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名动南水
南水牌腐乳的上市,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涟漪迅速扩散开来。其独特的口感、稳定的品质和相较精致的玻璃瓶包装,很快就在南水县的普通家庭和单位食堂中赢得了口碑。
老张,尝过南水街那边食品厂新出的腐乳没?那辣味的,可真带劲!
买了买了!下饭一绝!比之前买的别家的香多了,里面还能看到整颗的花椒粒呢!
听说他们那酒糟味的也不错,带点甜,我家老太太特别喜欢。
类似的对话,在街巷间、单位食堂里、供销社柜台前,不时可以听到。腐乳这种传统佐餐食品,本就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南水牌凭借其过硬的质量和适中的价格,迅速占领了本地市场。几家合作的供销社反馈良好,要货量逐步增加。机械厂食堂甚至派人来厂里,希望能签订一个长期稳定的供货协议。
腐乳的成功,连带着让食品加工厂其他产品的知名度也提升了不少。不少人因为买了腐乳,才知道这厂子还生产品质优良的米粉和豆腐干,间接带动了这些传统产品的销售。食品加工厂门前,偶尔也能看到附近居民特意前来,询问是否能直接购买厂里出的腐乳或其他产品。
这天上午,王超正在办公室里核算扩大腐乳生产规模所需的原料和成本,马主任满面红光地推门进来,手里还拿着一份文件。
小王!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马主任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发颤,他把文件拍在王超的桌子上,你看看!县里刚发下来的通报!
王超拿起文件,这是一份南水县人民政府下发的《关于表彰先进集体和先进生产(工作)者的通报》。在先进集体一栏中,他赫然看到了南水街道食品加工厂的名字!而在先进生产(工作)者名单里,二字也清晰在列!
咱们厂,和你,都评上先进了!马主任用力拍着王超的肩膀,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这可是县级的荣誉!要在全县大会上受表彰的!
王超看着通报上白纸黑字的确认,心中也涌起一股热流。这份荣誉,是对他穿越以来所有努力和谨慎经营的最大肯定!从一个默默无闻、甚至有些不着调的青年,到如今管理着一个欣欣向荣的集体企业、并获得县级表彰的先进生产者,这条路他走得小心翼翼,却也无比坚实。
都是主任领导有方,和全厂工人共同努力的结果。王超压下心中的激动,谦逊地说道。
哎,你就别跟我客气了!马主任摆摆手,厂子能有今天,你王超居功至伟!街道刘书记刚才还特意打电话来表扬呢!说咱们给街道争了大光!
这份县级先进的荣誉,以更快的速度传遍了南水城。如果说之前十七岁副厂长还带着些许争议和八卦色彩,那么现在,县级先进生产者王超则是一个沉甸甸的、官方认证的称号。之前那些暗地里的质疑和流言蜚语,在这份实实在在的荣誉面前,顿时显得苍白无力,迅速销声匿迹。
看看!人家王超那是真本事!县里都认可了!
我就说嘛,老王家的孩子那是,浪子回头金不换!
这么年轻的县级先进,咱们南水县多少年没出过了?
王超家里的气氛,更是如同过节般。李秀兰拿着那份通报的抄送件(马主任特意送来的),看了又看,摸了又摸,眼眶湿润,嘴里不住地念叨:我儿争气,我儿真争气啊!她立刻就开始张罗起来,这么大的喜事,必须得好好庆祝庆祝!晚上咱们做点好的!
