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6年11月底,天气愈发寒冷,寒风如刀子一般刮过面庞,让李承乾不禁瑟瑟发抖。
然而,对于从后世穿越而来的李承乾来说,这还是他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刺骨的寒冷。
李承乾坐在书房里的太师椅上,看着那敞开的门窗,仿佛能感觉到寒冷正从门缝里源源不断地钻进来。
他又将目光转向不远处的炭盆,那里面的炭火已经烧得很旺了,但在这寒冷的天气里,似乎也只是杯水车薪。
李承乾又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的粗布麻衣,这件衣服虽然厚实,但显然无法抵御这样的严寒。他不禁想起了自己在现代时的那些羽绒服和暖气,心中不由得涌起一阵怀念。
李承乾转身看向站在一旁的近侍太监张阿西,开口问道。
“张阿西,本太子想把自己寝宫的床给拆了,建造一个火炕。你觉得承贤殿内帑里的钱还够吗?”
张阿西闻言,躬身回答道:“启禀太子殿下,奴才虽不知这火炕是何物?但若是要拆寝宫的东西,恐怕还需要司天台和工部的同意才行。”
“而且,承贤殿您寝宫的风水也是有讲究的,若是随意改动,恐怕会影响到太子殿下的运势……”
李承乾不耐烦地打断了张阿西的话,心中暗暗咒骂那些前世的小说作者,他们笔下的主角们总是能够随心所欲地做任何事情,生意说做就做,火炕也是说建就建,哪有这么多的顾忌和麻烦。
随后,李承乾从怀中掏出自己的秘密宝贝——一支鹅毛笔,在宣纸上开始画起了煤炉子和蜂窝煤打孔器的草图。
画完之后,李承乾满意地看了看自己的作品,然后将宣纸小心地收了起来。他转头对张阿西说道。
“张阿西,你去准备一下,带上几个亲卫,随本太子一同去工部走一趟。”
工部内,李承乾站在一众工匠面前,开口道:“你们先用烧瓦片的粘土,给本王烧这么粗的圆通,十个就行了。再给本太子打造十个这么粗的无底铁皮桶和火钳子……”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铁皮桶和煤炉子内胆的大致形状和尺寸。
然而,由于古代没有先进的焊接技术,李承乾原本画好的蜂窝煤打孔器上面部分无法实现。
经过一番思考,他决定放弃上半部分设计,转而采用铁水浇筑法来制作一个简化版的蜂窝煤打孔器。(奶粉桶里竖几根铁柱。)
经过一番忙碌,工部终于完成了这个四不像的蜂窝煤打孔器。李承乾看着这个略显粗糙的作品,心中却充满了成就感。
李承乾抬头看了看天空中太阳的位置,估算了一下时间,满意地点点头。他转身对身后的亲卫说道:“走吧!随本太子回承贤殿。这些东西都带上。”
李承乾带着自己的亲卫和张阿西,小心翼翼地抱着已经冷却的煤炉子内胆和简易版的蜂窝煤打孔器,走出了工部。
回到承贤殿后,李承乾并没有立刻休息,而是来到了殿前的空地上。他环顾四周,心中已经有了下一步的计划。
李承乾对张阿西吩咐道:“张阿西,你去安排一部分人工部要一些黄泥,刚刚我忘了,记得多要些。”
张阿西连忙应道:“是,太子殿下。”
李承乾又对王海吩咐道:“王海,你带几个人到尚食局,把隶属于承贤殿的煤炭全部领回来。如果实在不够,就让你哥帮忙从宫外买一些。”
王海也领命而去。
在初唐这个时代,大多数老百姓都对烧煤持有一种恐惧心理,认为烧煤会产生有毒物质,危害生命安全。因此,煤炭的价格在此时异常低廉。
第二天下学后,李承乾兴致勃勃地开始了他的计划。他一边熟练地指挥着人们将铁桶和煤炉子内胆组装成一个完整的煤炉子,
一边吩咐其他太监将煤块碾碎,并按照一定比例与黄泥混合在一起,再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
经过三天的等待,李承乾终于看到了他期待已久的成果——干燥的煤炉子和成型的蜂窝煤。他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开始下一步的安排。
