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义厅内的争论虽暂时平息,但那股无形的裂痕却如同冰面上的裂纹,迅速在梁山泊蔓延开来。
武松那番掷地有声、揭破招安本质的言论,不仅赢得了林冲、鲁智深、三阮等大批头领的共鸣,更在底层喽啰中广为流传。许多原本只是浑噩度日的士卒,也开始思考自身命运,对“招安”二字产生了本能的警惕与排斥。
宋江与吴用表面上并未再提招安之事,反而更加勤勉地处理山寨事务,安抚伤员,整顿军备,仿佛一切如常。但武松通过顾永暗中布下的眼线,却察觉到一些不寻常的动向。
神行太保戴宗外出的次数明显增多,且行踪诡秘,不再仅限于打探官军消息。圣手书生萧让近日也常与宋江、吴用密谈,似乎在起草什么文书。甚至有人见到,鼓上蚤时迁曾深夜潜入宋江院落,半晌方出。
“二哥,戴宗兄弟前日秘密去了一趟东京方向,昨日方回。萧让哥哥近日房中灯火常至深夜,似乎在临摹某些官样文章。时迁那厮鬼鬼祟祟,不知在探查什么。”顾永低声向武松禀报。
武松站在自己院中,缓缓打着拳架,体内阴阳内力如溪流潺潺,滋养着经脉。闻言,他动作不停,眼神却冷了下来。
“看来,有人是铁了心要走那独木桥了。”武松收势,吐出一口浊气,“他们不敢明着再提招安,便想暗中运作,造成既成事实。”
“那我们该如何应对?”顾永问道,“是否要提醒林冲哥哥、鲁智深大师他们?”
武松摇了摇头:“暂无实证,贸然挑明,反显得我等小气,徒增内耗。况且,林冲哥哥他们心中自有杆秤,非是轻易能被蒙蔽。”
他沉吟片刻,道:“他们布他们的暗棋,我们也要有所准备。顾大哥,你暗中联络信得过的兄弟,如孙立、解珍解宝、杨雄石秀,还有水军的李俊、二童,告知他们近日动向,让他们心中有数,暗中整备,以防不测。”
“明白!”顾永点头。
“还有,”武松目光深邃,“你亲自去一趟饮马川,见邓飞、孟康,将山寨如今情形,隐约告知,请他们加紧练兵,囤积粮草,或许……那里将来会是我等一条退路。”
顾永心中一凛,知道武松已在做最坏的打算,郑重应下。
武松又唤来浪子燕青。燕青虽与卢俊义关系匪浅,但为人机敏,明辨是非,与武松也颇为投契。
“小乙,有件事需劳烦你。”武松道,“你交游广阔,耳目灵通。近日多留意山寨内外陌生面孔,尤其是与东京方面可能有关联之人。若有发现,不必声张,暗中告知我即可。”
燕青何等聪明,立刻明白武松之意,抱拳道:“武松哥哥放心,小乙晓得轻重。”
安排已定,武松便仿佛无事发生,每日依旧操练武艺,研读《阴阳淬元诀》,偶尔去探望晁盖。晁盖伤势恢复缓慢,但神智日渐清明,只是身体虚弱,尚不能理事。武松与他交谈时,并未提及招安之争,只捡些山寨琐事和江湖趣闻说来,宽慰其心。
这一日,武松正在后山演练拳法,体会阴阳内力的种种妙用,忽见公孙胜飘然而至。
“武松师弟好雅兴。”公孙胜拂尘轻扫,微笑道。
“公孙先生。”武松收拳行礼。
公孙胜打量了他几眼,颔首道:“师弟修为精进神速,这阴阳交融之道,已渐得三昧,可喜可贺。只是……”
他话锋一转,语气略显凝重:“贫道观天象,察气运,梁山泊上空,如今是群星闪烁,却各有轨迹,恐非吉兆。更有一道晦暗不明的外来的因果线,隐隐牵连,指向东京方向。”
武松心中一动,知道公孙胜这是在以他的方式提醒自己。他沉声道:“先生之意,武松明白。有人欲引狼入室,武松虽不才,亦当竭力阻止,护我梁山兄弟周全。”
公孙胜叹了口气:“宋公明亦非歹意,只是其执念于‘忠义’二字,欲为众兄弟谋个‘正果’,却看不清那朝廷早已烂到根子里,所谓正果,不过是镜花水月。贫道方外之人,本不该过多插手俗务,只是不忍见这聚义之地,最终分崩离析,兄弟阋墙。”
他看向武松,目光深邃:“师弟乃异数,或能扭转乾坤。但需谨记,刚猛易折,有时,迂回或许比直冲更为有效。那暗中的谋划,未必不能为其所用,反制其身。”
武松若有所思,咀嚼着“迂回”、“反制”这几个字。公孙胜这是在指点他,不必一味硬顶,可以顺势而为,甚至利用对方的计划?
“多谢先生指点迷津。”武松拱手道。
公孙胜摆了摆手:“贫道去也。但愿他日,这梁山之上,依旧能听见兄弟们的笑声,而非刀兵之争。”
说罢,他转身离去,道袍飘飘,很快消失在山林之间。
武松独立良久,反复思量公孙胜的话。利用对方的计划反制?这需要极其精准的把握和对时局的洞察。
他抬头望向聚义厅方向,目光仿佛穿透重重屋宇,看到了那正在暗中涌动的不安潮流。
裂痕已生,暗棋已布。这场关乎梁山命运的无形较量,才刚刚拉开序幕。他必须更加小心,更加谨慎,既要阻止招安悲剧,又要尽量避免山寨内部分裂。
这条路,注定步步惊心。但他别无选择。
喜欢水浒新梦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水浒新梦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