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引着众人,并未走那显眼路径,而是专挑林间兽道、荒草丛生之处穿行。他显然对这片地界极为熟悉,步履轻捷,每每在看似无路之处,总能寻得一线通途。鲁智深背负武松紧随其后,虽步履沉重,却一步不落。潘金莲与小乞儿相互搀扶,咬牙紧跟,不敢掉队。
约莫行了半个时辰,眼前豁然开朗,一片依山傍水的谷地呈现眼前。谷中散落着几十户人家,鸡犬相闻,炊烟袅袅,竟是一处颇为安宁的村落。村落深处,倚着山脚,有一座青砖黑瓦的庄院,规模不大,却显得坚固齐整,与周遭农舍迥然不同。
“此处便是宋家村,前面那庄院,便是寒舍。”宋江指着那庄院,语气平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慨然,“虽比不得豪门大宅,却也还算清静隐蔽。”
行至庄院门前,早有庄客迎出,见宋江带回几个陌生面孔,尤其鲁智深身形雄壮、武松浑身是血,皆是一惊,却无人多问,只是恭敬行礼,口称“押司”。
宋江微微颔首,吩咐道:“这几位是我的贵客,速去收拾两间干净厢房,再取我珍藏的‘九转还魂散’与干净布帛热水来。”
庄客领命而去,动作麻利。
进入庄院,内里陈设简朴,却处处透着干净利落。庭院中栽着几株老松,苍劲挺拔。宋江亲自将武松安置在一间向阳的厢房床榻上,那“九转还魂散”果然灵效,敷上之后,伤口处传来一阵清凉麻痒之感,剧痛大减。又有庄中略通医术的老仆前来,为武松仔细清理伤口,重新包扎。
鲁智深见武松情况稳定,这才放下心来,将那浑铁禅杖往墙角一靠,大大咧咧地在房中椅上坐下,赞道:“宋公明哥哥这庄子,端的是个好去处!清静,稳妥!”
宋江微微一笑,示意庄客奉上茶水点心,对潘金莲和小乞儿也妥善安置了房间歇息,这才在鲁智深对面坐下,神色转为凝重:“智深大师,武都头,二位此番遭遇,非同小可。那西门庆在阳谷县经营多年,与州府乃至东京,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今他虽伏诛,但其党羽仍在,背后势力更不会善罢甘休。二位如今已成官府海捕要犯,这山东路上,恐怕难有宁日。”
武松靠坐在床头,闻言沉声道:“西门庆恶贯满盈,死有余辜。武松杀他,问心无愧。只是连累兄长身陷囹圄,心中难安。至于前程…”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但有一口气在,终要救出兄长,查明真相!”
鲁智深一拍大腿:“兄弟说的是!大不了杀去那鸟县衙,救出你哥哥,咱们一同上梁山快活!”
宋江沉吟片刻,缓缓道:“武都头救兄之心,宋江明白。只是那阳谷县大牢,如今必是戒备森严,硬闯恐非良策。至于梁山…”他目光扫过武松和鲁智深,“二位英雄了得,若上梁山,自然是龙归大海。只是,如今的梁山,也并非全然是铁板一块啊。”
武松心中一动,想起那老掌柜和冯四的话,顺势问道:“宋公明哥哥交游广阔,可知那梁山泊内部,近来可有什么异常?”
宋江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看似随意地说道:“晁盖天王,义薄云天,吴用学究,足智多谋,阮氏三雄、刘唐兄弟等,皆是赤胆忠心的好汉。梁山聚义,本是为替天行道。只是…”他放下茶杯,声音压低了些,“近来听闻,山上也混入了一些来历不明、心思各异之人,借着梁山的旗号,暗中或与某些官府势力、江湖败类有所勾连,做些不甚光明的买卖,连晁天王他们也未必能全然约束。此事关乎梁山清誉,宋江亦只是风闻,未得实证,二位兄弟他日若上山,还需多加留意,明辨是非。”
这话说得含蓄,却与那野店老掌柜所言,以及冯四的供词隐隐呼应!武松与鲁智深对视一眼,心中俱是雪亮。宋江这是在提醒他们,梁山内部有鬼,而那“鬼”,很可能就与西门庆私贩军械一事有关!
“多谢哥哥提点!”武松郑重抱拳,“武松省得。”
正说话间,一名庄客匆匆入内,在宋江耳边低语几句。宋江眉头微蹙,随即对武松、鲁智深道:“二位兄弟安心在此养伤歇息,庄中一应物事,皆可随意取用。宋江有些俗务,需得出去料理一番,晚些再来相陪。”
“哥哥自去忙,不必管我等。”鲁智深挥挥手。
宋江又叮嘱了庄客好生照料,这才起身离去。
待宋江走后,鲁智深凑到武松床边,低声道:“兄弟,这宋公明果然名不虚传,仗义!他方才那话,分明是告诉俺们,梁山上有小人作祟,说不定就和西门庆那厮勾搭连环!”
