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内恢复了行驶的平稳,但路远的心绪却未能随之平静。苏晚晴那双受惊后又努力维持镇定的眼眸,以及交谈时偶尔闪过的聪慧光芒,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他清楚地意识到,这次意外的救援,像一颗投入死水潭的石子,不仅打破了表面的平静,更搅动了他内心深处刻意冰封的某个角落。他揉了揉眉心,试图将这份突如其来的扰动压下去,专注于即将回到罗山要处理的事务上。然而,那份带着知性气息的悸动,却如同车窗缝隙钻入的微风,持续撩拨着他紧绷的神经。
与此同时,苏晚晴坐上了路远安排的另一辆车,前往目的地县城。车窗外的景色飞速倒退,她的心却比车速还要凌乱。
与路远的这次意外重逢,像一道强光,骤然照进了她刻意维持了两年平静的心湖,将底层那些从未真正消散的波澜彻底暴露出来。
两年了。
整整两年,她靠着理智筑起的高墙,小心翼翼地与那个名字、那个身影保持距离。她听从了父亲的暗示,尽管苏铭书记并未明说,只是在她某次提及路远表现出欣赏时,意味深长地提醒了一句:“晚晴,路远同志能力很强,是颗好苗子。但他的个人情况……比较复杂,你接触时要有分寸。” 父亲没有证据,但那种基于阅历和信息的直觉判断,足以让她警醒。
她是苏铭的女儿,这个身份让她比普通人更清楚政治生态的复杂性,也更明白“生活作风”这四个字对于一名高级干部意味着什么。更何况,路远是已婚的,他有妻子林静,有女儿路小雨。这是一个完整的、受法律和纪律保护的家庭外壳。
于是,她克制着。不再主动寻找与他相关的消息,不再去听他可能出席的会议,将那份初萌芽的好感与欣赏,连同那篇未能深入下去的采访提纲,一起锁进了心底最深的抽屉。她投身于工作,用一次次深入的调研和一篇篇犀利的报道来证明自己,也试图用忙碌填满内心的空寂。
可是,感情这东西,越是压抑,是否就越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以更猛烈的姿态反弹?
快到三十岁了。这个数字像一道无形的门槛,立在她面前。家里,亲友越来越频繁的催促;外面,那些或明或暗、带着各种目的的提亲与联姻试探,几乎让她不胜其烦。她不是抗拒婚姻,而是无法接受那些建立在利益交换或是表面般配基础上的结合。她想要的,是一个能真正让她心灵为之颤动,能与她在精神上并肩同行的人。
这些年来,不是没有遇到条件优越的追求者,但她的心就像一口枯井,激不起半点涟漪。直到今天,直到路远的身影再次清晰地出现在她面前,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将她从危难中拉起,用沉稳的语调与她探讨她所关注的议题……她才绝望又清晰地认识到——原来不是心死了,而是那个位置,早在不知何时,就已经被一个叫做“路远”的名字悄然占据。
“路远……”
她在心底无声地咀嚼着这个名字,一股混合着苦涩、甜蜜、无奈与罪恶感的复杂情绪汹涌而来。
欣赏他的才华与魄力,折服于他在逆境中破局的锐气,也隐约感知到他光环之下那份不为人知的疲惫与孤独。这种复杂而立体的认知,远比单纯的爱慕更具有杀伤力。
可是,然后呢?
他是别人的丈夫,是一个孩子的父亲。他身边围绕着怎样的情感纠葛,父亲那句“比较复杂”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真相?她一无所知,也不敢深究。
靠近他,意味着可能卷入无法预料的麻烦,可能玷污她一直珍视的独立与骄傲,更可能让父亲陷入尴尬甚至被动的局面。那是飞蛾扑火,是理智告诉她绝对不可以触碰的禁区。
可是,远离他……那颗刚刚因为重逢而剧烈跳动的心,那沉寂多年却在此刻勃发的情感,又该如何安放?
泪水毫无预兆地盈满了眼眶,她迅速转过头,看向窗外飞逝的风景,不让前排的司机看到自己的失态。一种巨大的、前所未有的焦虑和痛苦攫住了她。她仿佛站在一个十字路口,一边是理智构建的、安全却冰冷的现实壁垒;另一边,是情感汹涌的、危险却充满诱惑的未知深渊。
这次意外的相遇,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更艰难抉择的开始。她知道,有些种子一旦破土,就再难轻易按回泥土之中。路远这个名字,在她心中埋藏多年,今日,终是不可避免地,猛烈地勃发了。而她,该如何面对这份不合时宜、却又无比真实的情感?
《官途:青云志》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博看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博看读书!
喜欢官途:青云志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官途:青云志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