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脸上头发浸湿,一缕一缕的贴在脸上,面色苍白,生产消耗大,已经累到睡着了。
身旁的襁褓中有个皱巴巴的婴儿,看不出美丑,全身红彤彤的,嘴里砸吧砸吧不知道在吃什么东西。
三丫偷偷地嘀咕:“弟弟好丑呀,以后小花看见我的弟弟肯定会笑话我,要是弟弟不出门就好了。”
王远扶额,嘴角憋笑,仔细一看确实很丑,长大就好了,家里面条件变好,以后等会变得白白胖胖,成为奶奶最喜欢的孙子那种类型。
吃完早饭,与王全一起去上学。
一夜没睡,也没在空间里面待着,脑子昏昏沉沉不清醒,瞪大眼睛勉强听着张童生的话。
张童生眉头微微一皱,这还是第一次看见王远在课堂上打盹的情形,关心道:“远哥儿,你怎么了?”
王远睁着迷瞪瞪的眼睛,老实的回答:“先生,昨夜母亲生产,一整夜坐在房间里面没睡觉。”
张童生一听,眉头松了下来,只不过是一夜没睡,他还以为王远家里面出了什么变故。
思量一番,让王远在书房里面小歇一会,恢复精神,下午的时候再学习。
王远自然不会拒绝这个要求,脑子清醒才能好好学习,要不然事半功倍。
其他学生看见,纷纷羡慕不已,这就是好学生的待遇吗?先生亲自让他去睡觉,要是这件事情发生在他们身上,肯定掌心又是一片红肿。
王全瞠目结舌,内心错愕,心里嘀嘀咕咕,他还想着张童生打一顿二哥,回到家之后再告诉爷爷他们,让他们好好的批评一番二哥。
谁让他娘一直将他与二哥经常在一起比较,每次都是夸二哥,批评自己。
可惜自己的希望落空,看来以后再也不能惹二哥了,就连张童生都舍不得揍他,他自己就是一个可可怜凋零的小白花。
寒冬已至,十二月底,凛冽的北风刮在人身上冷得很。
临近过年的时候,王远放假十五天。
从村长家租借一辆牛车,又从张壮牛家租借借了一辆牛车。
王大山王二志领着他们大丫二丫几个小孩去卖晒干的菘蓝。
一辆牛车装人,另一辆牛车装药材,摇摇晃晃去临安县,几个小孩挤在一起,围得严严实实,尽量吹不到冷风。
大丫二丫三丫长那么大,还是第一次去县城,一路上叽叽喳喳交流,想象着县城的繁华,冷风灌到嘴里面也不停歇。
三姐妹路上走了对多久,就说了有多久,到达县城门口,牛车排队进城,大丫惊呼:“哇,好大的门,厚重,对,就是厚重感。”
“人好多。”
“这就是临安县吗?比王家村大好多好多。”
王远嫌冷,一直将头深深地埋在怀里面,听到大丫的惊呼,才探头看外面的情况,临近过年,县城里面全都是人,就连进城还得排队。
将牛车停在县城主干道两侧,这里已经自发形成停车场,官家开始收钱,每辆牛车交上一文钱,给上一个木牌,不贵,有府衙看着,不用担心偷走抢走。
王二志王大山一人背着一个大麻袋。
王远紧紧牵着三丫的手,大丫三丫两人紧紧牵着王全的手,人多,偷孩子的贼人就多,尤其是男孩子,更是能卖上一个好价钱。
王全来之前就被自己的母亲吓唬了一顿,现在也不淘气乱窜,紧紧地贴着两个姐姐。
一行人直接赶往县城最大的药铺仁春堂,王远就是在这里面买的板蓝根种子。
王远让王大山王二志两人在门口等着,他们五个小孩将药材抬进去,将药材放在地面上,次啊拍拍衣服上的褶皱才走近柜台,刚一靠近,苦涩的药味弥漫在鼻尖。
笑意盈盈的对着站在柜台上的李掌柜弯腰躬身行礼:“掌柜的,小生今日来卖药材菘蓝,不知掌柜的这里可收?”
仁春堂李掌柜刚才就听见动静,看着这一溜的小孩子,心中诧异,皱着眉头看他们在做什么。
听到是卖药材的,虽然惊讶是小孩子,穿还是有补丁的棉袄,心里面已经软了几分,买卖不是做慈善,还是先把丑话说在前面:“我这里收菘蓝,但是药材不好,发霉潮湿炮制的不好,我这里是不会收的。”
“自然不会,不会拿那些次品欺骗掌柜,这都是挑的上等的干菘蓝,霜冻之前收的,药性十足。”
大丫立马将麻袋打开让掌柜的看。
李掌柜掏出来一个,断面黄白,无虫蛀,掰开看看里面粉性十足,苦味浓重,满意的点头。
眼神带着熟悉,仔细的看着王远,恍然大悟道:“是不是你这小子在我这里买了100文的种子,说要回家种上,再来卖给我们药铺。”
王远没想到这掌柜的记性这么好,时隔半年还记得自己,含笑道:“正是我这小子,买了三斤半的种子,种了三分地,收成这些。”
李掌柜记得他,还是因为他自己一个小孩子来买种子,嘴喊着心疼钱,赚钱不易,面上一咬着牙,眼睛一闭,嘴里默念钱生钱,钱生钱,最后还是拿出来一百文买了,因为表情太过丰富,才记忆深刻。
李掌柜翻开麻袋挑了挑,均是上等的品相,粉性十足,苦味浓郁,思量一番,给出一个价格:“根部22文一斤,大青叶7文一斤,你们看如何?”
大丫四人均扭头看向王远,他们也不懂,全都靠王远定及格。
王远自然是满意,完全超出了他内心的价格,他早就打听好了价格,一般菘蓝的根部在20文钱左右,大青叶在7文钱左右,这已经是最高的价格。
内心笑出了花,面上装作平静,拱手道:“价格极为合适,多谢掌柜的,多谢掌柜的。”
最后称出菘蓝根部有32斤,大青叶45斤。
在家里面已经称过一遍,没区别。
王远心里暗道,掌柜的倒是个童叟无欺的人,怪不得人来人往买药的人这么多。
最后价格合在一起1019。
他感叹道,忙忙碌碌半年,才挣了一两银子,还没有他在别处挣得多,怪不得古往今来就没有靠种地赚钱的,天灾太多,一不小心就旱涝不保收。
王远诚恳地向掌柜道谢,其他几人也跟着道谢,这才离开药铺。
李掌柜笑着摇摇头,一群小屁孩,年龄不大本事倒不小,半年挣了一两银子,比一些大人挣得都多。
将卖的价钱说给王大山两人听,他们纷纷错愕,对视一眼,没想到还真王远他们几个小孩挣到钱了。
最后分钱,王全帮忙干活,跟着挖了两天的根,按照工人市场价最低一等的价钱,20文一天,两天挣了40文。
王远出钱出技术,占两成,大丫二丫两人干活最辛苦,耕地肥田使用工具之类的活计都是两个人干的,每人占三成,最后三丫除草浇水晾晒,占两成。
五人对此都没有疑虑,拿到钱之后都笑的合不拢嘴。
大丫气势非凡,趾高气昂,雄赳赳的说:“走,买东西去。”
身后的王大山王二志两人对视一眼,没干预,暗道,分钱分的都挺合理的,好玩的看着这一切。
喜欢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