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冷眼破鸿蒙

首页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修罗武神大唐:我有一整个现代世界奥特格斗传说大唐:吃货将军亮剑:我只打硬仗十龙夺嫡铁血宏图大明红楼,诗山词海,红袖添香大明第一臣穿越后我在封地召唤华夏英魂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冷眼破鸿蒙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全文阅读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txt下载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章 第14章 爱ài,“爱其二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爱ài,怜惜,同情。《左传·僖公二十二年》:“爱其二毛。”(二毛:鬓发花白,指老人。)

“爱其二毛”是《左传》中一个非常着名且富有争议的典故,它关联着中国历史上一次着名的战役和一种独特的战争观念。下面为您详细解析。

一、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原文节选及解析

原文节选(泓水之战部分):

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

注释:

1. 既成列: 已经摆好战斗阵型。

2. 未既济: 还没有完全渡过(泓水)。

3. 司马: 官名,此处指公子子鱼。

4. 陈: 通“阵”,这里指摆好阵势。

5. 败绩: 大败。

6. 股: 大腿。

7. 门官歼焉: 国君的侍卫被歼灭。

8. 咎: 归罪,责怪。

9. 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这是宋襄公言论的核心。

重: 重复,再次。

伤: 伤害。

不重伤: 不再次伤害已经受伤的敌人。

禽: 通“擒”,俘虏。

二毛: 头发花白,指老年人。

10. 不以阻隘: 不靠险要之地(来取胜)。

11. 亡国之余: 宋国是商朝的后裔,商朝已被周朝所灭,故宋襄公自称“亡国之余”,是自谦之词。

12. 不鼓不成列: 不攻击没有摆好阵型的敌人。

13. 子鱼: 宋国司马,即前文进言的将领,公孙固。

14. 勍敌: 强敌。

15. 胡耇: 年纪非常大的人。

16. 鼓儳: 攻击阵型不整的军队。

翻译:

(鲁僖公二十二年)冬季,十一月,己巳日,初一,宋襄公与楚国人在泓水边作战。宋军已经摆好阵势,楚军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司马子鱼说:“敌众我寡,趁他们还没有完全渡河,请下令攻击他们。”宋襄公说:“不行。”楚军全部渡河后还没有摆好阵势,子鱼又建议攻击。宋襄公说:“还不行。”等楚军完全布好阵势后,宋军才发动攻击,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大腿受伤,他的护卫官全部阵亡。

宋国的百姓都归罪于宋襄公。宋襄公却说:“有德行的人不再伤害已经受伤的敌人,不俘虏头发花白的老人。古代用兵之道,不依靠险要的地形取胜。我虽然是亡国之君的后代,也绝不会去攻击没有摆好阵势的敌人。”

子鱼(评论)说:“国君不懂得战争。强大的敌人,因为地形险要而无法布阵,这是上天在帮助我们。利用地形阻截并进攻他们,不也是可以的吗?即使这样还怕不能取胜呢。况且现在的强者,都是我们的敌人。即使是遇到年纪很大的老人,能俘虏就抓回来,何况是头发花白的人?教育士兵认识耻辱、教导他们作战,就是为了杀伤敌人。敌人受伤而没有死,为什么不能再次攻击?如果怜悯不再伤害他们,那当初就不如不伤害他们;如果怜悯头发花白的老人,那就不如直接投降算了。军队就是要抓住有利时机来作战,锣鼓号令是用来鼓舞士气的。既然要利用有利时机,那么在险要处攻击敌人是完全可以的;既然鼓声是为了鼓舞士气,那么攻击阵型不整的敌人也是完全可以的。”

二、 故事背景与现实意义

1. 故事背景:

这是着名的“泓水之战” 。宋襄公企图继承齐桓公的霸业,与南方强大的楚国争霸。两军在泓水相遇。宋军本处于绝对有利的地形和时机,但宋襄公固守所谓的“古代仁义兵法”,两次拒绝子鱼的正确建议,错失战机,最终导致惨败,本人也因伤次年而死。此战标志着宋国霸业的终结,也充分暴露了迂腐的“仁义”在残酷战争中的不合时宜。

