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未年(4052年)夏季四月初一为丁巳日。
丁丑日,常遇春前来归附。常遇春,是怀远人,性格刚毅,勇猛有力。
常遇春二十三岁时,被强盗头目刘聚掠去,刘聚喜爱他的骁勇,把他提拔到身边当亲信。
常遇春见刘聚每天只知抢劫掠夺,没有长远打算,预料他必定会失败。
听说皇上在和阳,恩德与威严日益显着,军队行动有纪律,便独自率领十多个人前来归附。
还没到目的地,他在田间困倦地睡着了,梦见有个神人披着金甲、拿着盾牌,呼喊他说:“起来,起来,你的主人来了。”
忽然惊醒,看见皇上的车马侍从到来,就和他的部下上前迎接拜见,请求归附。
皇上欣赏他的强壮勇敢,任用他为前锋。
郭子兴去世后,孙德崖想统领他的军队,郭子兴的儿子听说后,因害怕而无法自己争辩,于是写信邀请太祖(朱元璋)代他去交涉。
当时皇上正每天与元军作战,将领们听说皇上要去,都不赞成,于是皇上就没去。
当时在汝州、颍州带头起义的杜遵道、刘福通等人,从砀山夹河迎接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立他为皇帝,让他住在亳州,又派人到和阳招抚各位将领,想让这些将领为自己所用。
各位将领到张天佑那里说:“您估量自己能率领部众抵御元兵吗?”
如果不能,您就应当前去(亳州)。
张天佑自己估量没有能力,于是前往亳州。
皇上当时出兵,并且亲自率领将士,攻取和阳及西南方向的民寨,依次将它们平定。
不久,张天佑从亳州回来,带着杜遵道的檄文,推举郭子兴的儿子为都元帅,张天佑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
皇上说:“大丈夫怎能受别人控制呢?”
于是没有接受。
不久,和阳缺粮,皇上与各位将领商议渡江,却苦于没有船只。
当时“双刀赵”李普胜、俞通海父子,率领一万多人、一千艘船,占据巢湖,建立水寨,因与庐州的左君弼有矛盾,多次被他逼迫,担心被他袭击。
五月丁亥日,(他们)派俞通海从小路来归附,请求发兵做向导,使者来了三次。
皇上对徐达等人说:“我正谋划渡江,巢湖水军就来归附,我们的大事能成了。”
于是亲自前往巢湖,与李普胜等人会合,一同考察水道,乘船从和阳出发。
当时铜城闸、马场河等关口,都被元朝中丞蛮子海牙的水寨扼守,只有一条小港能通往,但水浅干涸,无法通大船。
不久,大雨下了二十天,河流山谷水位上涨、水流溢出,向来不能行船的地方,水深都达到一丈多。
皇上高兴地说:“这是上天在帮助我啊。”
于是趁水位上涨从巢湖出发,船只像鱼群一样依次驶出。
到达黄墩时,李普胜率领自己的部下叛逃,其余的船只都到了和阳,这才投降。在船只还没到达时,(朱元璋)派人诱骗蛮子海牙的军队来做贸易,趁机抓获了十九人,他们都是善于驾船的人,(朱元璋)命令他们教各军练习水战,任命廖永安、张德胜、俞通海等人统领水军。
壬寅日,皇上率领水军在峪溪口攻打蛮子海牙,敌军的战船高大,进退不便,廖永安等人驾船如飞,从左右两边奋勇攻击,大败敌军。
于是和众将领确定了渡江的计策。
各位将领都想直接奔赴金陵,皇上说:“夺取金陵必须从采石开始,采石是南北的咽喉要地,拿下采石,金陵就能谋取了。”
六月乙卯日初一,皇上率领徐达、冯国用、邵荣、汤和、李善长、常遇春、邓愈、耿君用、毛广、廖永安各自带领船只渡江,快要驶出江口时,恰逢傍晚,忽然军队后方数十里处黑云蔽天,雷电风雨大作,船只于是停了下来。
丙辰日黎明时分准备渡江,云分成两道,右边的从西南飘来,左边的从东北飘来,都覆盖了牛渚矶。
当时西北风正急,船只一同出发,士兵们都欢呼雀跃。
皇上和廖永安扬起船帆前行。
廖永安询问进军方向,皇上说:“采石是大镇,防守一定坚固。”
牛渚矶前临长江,敌人难以防备,现在去攻打,一定能攻克。
于是驾船驶向牛渚,风力渐渐变大,很快就到了岸边。守卫的人惊慌失措,出兵抵抗,皇上指挥士兵进军,敌军支撑不住就逃跑了。
常遇春持戈率先登上岸,各路军队鼓足勇气紧随其后,采石镇的守军惊慌溃散,于是攻克了采石。
沿江的各个堡垒都望风归附。
将领们因和阳缺粮,看到粮食牲畜,都想掠夺后回去。
皇上察觉到各军没有进取的心思,就对徐达等人说:“如今全军渡江,有幸取得胜利,应当乘胜直接攻取太平。”
如果听任各军掠夺财物回去,再次举兵必定困难。
江东要是不归我们所有,大事就没希望了。
于是下令把所有船缆都斩断,将船推到急流中,船只都顺流东下。
各路军队都很震惊,询问原因。
皇上说:“成就大事的人不会贪图小利,这里离太平很近,舍弃这里不攻取,还想做什么?”
