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标光标在屏幕上闪烁,停驻在日历的某个格子——一个再寻常不过的周三。楚凡坐在写字楼格子间里,中央空调的嗡鸣是这空间唯一的背景音,恒定得让人心慌。窗外是上海陆家嘴的钢铁丛林,玻璃幕墙反射着下午四点略显疲态的日光,车流在高架上凝滞成一条无声的金属河流。他刚刚结束一个跨洋电话会议,耳机里还残留着对方礼貌而疏远的“have a great day”。他的日子,就像这被精准切割成方格的时间,井然有序,波澜不惊,却也……死气沉沉。
他下意识地转动椅子,面向窗外。楼下广场上,一个背着巨大行囊的身影蹒跚走过,在光洁如镜的地面上投下一个不合时宜的、带着风尘仆仆意味的影子。就那么一瞬间,像是一根针,刺破了他体内某个鼓胀已久的气球。一个压抑了无数个日夜的念头,如同解冻的冰河,轰然碎裂,奔涌而出——
他必须离开。
不是短暂的旅行,不是年假的喘息。是彻底的离开,用双脚去丈量这个他只在文件和屏幕上了解的世界。这个念头如此疯狂,又如此理所当然。
接下来的日子,像一场沉默的战役。他冷静地提交辞呈,无视上司的错愕与挽留;他高效地退掉租住的公寓,将寥寥无几的私人物品打包寄回老家;他花费大量时间研究地图,规划一条看似荒谬却让他心跳加速的路线——从中国最北端开始,一路向南,用双脚,一步一步,去触摸这片土地的脉络。
他没有告诉太多人。理解者寥寥,质疑者众。唯有母亲在电话那头沉默良久,最后只说了一句:“凡凡,累了就回来,家里有饭。”
第一站,他选择了漠河。 选择那个地理课本上的名字,那个象征着“最北”的终点,作为他漫长征途的起点。他要先去那里,站在国境的最边缘,然后再转身,面向整个辽阔的故国。
飞机降落在哈尔滨,转乘绿皮火车,一路向北。窗外的景色逐渐从广袤的农田变为起伏的山峦,最后,是无边无际、被厚重白雪覆盖的林海。火车吭哧吭哧,像一个沉稳的老人,不疾不徐地驶入这片白色的秘境。车厢里混杂着泡面、烟草和陌生人体息的气味,楚凡靠着车窗,看着自己的倒影与窗外飞逝的雪松、冰河重叠,恍惚间觉得,那个穿着西装、坐在会议室里的楚凡,正在一点点被剥离、被遗落。
抵达漠河时,已是傍晚。空气清冽得像一把冰刃,吸入肺腑,带来一阵刺痛般的清醒。天空是一种深邃的、近乎墨色的蓝,几颗早起的寒星已经在天幕上闪烁。他预定的青年旅舍的主人,一个裹着厚厚军大衣、脸颊被冻出两团高原红的中年汉子,开着一辆破旧的皮卡来接他。
“叫我老张就行!”汉子嗓门洪亮,一把抓过楚凡的行李扔进车斗,“这季节,来找北的,都是狠人!”
皮车在积雪压实的道路上颠簸前行,车灯像两柄利剑,划破浓稠的暮色与雪原的寂静。路两旁是黑黢黢的白桦林,光秃秃的枝桠直指苍穹,像一片片竖起的墓碑,又像一群沉默的、等待检阅的士兵。
“冷吧?”老张瞥了一眼副驾上微微发抖的楚凡,咧嘴笑了,露出一口被烟熏得微黄的牙,“这才哪到哪,夜里零下四十度,撒尿都得带根棍儿!”
楚凡被这粗犷的幽默逗得扯了扯嘴角,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窗外。这里的一切,都与他在江南水乡,在上海都市的经验截然不同。那种阔大、荒凉、严酷之中,蕴含着一种近乎神圣的宁静。
旅舍是一座暖黄色的木刻楞房子,坐落在北极村边缘,屋檐下挂着长长的冰凌。一进门,灼热的空气夹杂着柴火和饭菜的香味扑面而来,瞬间模糊了楚凡的眼镜。壁炉里,松木噼啪作响,燃烧着这个寒夜里最动人的声音。
晚饭是简单却扎实的东北菜:酸菜炖粉条,土豆烧豆角,还有一大盘冒着热气的白面馒头。老张给他倒了一小杯本地烧刀子,辛辣的液体从喉咙一路烧到胃里,驱散了最后一丝寒意。
“为啥想起来这地方?还打算走着去?”老张呷了一口酒,眯着眼问他。
楚凡沉默了一下,看着杯中晃动的透明液体,缓缓道:“就是……想看看真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老张哼笑一声,没再多问,只是用粗糙的手指蘸了酒,在木头桌面上画了一条歪歪扭扭的线:“明天,先去最北邮局,给你那些城里朋友寄张明信片。然后,顺着江汊子往北走,能看到‘金鸡之冠’的雕塑。再往林子里钻,有一条小路,能走到真正意义上的最北点,那块大石头,上头写着‘我找到北了’。不过……”他顿了顿,抬眼看了看楚凡,“路不好走,雪深,别逞强。”
第二天,楚凡起了个大早。天空是那种洗过的、干净的蔚蓝色。他穿上所有能御寒的衣物,背上沉重的行囊,按照老张的指引,开始了他在漠河,也是他整个徒步生涯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行走。
脚下的雪发出“嘎吱嘎吱”的脆响,是这寂静天地间唯一的节奏。他先去最北邮局,在那栋童话般的小木屋里,买了几张印着冰雪风光的明信片。他坐在靠窗的位置,用冻得有些僵硬的手指,给过去的同事、给父母、也给自己,写下了几句简单的话。盖上那枚有着“漠河·北极村”字样的邮戳时,他感到一种奇异的仪式感——仿佛用这种方式,与过去的自己正式告别。
离开邮局,他向着森林深处进发。阳光透过交错的枝桠,在雪地上投下斑驳陆离的光影。林间的雪更深,每走一步,都需要高抬腿,耗费巨大的体力。汗水很快浸湿了内里的衣衫,又被外层的寒气冻结,冰火两重天的感觉异常鲜明。周围万籁俱寂,只有他自己的呼吸声和心跳声,在空旷的林间被无限放大。
不知走了多久,视野豁然开朗。一片被清扫出来的空地上,矗立着那块闻名已久的巨石——“我找到北了”。
没有想象中的激动万分,楚凡只是静静地走过去,卸下行囊,伸手触摸那冰冷的、粗糙的石面。石头上覆盖着厚厚的白雪,那几个红色的大字却异常清晰、坚定。
他就地坐下,拿出水壶,喝了一口已经变得冰凉的温水。极致的安静包裹着他。回头望去,来路只有一行孤独的脚印,蜿蜒消失在密林深处。而前方,是更广阔无垠的、被冰雪覆盖的原始森林和封冻的黑龙江。
在这里,“北”不再是一个抽象的地理概念。它是刺骨的寒风,是没过膝盖的积雪,是耳边绝对的寂静,是眼前这块沉默的石头。它是一种物理上的抵达,更是一种精神上的确认。
楚凡从背包里拿出那本厚厚的、空白的笔记本,翻开第一页。他用冻得发僵的手,缓缓写下:
“起点,漠河。今天,我找到了北。但我知道,我要寻找的,远不止于此。”
合上笔记本,他极目远眺,天地间仿佛只剩下他一人,与这苍茫的冰雪世界融为一体。体内某种沉睡已久的东西,正伴随着这次呼吸,一点点被唤醒。他的旅程,才刚刚开始。
喜欢徒步记录者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徒步记录者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