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夏日的溽热,与中原迥异。隰朋立于楚国王宫章华台之下,虽身着齐使华服,额角却已渗出细密汗珠,非全因天气,更因肩负的重任与眼前莫测的龙潭虎穴。高台巍峨,楚兵甲胄鲜明,戈戟森然,透着一股与周礼规制不同的、充满野性与力量的压迫感。
楚成王熊恽高踞王座,并未依诸侯相见之礼下阶相迎。他年轻的面庞上带着一丝玩味的笑意,打量着这位名震中原的齐国贤臣。令尹子文静立一旁,神色平静,目光却如深潭。两侧楚国文武,皆虎视眈眈。
“齐使远来,辛苦。”楚成王开口,声音带着几分慵懒,却自有威严,“莫非齐侯又欲会盟,邀寡人赴会?”话语中带着明显的讥诮。
隰朋深吸一口气,从容不迫,依礼躬身:“外臣隰朋,奉寡君之命,特来问候楚王。寡君常言,楚地千里,物阜民丰,楚王雄才,心甚向往之。”先以礼敬之词缓和气氛。
楚成王轻笑一声:“哦?齐侯如此抬爱,倒叫寡人意外。只是不知,问候需带上战车百乘,陈兵于杞国边境否?”他话锋陡然锐利,直指核心。
隰朋面色不变,坦然应对:“楚王明鉴。淮夷无道,侵我盟邦,围困杞都。杞乃夏禹之后,尊奉周室,齐既受天子之命为方伯,焉能坐视?故遣偏师,助守城防,护佑宗庙,此乃尽盟主之责,亦全楚齐召陵之盟‘共尊王室’之义。莫非楚王以为不妥?”他巧妙地将军事行动定义为“助守”,并拉出“召陵之盟”的大义名分。
“好一个尽盟主之责!”楚成王身侧一员武将忍不住厉声道,“尔齐国之手,未免伸得太长!淮水之地,岂容尔等撒野!”殿内顿时响起一片附和之声。
隰朋环视一周,目光最终回到楚王身上,声音提高,清晰有力:“这位将军之言,外臣不敢苟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淮水之地,亦属天子疆域。剿平叛乱,安定地方,何分彼此?寡君尝闻,楚亦受周封,世镇南疆,素有屏藩之功。今淮夷为乱,侵扰天子封臣,楚王麾下精兵强将屯于颖水,想必亦是为助天子平乱而来。寡君闻之,深感欣慰,故特遣外臣前来,正欲与楚王商议,如何合力剿灭淮夷,共安南土。岂不美哉?”
这一番话,柔中带刚,既点明楚国陈兵边境的事实,又将其解释为“欲助平乱”,更反过来将了楚王一军:你若真心尊王,便该与我合力;若不出兵,便是心怀叵测。
殿内一时寂静。楚国群臣面面相觑,没想到齐使如此机辩,将楚国的军事部署说成了“准备帮忙”。
令尹子文微微颔首,终于开口,声音平和却带着分量:“隰朋大夫果然名不虚传。然则,齐侯遣使前来,仅为此事?”
隰朋心知关键时刻到来,再次躬身:“此其一也。其二,寡君有惑,欲请楚王明示。”
“讲。”
“寡君闻听,楚地有谣传,言齐侯葵丘之会,乃‘挟天子以令诸侯’,有僭越不臣之心。”隰朋语气沉痛,直视楚王,“寡君闻之,寝食难安。葵丘之会,天子使臣宰孔亲临,赐胙赐弓,天下共见。齐侯所为,无一不是遵奉王命,匡扶周室。寡君敢问楚王,此等谣言,源于楚地,不知是何人散布?其目的何在?莫非欲离间齐楚之和,破坏尊王大业,令亲者痛而仇者快?”
他言辞恳切,仿佛真是来寻求澄清和合作的,却将“散布谣言”这顶帽子,隐含地扣向了楚国,并再次强调齐的“尊王”正当性。
楚成王脸色微沉。他自然不能承认是自己散布谣言。子文适时接话,淡然道:“谣言之起,如风过野,何必追究其源?清者自清。若齐侯果真心向王室,谣言自当止息。”
“令尹之言是也。”隰朋立刻顺势而下,“故寡君愿以实际行动,消除楚王之疑。寡君提议:齐楚两国,可共击淮夷。齐师愿为前锋,楚师可从侧翼夹击。所得土地人口,齐分文不取,尽归楚国所有!齐只求安定杞国,维护盟约信义。如此,既可彰显楚王尊王攘夷之功,亦可昭示齐楚和睦之诚。未知楚王意下如何?”
这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提议,也是一个阳谋。若楚王同意,则齐国不仅化解了楚国的攻势,更将楚国拉入自己主导的“尊王”框架内,使其军事行动为己所用。若楚王拒绝,则其“不欲尊王”、“破坏和睦”的意图便暴露无遗,在道义上彻底破产。
章华台上,陷入短暂的沉默。楚成王手指轻轻敲击着王座扶手,目光闪烁,与子文交换了一个眼神。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位齐使,以及其背后管仲的老谋深算。
良久,楚成王忽然哈哈大笑,声震殿宇:“好!好一个齐侯!好一个隰朋大夫!寡人便依你所请!楚军即日便可出动,‘协助’齐师平定淮夷之乱!”
他特意加重了“协助”二字,表明楚国并非听从齐国号令,而是基于自身利益的行动。“所得之地,楚自当取之。望齐侯谨守诺言。”
隰朋心中巨石落地,深深一揖:“楚王英明!寡君必守信诺。外臣这便返回禀报寡君,准备与楚军会师事宜。”
一场看似不可避免的军事冲突,在隰朋机智巧妙的外交斡旋下,化为了看似合作的局面。然而,无论是隰朋还是楚王都清楚,这仅仅是另一轮更复杂博弈的开始。
隰朋离开郢都时,回首望了一眼那高耸的章华台。他知道,楚王的妥协是暂时的,楚国的野心绝不会因此消弭。而与此同时,快马传来的密报也送达他手中:王子成父已成功突破淮夷包围,输送粮草入杞都,然淮夷主力未损,仍环伺周围;更令他忧虑的是,临淄传来的消息称,公子无亏虽未成监军,但其母长卫姬近日愈发得宠,宫中暗流愈发汹涌。
南方的战局暂得缓和,北方的宫廷,那看不见的战场,硝烟却似乎正变得浓郁起来。隰朋扬鞭催马,深知必须尽快将楚国之行的结果带回临淄,前方的路,依然布满荆棘。
喜欢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