于是各军都听从命令。
接着下令让军中将士吃饭。
吃完饭后,就率领众人从观渡向太平桥进发,直逼城下。
元朝平章完者不花、万户万钧、达鲁花赤普里罕忽里紧闭城门坚守,皇上指挥士兵猛攻,于是攻克了太平。
完者不花和佥事张旭等人弃城逃跑,(明军)抓获了他们的万户纳哈出,太平路总管靳义从东门出去投水而死。
皇上听说后说:“他是义士啊!”
于是备办棺材将他入殓安葬。
老儒李习、陶安等人率领当地父老出城迎接皇上。
陶安见到皇上的容貌,对李习等人说:“这人有龙凤般的仪表气质,不是普通人,我们如今有主了。”
皇上从采石出发时,先让李善长写了约束士兵的榜文,进城后就张贴出来。
攻克城池后,士兵们想抢掠,看到榜文贴在大街上,都惊愕不敢行动。
有一个士兵违反命令,立即被斩首示众,城中秩序井然。
富民陈迪献上金银布帛,朱元璋马上把这些分给众将士。
丁巳日,皇上召见陶安、李习,和他们谈论时事,陶安趁机进言说:“如今天下大乱,豪杰们相互争夺,攻城屠邑,互相称雄,但他们的志向都在美女财物上,只为一时痛快,没有拨乱反正、拯救百姓、安定天下的心思。”
明公率领大军渡江,英明神武且不滥杀,人心悦服,这样顺应天意、符合民心,讨伐不义之人,天下不难平定。
皇上说:“您的话很有道理。”
我想夺取金陵,您认为怎么样?
陶安说:“金陵是古代帝王的都城,地势如龙盘虎踞,有长江天险作为屏障,要是夺取并占据它,凭借这里的优越地势,出兵控制四方,那么向哪里进军不能取胜呢?”
他的话符合皇上的心意,因此皇上对他礼遇优厚,很多事情都和他商议。
改太平路为太平府,任命李习为知府,设置太平兴国翼元帅府。
各位将领尊奉朱元璋为大元帅。
皇上任命李善长为帅府都事,潘庭坚为帅府教授,汪广洋为帅府令史,让陶安参与幕府事务,命令众将领分别防守各个城门,修筑城墙、疏通护城河,以加强防守。
辛酉日,元朝右丞阿鲁灰、副枢绊住马、中丞蛮子海牙等人用大船封锁采石江面,阻断姑孰口,断绝我军退路。
方山寨民兵元帅陈野先率领数万人前来攻城,攻势很猛。
皇上在城上按兵不动,观察到敌军没有奇谋,就派遣徐达、邓愈、汤和领兵到姑孰东面迎战,又命令其他将领暗中率军从小路绕到敌军后方。
徐达等人转战到城北,忽然有两条龙出现在阵地上空的云端,敌军正抬头惊愕观看,我军趁机前后夹击,陈野先腹背受敌,大败,于是被擒。
皇上赦免了他,没杀他,和他交谈。
陈野先性格狡诈,对皇上说:“让我活着有什么用?”
皇上说:“天下大乱,豪杰纷纷起兵,假借名义、占据城邑的人不计其数,然而胜利了就有人归附,失败了就归附别人。”
你既然以豪杰自居,必定能认清形势,难道不知道让你活下来的原因吗?
陈野先说:“既然这样,是想让我的军队投降吗?”
