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

富婆收割机

首页 >> 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 >> 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锦衣御明生子当如孙仲谋糜汉天命靡常搬空国库:带着小姨子去戍边霸天武魂掀翻满清,华夏大航海时代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调教大宋古玉穿越公子崛起
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 富婆收割机 - 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全文阅读 - 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txt下载 - 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62章 此言大谬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孔大人言之有理!”

“字字珠玑!”

“金玉良言!”

“臣附议!”

“军校一开,必使斯文扫地,礼崩乐坏!”

文官队列中顿时响起一片附和之声,许多官员纷纷出列表态,支持孔颖达。

建立军校!

这已不仅仅是理念之争了,更触及到了文官集团的核心利益和话语权。

站在文官角度,科举制度是他们垄断政治权力,维持社会地位的基石。

而军校,相当于开辟了一条平行的、绕开儒家经典考核的精英晋升通道。

这将分流社会上的优秀人才,严重威胁文官集团在朝堂上的绝对优势地位。

“孔大人,请继续!”李恪却是微微笑了一下,还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孔颖达见李恪如此镇定,心中莫名有些烦躁,低哼一声,深吸口气:

“其四!”

“如今天下初定,海内虽安,然民生犹待恢复。国策当以与民休息为先!”

“兴建此等规模之军校学堂,供养众多生徒,其屋舍、粮秣、器械、俸禄,无一不需耗费巨万钱粮!”

“若将此等巨额费用,转而用于赈济灾民、兴修水利、鼓励农桑!”

“岂不更能彰显陛下,爱民如子之仁心?”

孔颖达深深一礼,痛心疾首道:“陛下,为一干武夫耗费如此国帑,恐非……恐非明君之所为!”

最后一句。

孔颖达说得稍显委婉,但意思非常明确:

你李世民要是坚持搞这个劳民伤财的军校,就不是爱惜民力的明君了!

李恪心中暗赞。

驳斥的真是漂亮!

先是从意识形态攻击,说建立军校是霸道、暴政,与王道、仁政相悖。

接着又从破坏府兵制,导致武将割据入手。

指出军校会形成一个强大的“军官团”,破坏朝廷的“兵将分离”制度,成为未来军阀割据的温床。

其次又从与科举制度争利,败坏人才取向切入,言明建立军校,祸乱风俗。

最后更是从财政和民生角度攻击,将军校定性为耗费巨大的‘形象工程’。

这显然与李世民一直标榜的‘节俭’、‘休养生息’政策背道而驰。

孔祭酒不愧是当世大儒,攻击角度果然刁钻老辣,层层递进!

果不其然!

此言一出。

连一些中立的官员也开始窃窃私语,觉得孔颖达说得确有道理。

毕竟。

花钱的地方太多,军校听起来就是个吞金兽。

若真要建立,又得花多大的一笔钱?

李世民看向孔颖达缓缓开口:“孔爱卿,你的谏言,是否尽数陈述?”

孔颖达深吸一口气,躬身道:“回陛下!老臣言尽于此!望陛下明察!”

“嗯!”

李世民不置可否地应了一声,随即目光转向李恪,目光中带着一丝期待:

“恪儿,孔老爱卿所言,你也听到了!对此,你还有什么可说的?”

李恪上前一步,对着李世民深深一揖:

“回父皇!”

“孔大人方才所言,引经据典,忧国忧民!”

“其一片忠君爱国之心,天地可鉴,儿臣闻之,亦……深为感佩!”

他先是肯定了孔颖达的出发点,姿态放得很低。

这让一些准备看他激烈反驳的文臣稍稍意外。

然而。

李恪话锋一转,陡然提高音量,声如洪钟:

“然,儿臣窃以为,孔大人所虑诸多弊端,皆是循常理、守成规之见!”

“而父皇励精图治,所要开创的,乃是超越前古、万世太平的煌煌伟业!”

“欲建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

“若事事拘泥于旧制、常理,畏首畏尾,何以成就万世不朽之功业?”

李恪将议题拔高,把设立军校与李世民追求千古一帝的雄心绑定在一起。

果然。

李世民闻言,原本微蹙的眉头舒展了些许,眼中闪过一丝受用之色。

不错,朕之功业,自然不能与寻常帝王等同,行非常之事,有何不可?

李世民微微颔首:“恪儿,此言有些许道理。你继续分说,朕听着!”

“父皇明鉴!”

李恪声音洪亮:“今日儿臣与卢国公所议设立军校,绝非穷兵黩武!”

“恰恰相反!”

“是为了以战止战,为了铸就真正的、牢不可破的‘王道’基石!”

“唯有手握雷霆之力,方能换来持久和平,方能让我大唐的仁政教化,毫无阻碍地泽被苍生!”