李承乾转身对王海说:“你去尚食局领几只活鸡和活鸭回来。”
接着,他又对张阿西吩咐道:“你等王海把活鸡和活鸭领回来后,你把煤炉子点燃,然后将它们一起放在一间屋子里。记得每隔大约两个时辰就换一个蜂窝煤。”
李承乾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验证煤炉子和蜂窝煤在燃烧过程中是否会产生炭毒。
经过两天的观察和实验,李承乾确认没有炭毒产生后,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李承乾将煤炉子和蜂窝煤分别分给了皇爷爷李渊和母后长孙皇后等人。他不仅详细地向他们介绍了煤炉子和蜂窝煤的使用方法,还特别强调了安全注意事项。
至于蜂窝煤的原料比例,李承乾则将其视为自己的秘密,紧紧地攥在手中,没有透露给任何人。
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半个月后,李承乾突然中断了皇爷爷李渊和长孙皇后那里的蜂窝煤供应。
李渊闲来无事,他直接跑到了李承乾所在地承贤殿里。
“高明,你怎么回事?太极宫立政殿的蜂窝煤你怎么不送了?你是想冻死你皇爷爷吗?”李渊在煤炉上边烤手,边抱怨道。
李承乾立马躬身道:“皇爷爷恕罪,孙儿的内帑也比较紧张啊!虽然煤炭比较便宜,但其他东西……”
李渊开口道:“说吧!多少钱一块蜂窝煤?一块蜂窝煤不会比一斤木炭还贵吧?”
李承乾在心里算了一下那可怜的成本,心里高兴的想喊出来,但他忍住了。
李承乾开口道:“皇爷爷,我按成本价给你,五文钱一块蜂窝煤。”
李渊想也没想,从袖子里摸出两贯钱。开口道:“立政殿比较大,你先弄两百块蜂窝煤过来。再给立政殿打几个炉子。”
李承乾开口道:“皇爷爷,炉子你让工部的人照这样子打造就行。我的也是他们帮忙打造的。”
这时,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也收到消息过来了,只听见门口的太监喊道:“皇上,皇后娘娘驾到。”
李承乾刚想出门迎接,李渊一把拉住了他,待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进来后,开口道:“怎么?有准备来我大孙子不劳而获了。高明,你的蜂窝煤按10文一块卖给他们。”
李承乾抬头看了看父皇母后,躬身道:“谨遵皇爷爷令。”
李渊并没有理会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但到门口时,开口道:“无垢啊!你记得把你之前的秦王宫收拾收拾。明年开春,我就搬迁过去。”
长孙皇后立马躬身道:“儿媳知道了,谢父皇成全。”
李渊摆了摆手道:“不用谢我!谢谢你宝贝儿子吧?对了!高明。我这有块令牌你拿着,秦王宫你知道在哪。下次有好东西想着你皇爷爷。”
李渊走后,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高兴的一屁股坐在了承贤殿正殿的太师椅上。
李世民开口询问道:“高明!你和你皇爷爷说啥了?他怎么愿意搬出太极宫立政殿了?”
李承乾摇了摇头,开口道:“今天,就商量了一下蜂窝煤的价格。其他的之前说的,也忘差不多了。”
长孙皇后是了解李承乾的,开口道:“快说,不然我把你承贤殿所有的宫女太监全部换了,除了张阿西。”
李承乾立马躬身道:“上一次,我跟皇爷爷说了养不教,父之过。还跟他说如果父皇不……,今天站在他面前的就不是我……”
最后,李承乾支支吾吾的道:“母后,十文一块的蜂窝煤?您要几块?”
喜欢重生成为李承乾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重生成为李承乾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