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岚山脚下,陈家村笼罩在暮色中。
陈平拖着沉重的柴捆,走在村间小路上。十六岁的少年,身形单薄,粗布衣裳打了好几个补丁。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老长,一如他此刻疲惫的心情。
“再过三个月,就是青元宗开山收徒的日子了。”陈平望着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峰,眼中流露出向往,“若能拜入仙门,就能修行道法,长生久视...”
“平娃子,又在做白日梦了?”几个村里的青年迎面走来,为首的张大牛讥笑道,“就你这身子骨,还想修仙?老老实实打柴吧!”
陈平默然低头,加快脚步。他不是第一次被嘲笑了。自从三年前父母进山采药失踪,他就成了孤儿,靠着村民接济和打柴为生。修仙,对普通人来说确实是遥不可及的梦。
回到破旧的小屋,陈平熟练地生火做饭。灶火明明灭灭,映照着他清秀而坚毅的脸庞。
“爹娘,我一定会出人头地。”他轻声自语,“不管多难,我都要试一试。”
夜深人静,陈平躺在床上,却辗转难眠。他起身从床底摸出一本泛黄的古籍——《太上感应篇》。这是父亲留下的唯一遗物,据说祖上曾出过修道之人。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陈平轻声诵读。这本书他早已倒背如流,却始终不得其门而入。
正当他昏昏欲睡时,怀中古籍突然微微发烫。陈平一惊,发现书页无风自动,最终停在最后一页。原本空白处,竟浮现出淡淡的金色文字!
“道之初萌,在于感应。闭目凝神,意守丹田...”
陈平心跳加速,按照文字指引盘膝而坐,尝试感应天地之气。起初毫无动静,就在他即将放弃时,一丝微不可察的暖流忽然从丹田升起!
“这是...气感?!”陈平激动得几乎叫出声来。
他强压心神,引导那丝气流循经脉运行。不知过了多久,窗外已是晨光微熹。陈平睁开双眼,只觉神清气爽,一夜未睡的疲惫一扫而空。
“我真的感应到气了!”他难掩兴奋,“这就是修道入门的气感阶段!”
接下来的日子里,陈平白天打柴,晚上偷偷修炼。他对谁都没有透露这个秘密,连最照顾他的村长也不例外。
七天后,当陈平终于将那一丝气流运转完整一周天时,异变突生!
丹田处猛然一震,一道金光破体而出,在他面前凝聚成一道虚幻的身影。那是一个仙风道骨的老者,虽只是虚影,却有种令人心悸的威严。
“吾乃青元子,青元宗开派祖师。”老者声音缥缈,“小娃娃,你既得我传承,便是有缘人。三月后宗门大选,务必前来。”
话音刚落,虚影消散,只留下一枚古朴的玉佩,落入陈平手中。
“青元祖师?”陈平震惊不已,“难道父亲留下的这本书,竟是青元宗的传承?”
他仔细端详玉佩,只见上面刻着玄奥的符文,触手温润。当他尝试将那一丝微薄的气输入玉佩时,一股信息涌入脑海——
《青元炼气诀》,青元宗基础功法,可修炼至炼气三层。
陈平如获至宝,立刻开始参悟。有了正统功法指引,他的进步一日千里。原本微弱的气流逐渐壮大,在经脉中奔腾如溪。
一个月后,陈平突破至炼气一层。五感变得敏锐,力气也增长数倍,原本沉重的柴刀如今轻如鸿毛。
然而好景不长。这天陈平上山打柴,偶遇张大牛一行人。见陈平背着的柴捆比往常大了数倍,张大牛起了疑心。
“平娃子,最近力气见长啊?”张大牛拦住去路,“是不是得了什么宝贝?”
“只是多吃了些饭,长得壮实了。”陈平不动声色。
张大牛却不肯罢休,伸手推向陈平:“让我看看你怀里藏了什么!”
若是从前,陈平定被推个趔趄。但如今他已入炼气,下意识一挡,竟将人高马大的张大牛震退数步!
所有人都愣住了。
“你、你修出真气了?”张大牛又惊又怒,“你偷学仙法?!”
陈平心知不妙,转身欲走,却被几人围住。张大牛眼中闪过贪婪:“交出功法,否则别怪我们不客气!”
危急关头,陈平福至心灵,运转青元炼气诀,一掌拍出。淡青色的气劲呼啸,将张大牛击飞丈远!
“真气外放?炼气一层巅峰?!”众人骇然变色,再不敢上前。
陈平也惊讶于自己的实力,但他知道此地不宜久留,转身飞奔下山。
“必须尽快离开!”陈平回到家中,简单收拾行囊。张大牛定会将他修炼之事传开,届时必生祸端。
临行前,他最后看了一眼这个生活了十六年的村庄,毅然转身,向着青岚山深处走去。
按照玉佩中的地图,他需要穿越百里山林,才能抵达青元宗。前路艰险,但他义无反顾。
道种已萌,前路已开。少年踏上征途,一去不回头。
---
喜欢道辟九霄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道辟九霄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