求虚名,最终导致了经济的崩溃,这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孟虹接着说道:“民生永远是排在国家追求的第一位,国富民强才能全方位持续发展。”
在这一轮的太空竞赛中,欧洲明显是被落在了身后。
欧洲各国虽然在航空航天领域有一定的基础,但由于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协调,导致在这一领域的发展相对滞后。
面对这种情况,欧洲联盟匆忙成立了欧航局,试图集中欧洲各国的力量,共同推进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
欧航局召集了欧洲的航空航天专家,开始研发大推力火箭。
然而,大推力火箭的研发并非易事,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而且技术难度也非常大。尽管欧航局的专家们全力以赴,但进展仍然非常缓慢。
运载火箭技术,就相当于战略洲际弹道导弹技术。
这种技术涉及到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因此没有哪个国家愿意将其与他人共享。
欧洲联盟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咬牙坚持研制开发。
西澳在各方面和欧洲联盟的合作,虽说是不遗余力,但也完全不是没有底线。
民用核电站技术、自熔膜电渣重熔技术、耐热合金材料技术等一些前沿科技,都有偿分享给了欧洲欧盟。
这样做,就是要让欧洲联盟能够独立自主,以后不再受鹰酱的摆布。
法国达索公司生产的第二代喷气式战斗机,幻影 3,已经在欧洲联盟的空军中正式服役。
值得一提的是,法国是唯一一个跳过第一代战斗机,直接研制并生产出第二代战斗机的国家。
事实上,法国在研制喷气式战斗机方面的历史颇为悠久。早在 1951 年,法国就已经开始全力投入到,对喷气式战斗机的研发工作中。
但不幸的是,他们在发动机的研发上遭遇了重大挫折。当时研制的第一代战斗机幻影 1,竟然采用了火箭发动机,这无疑给整个项目走了不小的弯路。
在购买了西澳两百架的歼六第二代战斗机后,法国达索公司便停止了对一代机幻影2的研发。
通过不断地吸收,和借鉴二代涡喷发动机技术。达索公司终于成功地研制出,属于自己的第二代战斗机,幻影 3。
西澳也已经开始大规模量产,以歼十为原型的第三代战斗机。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歼十战斗机采用的是腹部进气道设计,这种设计虽然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却不利于弹射起飞,因此无法应用于舰载机领域。
此外,这种第三代歼十战斗机,仍然只是一款单发的中型战斗机。对于像龙国这样拥有广袤领土的国家来说,其航程显然是远远不够。
那就重新研发一款重型三代机!而且这款新战机,还需要具备兼顾舰载机的能力。
但就在众多战队成员,对于到底应该选择哪一款机型作为研发基础,却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声音和意见。
首先被排除在外的是 F14 雄猫舰载机。虽然它那可变后掠翼的设计看起来非常酷炫,但实际上,这种设计也带来了很多问题。
尤其是其液压系统的设计不够合理,这使得在维修时,后勤人员感到十分头疼。
既然如此,对于重型战机的选择范围,就缩小到了只有两种机型,苏 27 侧卫系列和 F-15 鹰式战机系列。
就在大家对这两个选项进行讨论时,突然有一位战队女成员提出了一个问题。
“为什么我们不自己独立设计一款重型战机呢?”
“既然已经有现成的成熟机型可供选择,那我们又何必去冒险重新设计一款?”
“这些现有的机型,都已经经过了长时间的考验,它们的性能和可靠性都是有保障的。”
“而且,重新设计一款新战机,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源,还不一定能比现有的机型更优秀。”
大卫布莱克的这番话,获得男队员们的频频点头。
在他们那个历史上,第三代第四代重型验证机和原型机非常多,可获得成功的就这两款机型。
“我个人认为,使用苏 27 这个系列更为合适。”孟虎语气坚定地说道。
“从气动布局方面来看,苏 27 明显优于 F-15。它的设计更为先进,能够提供更好的机动性和飞行性能。”
“此外,苏 27 的升级空间也很大,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在未来,对其进行不断的改进和提升。”
孟虎稍作停顿,接着说:“当然,F-15 在航电和武器系统方面确实有一定的优势。”
“不过,对于我们来说,这并不是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完全有能力通过技术手段,来弥补这方面的差距。”
孟虎的这番言论得到了大多数战队成员的认同和支持。他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孟虎的观点。
因为,孟虎还有一点没有提及,那就是飞机的重量。
苏 27 战机的空重只有 16.3 吨,相比之下,F-15 战机的空重则达到了 18 吨。
对于舰载机来说,空重比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指标。较轻的空重比,就意味着飞机在航母上的起降更加灵活,也能够携带更多的燃油和武器。
此外,苏 27 战机系列还有一个重要的优势。那就是它曾经有过舰载机的使用经验。而 F-15 战机则从未登上过航母的甲板。
经过一番讨论,大家最终达成了共识,决定采用苏 27 战机系列作为项目的基础。
接下来,大家开始齐心协力地绘制图纸,确定战机的外型尺寸、操控舵面等关键参数。
剩下的工作,就交给专业的西澳飞机设计院来完成。
喜欢民国:我有个游戏系统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民国:我有个游戏系统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