皇上说:“是的。”
陈野先说:“这很容易,那军队的将校都是我的亲友故旧,我去告诉他们,他们就会来。”
于是写信招降他们。
第二天,众人都投降了。
阿鲁灰、蛮子海牙等人见陈野先战败,不敢再进攻,率领军队退回峪溪口驻扎。
甲子日,徐达攻克溧水州。
秋季七月甲申日初一。
壬辰日,发兵攻打集庆路,把陈野先留在太平。
命令元帅张天佑率领各路军队以及陈野先的旧部前往。
军队到达集庆,攻打集庆,没能攻克就返回了。
八月初一,甲寅日。
庚申日,又商议派兵攻打集庆。起初,陈野先写信招降他的部众,本以为他们未必会听从,表面上写着招降的话,暗地里其实是想激怒他们,没想到他的部众竟然很快就投降了。
陈野先自己觉得失策,心里常常不安。
等到听说再次出兵攻打集庆,私下对他的部众说:“你们攻打集庆,不要奋力作战,等我能逃回去,就会和元军联合。”
有人把他的阴谋报告给皇上,皇上说:“我早就知道他不真诚,但杀了他,恐怕会失去豪杰之心。”
于是召见陈野先说:“人各有想法,见识不同,跟随元军还是跟随我,随你选择,不会强迫你。”
陈野先发誓说:“如果我背弃您的再生之恩,就让神灵一同诛杀我。”
于是放他回去。
陈野先离开后,我军也停止进军。
攻克溧阳县。
戊辰日,陈野先回去后,收拢他剩余的部众,在板桥驻扎,暗中与元军福寿联合,却假意报告说:十二日,率军到达台城八里冈,与元军遭遇,斩杀俘获的敌人多得数不清,活捉五人,缴获几十匹马。
接着又说:“集庆城右边环绕长江,左边靠着高山,三面环水,以山为城郭,以江为护城河,地势险要,不利于步兵作战。”
从前王浑、王濬制造战船,谋划多年,而苏峻、王敦都不是靠陆战取胜的。
隋朝夺取江东时,贺若弼从扬州出发,韩擒虎从庐州出发,杨素从安陆出发,三路战舰同时进军,然后才攻克江东。
如今集庆城三面被水阻隔,元军和苗军在城中相互联络,营寨相连达三十多里。
攻打城池就担心他们截断后路,安营扎寨则粮草运输跟不上,全力进军,如果出现意外,反而会成为后患。
不如进兵向南占据溧阳,向东攻打镇江,占据险要地势,断绝粮道,显示出持久作战的态势,(集庆)可以不攻自破。
皇上知道他在欺诈,回信说:“历代平定江南的,晋朝消灭吴国,隋朝平定陈朝,曹彬夺取南唐,都因为长江天险分隔南北,所以必须集合水军,才能成功。”
如今我大军已经渡江,占据上游,他们的天险,我们已经越过;他们的咽喉要道,我们已经扼住。
水军数量多少,不值得多虑,舍弃战船从陆路进军,足以取胜。
现在与晋、隋时期形势不同,您为我效力,正应趁机进取,建立功勋、成就大业,为何要放弃万全之策,而采用这种迂回的办法呢?
丁丑日,派遣副将习伯容攻打芜湖县,攻克该县,设置永昌翼,任命习伯容为万户。
九月初一,癸未日。陈野先收到信,知道自己的欺诈手段行不通,又谋划用计诱骗皇上,秘密约元将左答纳识里到他的军营,假装说活捉了左答纳识里,骗皇上到他的军营接受俘虏。
皇上说:“这个贼人非常狡诈,最不可信,暂且答应他,但不去。”
丁亥日,皇长子出生,是孝慈皇后所生。
戊戌日,命令元帅张天佑率领他统领的军队攻打集庆。
己亥日,张天佑等人到达方山,攻破左答纳识里的营寨,左答纳识里逃走。
陈野先于是叛变,与元军福寿合兵抵抗,在秦淮河上交战,我军失利。
张天佑、郭元帅都战死了。
郭元帅,是郭子兴的儿子。
己酉日,陈野先在溧阳追击我军,经过葛仙乡时,乡寨的民兵百户卢德茂厌恶陈野先反叛,想要除掉他,就派五十名壮士,穿着青衣,出去迎接陈野先。
陈野先没预料到他们的图谋,已经和十多个骑兵先行了,青衣士兵从后面袭击他,将他打倒在地,用长枪一起刺他,陈野先死去。
他的部下又推举陈野先的侄子陈兆先统领部众。
起初,陈野先发誓后回去,立即暗中与元军联合,才过三天,忽然吐血,到这时身遭重伤而死,人们都认为这是违背誓言的报应。
冬季十二月壬子日初一,释放元朝万户纳哈出,让他返回北方。
纳哈出,是木华黎的后裔。
皇上起初抓获他时,因为他是元朝世代为官的大臣的子孙,对待他很优厚。
纳哈出平常总是郁郁不乐。
皇上派遣降将万户黄俦去观察他的去留意向。
黄俦见到纳哈出,说明了皇上厚待他的心意。
纳哈出说:“承蒙主公不杀之恩,实在难以报答。”
但我本是北方人,终究不能忘记北方。
黄俦把这话告诉皇上,皇上说:“我本来就知道他的心思。”
对徐达等人说:“纳哈出是元朝的旧臣,心向北方,如今强行留下他,不合人情,不如让他回去。”
徐达等人认为敌人心思难测,如果放他走,恐怕会留下后患,不如杀了他。
皇上说:“无故杀他,不合道义,我心意已决,暂且放他回去。”
于是召见纳哈出和降臣张御史,对他们说:“做臣子的,各自为自己的君主效力,何况你们有父母妻儿的牵挂,如今让你们回去,仍然到北方追随你们的君主吧。”
于是供给他们财物后送他们离开。
纳哈出等人辞谢后离去。
元朝中丞蛮子海牙又率领水军进军扼守采石江,以阻断南北交通,想伺机攻打太平。
皇上得知后,命令制造石炮,用大船装载,挑选精兵防守要害之地等待他们。
喜欢白话明太祖实录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白话明太祖实录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