2. 现实意义:

“爱其二毛”以及宋襄公在此战中的行为,已成为一个文化符号,其现实意义是多层面的:

批判迂腐与形式主义: 这是最核心的意义。它告诫人们,任何美好的原则(如“仁义”)都必须结合实际,灵活运用。脱离现实、墨守成规、讲究表面形式,只会导致失败。在现代社会,无论是企业管理、政策执行还是个人处事,都要避免犯类似的错误。

对“仁义”界限的思考: 宋襄公的“仁义”用错了对象。在你死我活的战场上,对敌人讲无差别的仁义,就是对己方的残忍。这引发了关于“仁义”的适用范围和对象的深刻思考。对恶的纵容,即是对善的打击。

竞争中的规则与生存: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如商业、体育),是恪守某种理想的“公平”规则,还是以争取胜利为目标、充分利用规则和时机?宋襄公的案例倾向于说明,在生存和根本利益面前,过度的、自我设限的“君子之风”是不可取的。

成语的现代用法: “不擒二毛”或“宋襄之仁”今天常被用作贬义词,用来讽刺那些对敌人讲仁慈、因小失大、拘泥不化的思想和行为。

三、 鲁僖公生平介绍

需要明确的是,这个故事发生在 鲁僖公二十二年,但主角是宋襄公(其生平介绍请自行查询,此处不便展开叙述)。鲁僖公是《左传》编年史的记录者(以鲁国国君纪年),他本人并非这个故事的主要参与者。

鲁僖公(?—公元前627年)

身份: 春秋时期鲁国第十八任国君,姬姓,名申,史称鲁僖公(《史记》作鲁厘公)。

在位时间: 公元前659年—公元前627年,在位33年。

主要生平事迹:

1. 继位背景: 他的前任鲁闵公被庆父所杀,鲁国陷入内乱。他在季友等人的辅佐下即位,稳定了局势。

2. 外交政策: 在位期间,主要奉行尊奉齐桓公为霸主的政策,积极参与中原诸侯的盟会。齐桓公死后,中原霸权衰落,鲁国周旋于齐、楚、晋等大国之间,力求自保。

3. 与邻国关系: 与莒、邾等小国有战有和。

4. 文化贡献: 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地,保留周礼最完备。僖公时期,鲁国在文化上仍有一定影响力。

与本文关系: 《左传》在记录“泓水之战”时,使用的是鲁国的纪年。因此,我们是通过鲁国史官的视角,看到了发生在宋国与楚国之间的这场战役。鲁僖公本人更像是一位历史的见证者和记录者,而非当事人。

总结:

“爱其二毛”的故事,通过宋襄公的惨败和子鱼的精辟驳斥,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古代从春秋早期崇尚“礼义之兵”到后期奉行“权谋之兵”的军事思想演变。它留给后世的,是一个关于原则与变通、理想与现实之间如何权衡的永恒课题。

喜欢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剑道至尊剑无双江总,夫人又闹离婚了大明红楼,诗山词海,红袖添香快穿:总裁攻略手册婚婚欲睡:腹黑老公请节制神权之上无上真身大明第一臣一觉醒来我隐婚了三生三世之花非花雾非雾悠闲生活之歌神系统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仙农宗妖妃其实是药引直播:老登,鬼火停你家楼下咯!穿书后和反派boos同生共死了我的神通有技术锦衣御明糜汉绝色嫡女一睁眼,禁欲太子掐腰宠
经典收藏终极潜伏蜀汉我做主(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朱门华章录万界之我是演员特种兵:开局干掉眼镜蛇小队水浒,我在梁山开网吧!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染谷君的异常全军出击:从小山村到百万雄师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被弃后,我入寒门科举成状元大宋说书人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总有大小姐想对我图谋不轨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盛世第一妾大明群英传特种兵之一夫当关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
最近更新反贼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这些列强,欺朕太甚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九两金未知天命三国:我截胡刘备成大哥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科举:染布郎之子的状元之路重生成为李承乾三国:大汉第一毒月照寒襟铁马冰河肝胆照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大明熥仔大明MC系统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冷眼破鸿蒙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txt下载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最新章节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