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离开鸡西,在张广才岭的丘陵谷地间向西南方向行驶。窗外的景色变得愈发秀美,山势起伏,林木覆盖率明显增高,虽仍是冬季的素雅色调,却已透出与三江平原和煤矿区截然不同的灵秀气质。空气也更加清冽纯净,带着松林与雪原的芬芳。
牡丹江,这座以江命名的城市,以一种 干净、秀美而略带异域风情 的姿态,出现在楚凡面前。
城市沿江而建,街道整洁,绿化良好,许多建筑带着俄式或日式的遗风,尤其是那些 中东铁路 时期留下的老建筑,无声地诉说着这座城市作为交通枢纽的过往。牡丹江的江水在城中蜿蜒,虽已冰封,却依然为城市增添了无限的灵动。
楚凡在离 八女投江纪念馆 不远的地方找了家旅舍住下。安顿好后,他首先去了这座纪念馆。馆内庄严肃穆,详细记录了以冷云为首的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在顽强抗击日军、弹尽粮绝后,毅然投入冰冷刺骨的乌斯浑河的英雄事迹。站在纪念馆内,看着那些年轻而坚毅的面庞,楚凡的心情变得沉重而崇敬。牡丹江,这片秀美的山水,也曾被英雄的鲜血所浸染。
第二天,楚凡此行的重头戏是前往 镜泊湖 。冬季的镜泊湖,是一个银装素裹的童话世界。湖面冰封如镜,四周群山玉砌。最令人震撼的,是那着名的 吊水楼瀑布 。奔腾的瀑布在冬季被瞬间冻结,形成了巨大的、晶莹剔透的冰瀑奇观,如同凝固的音符,悬挂在黑色的玄武岩壁上,在阳光下闪烁着蓝宝石般的光芒。
他沿着湖边的栈道行走,脚下是厚厚的积雪,耳边是绝对的宁静,只有偶尔冰层因温度变化发出的“咔哒”声。这极致的静谧与壮美,与昨日纪念馆的悲壮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自然以其永恒的美丽,观照着历史的波澜与人类的命运。
在镜泊湖附近的 火山口地下森林 ,他沿着结满冰霜的木阶,下到巨大的火山口底部。那里生长着茂密的原始森林,树木高大,积雪压枝,阳光透过树冠洒下斑驳的光影,仿佛一个与世隔绝的冰雪秘境。从炽热的火山口到冰冷的森林,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再次让楚凡感到自身的渺小。
回到市区,已是傍晚。他特意去寻找牡丹江的特色美食 朝鲜族狗肉汤饭 。在一家地道的汤饭店,热腾腾的、带着浓郁香气的汤锅端上来,搭配辣酱和米饭,吃起来驱寒暖身,滋味十足。这与镜泊湖的冰清玉洁,又是一种味觉上的两极体验。
饭后,他在 牡丹江畔 散步。江边的灯光映在冰面上,对岸的建筑轮廓清晰。他看到一些市民在江面上滑冰,充满了生活气息。这座城市,将历史的悲壮、自然的奇观、异域的风情与日常的温馨,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回到旅舍,他翻开笔记本,画下了镜泊湖凝固的冰瀑,画下了地下森林的神秘光影,画下了那碗热气腾腾的狗肉汤。
他写道:
“从鸡西的‘黑’与‘白’,来到牡丹江的‘冰’与‘火’,感官再次经历洗礼。
镜泊湖的冰瀑是自然的鬼斧神工,静谧而壮丽;八女投江的史实是历史的壮怀激烈,沉重而崇高。
这片土地,既有塞北的凛冽,又具江南的秀美,更因中东铁路的过往而带着国际的印记。
一碗滚烫的汤饭,是抵御严寒的生活智慧,也是多元文化交融的味觉体现。
牡丹江,你以你的山水与历史,告诉我美与痛可以如此接近,宁静与激昂能够共存于一地。
明天,我将去探寻这座城市更多的细节,感受‘塞北江南’的更多侧面。”
合上笔记本,窗外牡丹江的夜晚宁静而安详。楚凡知道,这座边境江城的故事,远不止于此。他的旅程,因牡丹江这一站,而兼具了自然之美的震撼与历史之重的沉思。
喜欢徒步记录者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徒步记录者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