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腕肃贪的雷霆风暴席卷朝堂,涤荡污浊,帝国的吏治为之一清,民心士气为之大振。然而,正如晁盖所料,权力的洗牌与秩序的收紧,必然触动某些势力的利益,激起暗处的反弹。这股反弹之力,并未直接冲击官府,而是选择了另一个根基深厚、盘根错节的领域——江湖。
这一日,春寒料峭,汴梁城外的官道上,数匹快马溅起泥泞,疾驰入城,直奔军情司衙门。马上骑士,乃是军情司派驻各地、专司监控江湖动向的密探,人人面带风尘,眼神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惊悸。
时迁正在司内处理来自西域的情报,闻报立刻召见。为首的一名探子单膝跪地,声音急促而沙哑:
“禀司主!江南、淮南、两湖等地,江湖上近日有异动!一个名为‘天佑圣教’的邪异组织,如同雨后毒菇般突然冒出,势力膨胀极快!”
时迁眉头一拧:“天佑圣教?什么来头?教主是谁?”
探子回道:“回司主,其教主极其神秘,从未以真面目示人,教徒皆尊称其为‘圣尊’。教义极为蛊惑人心,宣称当今华夏皇帝晁盖乃‘魔星转世’,篡逆宋室江山,致使天道崩坏,天下大乱。而他们‘天佑圣教’,乃是奉了‘昊天上帝’旨意,要‘驱除魔星,光复大宋’!”
“光复大宋?”时迁眼中寒光一闪,“好大的口气!他们有何能耐?”
另一名探子接口,语气沉重:“司主,此教非同小可!其一,教徒狂热无比,被其蛊惑者,皆深信圣尊乃神明降世,愿为其赴汤蹈火,死不旋踵。其二,教中高手如云,尤其擅长各种诡异邪功,能吸人内力、操控毒物、甚至施展幻术,已有不少正道门派的好手栽在他们手上。其三,也是最为棘手的一点,此教似乎与前宋的宗室遗老、部分失意文人暗中勾结,提供了大量钱财和舆论支持!”
时迁站起身,在厅内踱步,面色凝重。他敏锐地察觉到,这绝非普通的江湖仇杀或门派争斗,而是一场有预谋、有背景的政治行动!其目的,是利用江湖力量,动摇帝国的统治根基!
“可有具体事例?”时迁沉声问。
“有!”探子连忙道,“半月前,江南武林盟主,‘铁掌水上漂’裘千仞(为剧情需要引入)召开英雄大会,意图联合江南武林共同应对天佑圣教的扩张。不料大会当日,天佑圣教遣一使者,名为‘鬼面判官’,当众挑战裘千仞。仅十招,裘千仞便被一种诡异的吸功大法重创,武功尽废!江南武林群龙无首,已呈溃散之势,不少小门派为求自保,已被迫依附圣教!”
“此外,”另一探子补充道,“淮南‘金刀门’、两湖‘排教’等颇具实力的门派,因拒绝归附,一夜之间满门被灭,现场留有圣教火焰图腾,手段极其残忍!如今江湖上已是人人自危,谈‘圣教’而色变!”
时迁倒吸一口凉气。裘千仞的武功,他是知道的,堪称江湖顶尖高手,竟被十招击败?这“圣尊”及其麾下的实力,简直骇人听闻!更可怕的是其蛊惑人心、勾结前朝余孽的能力。
“还有,”探子压低声音,“有未经证实的消息流传,说那‘圣尊’……可能与前宋皇室某位失踪的亲王有关,甚至……可能是当年‘烛影斧声’案中侥幸逃生之人……”
此言一出,连时迁都感到一阵寒意。“烛影斧声”,乃是前宋太宗赵光义弑兄夺位的一桩着名宫闱秘案,若真与此牵连,其背后的政治意味将更加复杂险恶。
“此事关系重大,必须立刻禀报陛下!”时迁不敢怠慢,立刻写下密奏,亲自入宫面圣。
御书房内,晁盖听完了时迁的详细禀报,脸上并无太多波澜,但眼神深处,却闪过一丝冰冷的杀意。他放下手中的朱笔,缓缓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渐沉的暮色。
“树欲静而风不止啊……”晁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山雨欲来的压迫感,“朕肃清吏治,整顿朝纲,为的是天下黎民安康。总有些魑魅魍魉,不甘心失去旧日特权,妄图逆天而行,将这华夏大地再度拖入战火纷争之中。”
他转过身,目光如电,扫过时迁:“江湖,看似游离于朝堂之外,实则与天下气运息息相关。民心如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天佑圣教’,以邪教蛊惑民心,以复辟为号,勾结前朝余孽,其志不在江湖,而在社稷!此患不除,必成大祸!”
“陛下圣明!”时迁躬身道,“此教来势汹汹,高手诡异,且深得部分愚民之心,若任其坐大,恐酿成巨变。是否……请武道院张真人、或西门吹雪、叶孤城等先生出手,以雷霆手段,剿灭其首脑?”
晁盖沉吟片刻,摇了摇头:“不可。西门、叶孤城虽武功盖世,然其性孤高,未必擅长应对这等诡谲复杂的江湖纷争与民心蛊惑。张三丰真人德高望重,然其年事已高,不宜轻动。且此教背后恐有前宋势力支持,若仅以武力强压,恐难以根除,反可能激起更强烈的反弹,正中了他们‘暴政’的口实。”
他走到巨大的《四海华夷图》前,手指划过江南、淮南等地:“治国如烹小鲜,火候至关重要。对付此等邪教,需刚柔并济,双管齐下。”
“时迁听旨!”
“臣在!”
“一、严密监控:你军情司倾尽全力,动用一切手段,务必查明‘圣尊’真实身份、总坛所在、核心骨干名单、以及与前宋余孽勾结的具体证据!”
“二、分化瓦解:派遣精干人员,潜入圣教内部,或策反其下层教徒,或离间其与各附庸门派的关系。对那些被胁迫或蒙蔽的门派,可暗中接触,许以出路,令其迷途知返。”
“三、舆论反制:命王阳明先生组织翰林院学士,撰写批驳邪教歪理、宣扬新政利民的文章,通过邸报、说书人、戏曲等形式,在民间广泛传播,夺回话语权!”
“四、准备后手:密令卢俊义、林冲,从禁军中挑选精锐可靠、且熟悉江湖手段的士卒,组建一支‘靖安司’,由燕青统领,随时准备应对江湖大规模骚乱,必要时,可配合当地官府,进行定点清除!”
“记住,”晁盖目光深邃,“朕要的,不仅是铲除这个邪教,更要借此机会,整肃江湖秩序,将江湖力量纳入朝廷的有效监管之下,使其成为维护天下安定的一股力量,而非动荡的根源。此事,宜智取,不宜强攻;宜根除,不宜姑息。”
“臣,明白!定当周密部署,不负圣望!”时迁领命,心中已然有了清晰的方略。
当夜,无数道命令从军情司发出,一张针对“天佑圣教”的大网,开始悄然撒向江湖的各个角落。平静已久的江湖,即将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而这场风暴的中心,不仅关乎武林的生死存亡,更关乎整个华夏帝国的稳定与未来。
喜欢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