说到这里,李恪看向孔颖达,拱手道:

“孔大人第一个观点,认为军校专讲杀伐,是舍德而用兵,行秦之‘霸道’而非‘王道’,‘暴政’而非‘仁政’。”

“儿臣认为……”

李恪语气斩钉截铁,“此言大谬也!”

大谬?

孔颖达脸色一变:“殿下何出此言?建立军校,难道不是霸道、暴政吗?”

李恪却毫不客气,直接引经据典展开攻击:

“孔大人学贯古今,想必熟读《周易》!”

“《易·萃卦》有云: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

“恪敢问孔大人:圣人制造、整备兵器,难道是为了主动攻伐吗?”

“非也!”

“圣人制器,非为攻伐,实为戒备不测之祸患,防患于未然!”

“设立军校,为我大唐系统培养忠勇之将,正是‘除戎器’之正道!”

“目的是让我大唐的兵戈,掌握在知礼义、明廉耻的君子手中,而非流于莽夫或亡命之徒之手!”

“请问孔大人!”

“将此等国之利器纳入正道,严加管教,使其成为扞卫王道的盾牌,而非祸乱天下的凶器!”

“此非王道何谓?”

(此非王道何谓:这难道不是王道吗?)

孔颖达张了张嘴,想要反驳,却发现无法反驳。

李恪紧扣圣人之言,反驳他,就是反驳圣人。

李恪根本不给他喘息的机会,继续引经据典:

“其次!”

“孔大人乃孔圣人苗裔,岂不闻至圣先师孔子亦曾言:‘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这句话的意思是,让没有经过训练的人民去作战,这叫做抛弃他们。

李恪目光灼灼,盯着孔颖达,大声质问:

“若不经过系统教习,便将我大唐热血儿郎驱赶上战场,任由其因不通战术、不明号令而白白送死!”

“这难道就是孔大人所言的‘仁政’吗?!”

“不!这不是仁政!这分明是最大的不仁!”

“今日设立军校,正是为了避免此种悲剧!”

“系统教习将士,使其知礼义、明战术,是为让他们能更好地为国效死!”

“而非枉死!”

“此乃至仁至义之举,何来‘舍德’之说?”

“你……”

孔颖达听到李恪,竟然接连引用《易经》和孔子之言来反驳自己。

尤其搬出他们孔家老祖宗孔子的话,只觉一股血气直冲脑门,血压飙升。

脸色由红转青,手指微微颤抖,却一时语塞。

李恪却不再看孔颖达,转而面向李世民:

“儿臣窃以为!”

“无武备之仁德,是谓宋襄之仁,徒留笑柄!”

“无仁德之武备,是谓暴秦之虐,终致速亡!”

“真正的‘王道’,绝非一味退让,乃是内修文德,外备精兵!”

“文德足以感化之地,自当施以教化!”

“若遇冥顽不化者,则需精兵强将慑服之!”

李恪说罢,深深一礼,做出了最后总结:

“而军校要培养的,正是知书达理,忠君爱国的‘仁将’,而非只知杀戮的匹夫莽夫!”

“如此,文武兼备,刚柔并济,方能实现《尚书·大禹谟》中所描述的最高境界——舞干戚于苗格!”

“以强大的武力为后盾,不战而屈人之兵,使四夷宾服,万国来朝!”

“这才是儿臣心中,谋划的万世太平之基!”

喜欢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沈婉宋恒小说免费阅读悠闲生活之歌神系统六宫无妃,独宠金牌赌后太子妃必须骄养大唐日不落,从造反开始和离后我入主中宫,前夫悔断肠了锦鲤嫁到:重生极品农家超神学院之银河之翼直播:老登,鬼火停你家楼下咯!神权之上诸天无限基地退婚后,她在年代吊打重生小白花小鲜肉从军记雾都侦探诸天:从云岚宗开始显圣我成了六零后重生90:辣妻要翻天一键修炼在线变强穿进少女漫后被全员团宠了气御千年
经典收藏总有大小姐想对我图谋不轨六国派我当间谍,接头人是秦始皇人在三国也修真大明,我以族谱变法护国驸马爷特工狂婿太能搞事满朝文武愁疯了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大唐:李承乾撞柱,血溅太极殿!三国之极品富二代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春秋发明家三国纵横之凉州辞糜汉被弃后,我入寒门科举成状元吕布有扇穿越门歃血骑砍三国之御寇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水浒,我在梁山开网吧!
最近更新大唐有一帮古惑仔穿越秦朝我的皇后威仪天下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水浒,我王伦从狱中崛起!三国之:绝不谈恋爱碧血大明:穿越系统改写江山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重生成为李承乾明末!苟在幕阜山脉造反异世谋主:乱世定鼎铁槊镇唐末回到东汉当赵云马超:吾屡世公侯,岂识村野匹夫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楚国一统华夏科举:寒门毒士魏砥红楼之百变奇瑛
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 富婆收割机 - 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txt下载 - 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最新章节 - 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