王建国虽然依旧话不多,但挺直的腰板和偶尔在邻居问起时,那声淡淡的孩子自己争气,都透露着内心的骄傲。王红一下班回来,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地拉着王超的手:小弟,你真棒!姐就知道你最有出息!王刚和王玥更是兴奋地满院子跑,恨不得告诉所有小伙伴他们家二哥(大哥)受县里表扬了。
傍晚,王超忙完厂里的事回到家,刚进院子,就闻到一股格外诱人的饭菜香。只见厨房里烟雾缭绕,李秀兰和王红正在里面忙碌着。堂屋的方桌上,已经摆上了好几个菜:一大碗油光红亮的红烧肉,一看就炖得极其软烂;一盘金黄油亮的炒鸡蛋,撒着翠绿的葱花;桌子正中是一条红烧草鱼,是王建国特意骑车去买回来的活鱼,此刻正披着酱色的芡汁,鱼身上点缀着几丝红椒和姜丝,热油刚刚泼过,还在滋滋作响;旁边是一大盘菜干炒油渣,自家晒的菜干吸饱了猪油渣的荤香,乌黑油亮中透着咸香,那是下饭的绝配。一大碗用王超之前带回来的小鱼干和萝卜块一起炖的汤,汤汁奶白,鲜香扑鼻;还有两盘清炒的时令蔬菜,绿意盈盈。
回来了?快洗手吃饭!李秀兰端着一盆热气腾腾的白米饭从厨房出来,脸上洋溢着幸福和自豪的红光,今天咱们好好给我儿子庆祝庆祝!
王刚和王玥早已乖乖坐在桌边,眼巴巴地看着满桌的好菜,使劲吸着鼻子。
妈,姐,做这么多好菜啊。王超心里暖融融的,洗了手在桌边坐下。
那当然!我儿子得了县里的先进,这是光宗耀祖的大喜事!李秀兰给王超碗里夹了一大块颤巍巍的红烧肉,多吃点,这段时间在厂里操心,都瘦了。
王红也笑着给王超盛了碗汤:小弟,快尝尝这鱼干萝卜汤,妈特意用你带回来的小鱼干炖的,可鲜了。
王建国默默拿起筷子,先夹了一块红烧鱼放进王超碗里,虽然没说话,但动作里的关爱和赞许不言而喻。
谢谢爸,妈,姐。王超看着碗里堆尖的菜,感受着家人毫无保留的关爱和支持,觉得一切辛苦都值了。
二哥,你真厉害!我们同学都知道你了!王刚一边扒拉着饭,一边含糊不清地说,小脸上满是崇拜。
是啊,大哥,你现在可是名人了!王玥也用力点头。
什么名人不名人的,王超笑着揉了揉妹妹的头发,就是把厂里的事做好。你们也要好好读书,将来比二哥还有出息。
咱们家日子真是越过越有奔头了。李秀兰看着围坐在一起的家人,感慨道,以前哪敢想能吃上这么一顿饭?还能出个县里的先进?都是超儿带着咱们家往前奔啊!
这顿庆祝晚饭,吃得格外温馨和满足。家人的笑容和自豪,是王超奋斗路上最温暖的动力。
荣誉加身,王超却没有丝毫懈怠,反而更加谨慎。他深知树大招风的道理,越是在这种时候,越要稳住阵脚。他将主要精力依旧放在食品厂的管理和生产上,狠抓产品质量,规范生产流程,同时开始着手撰写申请计划内黄豆指标的报告。他要用更加扎实的成绩,来巩固这份来之不易的认可。
与此同时,他与老陈的合作也在稳步推进。那批积压物资清理翻新后,通过老陈的渠道,已经变现了大半,利润可观。王超个人手中的资金进一步充实,绝大部分资金安静地躺在系统空间里,等待着下一个合适的机会。
那个藏着金丝楠木桌椅的小院,他也只是通过老陈偶尔了解下情况,确认安全无虞,并未采取任何行动。他像一个耐心的猎人,深知有些宝藏,需要时间的沉淀和恰当的时机才能安全地取出并实现其最大价值。
系统的每日秒杀他从未间断,收获的物资琳琅满目,从生活必需品到一些略显的工业品或知识书籍。他像一个谨慎的仓管员,将这些物资分门别类地储存好,只在确有必要和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会让极少一部分以合乎情理的方式在现实生活中,用于维系关系或少量变现。
如今的王超,再也不是那个需要冒着风险,在黑市小心翼翼兜售物资的少年。他有了明面上受人尊敬的身份和事业,有了稳定且隐蔽的财富积累渠道,还有了一份足以让家人安心、让邻里羡慕的荣誉。他的家庭摆脱了贫困,充满了希望;他的事业根基渐稳,前景可期;他个人也在时代的浪潮中,初步站稳了脚跟。
第八十二章完。
喜欢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