武松点了点头,目光深沉:“鲁大哥所言极是。如此看来,我们更需上那梁山一趟!不仅要暂避风头,更要查清那批军械的来龙去脉,将隐藏在暗处的魑魅魍魉,一并揪出!”
“正该如此!”鲁智深眼中凶光一闪,“若让洒家知道是哪个撮鸟敢吃里扒外,定一杖打杀了他!”
武松却想得更深。宋江为何如此清楚梁山内幕?他一个郓城小吏,虽仗义疏财,广交天下好汉,但对梁山内部派系纷争如此了解,甚至能点出“与官府势力勾连”这等隐秘,其消息来源,恐怕绝不简单。他今日出手相救,是纯粹的侠义心肠,还是…另有所图?
这念头一闪而过,武松并未说出口。眼下局势未明,宋江于他们有救命之恩,不宜妄加揣测。
接下来的两日,武松便在宋家庄院安心养伤。那“九转还魂散”果然神效,加上他体质异于常人,伤口愈合速度惊人,虽未痊愈,但已能下地行走,运转内力也无大碍。鲁智深闲不住,每日在庄中演练拳脚杖法,呼呼喝喝,引得庄客们远远围观,啧啧称奇。潘金莲惊魂稍定,换上了庄客送来的干净布衣,虽不施粉黛,却也别有一番清丽,只是眉宇间那抹郁郁之色,似乎更深了。小乞儿则成了庄中的“包打听”,与庄客们混得烂熟,将庄内庄外的情况摸了个七七八八。
宋江每日都会抽空来看望武松,嘘寒问暖,关怀备至,却绝口不再提梁山与西门庆之事,只与他们谈论些江湖轶事、风土人情,言语风趣,见识广博,让鲁智深大为折服,连呼“痛快”。
然而,这表面的平静之下,武松却能感受到一丝暗流涌动。庄院外围,似乎总有几条陌生的身影在徘徊窥探。庄客们看似寻常,但行走坐卧间,隐隐透着训练有素的痕迹,绝非普通农户。宋江偶尔外出,归来时眉宇间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这宋家庄院,绝不仅仅是一处普通的乡间宅邸。
第三日傍晚,武松自觉伤势已好了七成,便向宋江提出辞行。
“武都头伤势未愈,何必急于一时?”宋江劝道。
“兄长尚在狱中,武松寝食难安。”武松态度坚决,“再者,久留此地,恐为哥哥招来祸端。”
宋江见他去意已决,也不再强留,叹道:“既然如此,宋江便不多留了。此去梁山,路途虽不算远,但关卡林立,盘查甚严。二位形貌非凡,恐不易通过。”他沉吟片刻,道,“这样,我修书一封,二位带上。梁山脚下石碣村,有阮氏三雄,皆是仗义的好汉,与宋江有旧。二位持我书信前去,他们必会设法接应你们上山。”
说罢,他取来纸笔,一挥而就,将信笺用火漆封好,交给武松。
“哥哥大恩,武松没齿难忘!”武松接过书信,郑重收起。鲁智深也抱拳称谢。
当夜,宋江设下简单酒宴,为武松四人饯行。席间,他频频举杯,预祝武松早日救出兄长,在梁山建功立业。潘金莲以茶代酒,默默坐在一旁,看着意气风发的武松和鲁智深,眼神复杂。
次日拂晓,天色未明,宋江亲自将武松四人送至庄外僻静小路,又赠了些盘缠和干粮。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武都头,智深大师,他日有缘,江湖再会!”宋江抱拳道别。
“宋公明哥哥,后会有期!”武松、鲁智深齐齐还礼。
四人再次踏上征程,身影很快消失在晨雾弥漫的山道之中。
宋江站在庄外,望着他们离去的方向,久久未动。一名心腹庄客悄无声息地来到他身后,低声道:“押司,都已安排妥当。沿途会有人照应,确保他们平安抵达石碣村。”
宋江微微颔首,目光深邃,喃喃自语:“打虎英雄,花和尚…这潭水,是越来越浑了。只盼你们此去,真能搅动风云,涤荡这世间污浊…”
他转身,踱步回庄,那略显佝偻的背影,在熹微的晨光中,却仿佛承载着千钧重担。
而此刻,行走在山道上的武松,摸了摸怀中那封略带体温的书信,又回头望了一眼早已看不见的宋家庄院,心中那股前路的迷茫,似乎被一股坚定的力量驱散了些。
无论前路是荆棘密布,还是龙潭虎穴,这梁山,他是上定了!
不仅为了避难,更为了追寻真相,为了改变那冥冥中既定的,悲歌般的命运!
喜欢水浒新梦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水浒新梦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