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627 年,大旱的情况愈发严重,仿佛没有尽头一般。人们都知道,这样的旱灾必然会导致粮食减产,这已经是无法避免的事实了。
更糟糕的是,听说已经有好几个地方因为一口井、一条河的缺口而爆发了好几次冲突。这些冲突不仅让百姓们的生活更加艰难,也让社会的秩序变得混乱不堪。
与此同时,宫里的几口井也受到了天气的影响。随着气温越来越高,井水的深度也被越挖越深,以确保能够满足宫里的吃穿用度。
李承乾虽然还没有正式上朝,但他的作息时间却和朝堂上的大臣们相差无几。大臣们每上十天朝会,就会有一天的休沐时间(放假),而李承乾在弘文馆学习十天后,同样也会有一天的休息时间。
在这两个月里,李承乾时常会带着他的近侍太监张阿西以及两位太子亲卫,手持李渊赐予他的金牌出宫。这金牌就如同尚方宝剑一般,让他在宫外行动自如。
然而,在宫外的所见所闻却让李承乾心生疑惑。他发现,尽管粮食已经逐渐趋于成熟,但长安街上的粮价却一直在上涨,而且涨幅还相当惊人。这显然与市场的逻辑不符,按照常理来说,粮食即将丰收,价格应该会有所下降才对。
坐在回宫的马车上,李承乾心中的疑问愈发强烈。他转头看向正在驾驶马车的张阿西,开口问道:“粮食不是趋于成熟了吗?为何长安街上的粮价还一直涨个不停呢?”
张阿西缓缓地开口说道:“启禀太子殿下,您可能有所不知。往年情况下,普通百姓们通常会将粮食收成的很大一部分交给地主作为地租,另外一部分则留下来作为来年的种子,而剩下的那一小部分,要么留作自家食用,要么就卖掉新粮去购买陈粮。”
他稍作停顿,继续道:“但是,今年的情况却大不相同。由于连续两个多月都没有降下一滴雨,粮食的产量肯定会大幅减少。”
“如果,碰上一些心地善良的地主或许会适当降低一些地租,但大多数地主……哎~,老百姓恐怕连留下一部分粮食作种子都难以做到,更别提新粮换陈粮了。能交齐地租就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李承乾心中暗自叹息,他深知这个时代的老百姓大多都是靠天吃饭,面对如此严重的旱灾,自己就算有再大的本事,也不可能凭空搓出人工降雨的炮弹来啊。
张阿西似乎看出了李承乾的心思,连忙补充道:“太子殿下,还有一件事情需要向您禀报。就是关于神仙醉的售卖问题!博陵崔氏表示愿意直接用钱财来购买神仙醉,不愿意出劣质浊酒了。”
“因为,随着粮食价格的不断攀升,市场上那些劣质的浊酒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如此一来,神仙醉的利润就逐渐减少了。”
李承乾开口道:“可以!市场上劣质浊酒的价格都水涨船高了。神仙醉的价格也提高三成。”
东宫正殿里,气氛有些凝重。李世民端坐在首位,长孙皇后陪坐在一旁,李承乾和几个弟弟妹妹则依次坐在下位。
李世民的脸色不太好看,他眉头紧皱,语气中带着明显的不满,对李承乾说道:“高明啊!朕听说你把神仙醉的价格提高了三成,你这是怎么想的?这价格涨得也太离谱了吧!粮价都没你这么个涨法!”
李承乾却显得十分淡定,他不卑不亢地看着父亲,缓缓说道:“启禀父皇,儿臣想先请教您一个问题。您可知道这神仙醉都是卖给谁的吗?”
李世民还没来得及回答,李承乾紧接着又说道:“这神仙醉的主要顾客,便是那五姓七望和世家大族们。父皇,您想想看,如今老百姓连饭都快吃不上了,他们哪里还有闲钱去买这昂贵的神仙醉呢?我赚的都是世家大族的钱。”
长孙皇后深思熟虑了许久,才缓缓地开口说道:“高明,对于母后所经营的精盐和冰块生意,你觉得它们的价格应该如何调整呢?”
李承乾略微思索了一下,然后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启禀母后,儿臣认为这两者的价格都应该上涨,而且涨得越高越好。”
李承乾的话音未落,坐在对面的李泰突然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高声喊道:
“太子殿下!你这是什么话!老百姓们的生活本来就已经够艰难了,你难道还想让他们连最基本的盐都买不起吗?你不顾老百姓的死活了吗?”
李承乾对弟弟李泰的叫嚷完全置之不理,他的目光径直落在了李世民夫妇身上,面对着他们那充满疑惑的眼神,李承乾镇定自若地解释道:
“父皇母后,儿臣先来说说冰块涨价的原因吧!也为了赚取那些世家大族们的钱财。毕竟,在炎炎夏日里,普通百姓们完全可以袒胸露乳地坐在树荫下乘凉,或者到大河里去畅游一番。”
“然而,那些极为注重自身仪容仪表的世家大族们想要得到凉爽,也只能选择购买冰块放置在屋内,以此来消暑降温。”
长孙皇后开口询问道:“高明!那精盐呢?就像你弟弟青雀说的。盐是所有人的必须品,涨价后老百姓怎么办?”
李承乾嘴角微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缓缓说道:“母后,您可以售卖两种不同类型的盐,一种是精盐,另一种则是粗盐。精盐价格越高越好,而粗盐价格越低越好。”
李世民听闻此言,不禁感到好奇,他凝视着李承乾,追问道:“高明!你让你母后这样安排究竟有何深意呢?”
李承乾见状,解释道:“启禀父皇母后,儿臣之所以如此建议,是因为这两种盐有着不同的用途。”
“粗盐,主要是面向普通老百姓出售的,他们可不在乎粗盐的苦涩味道。所以,价格自然是越低越好,这样才能让更多的百姓能够买得起盐。而精盐,则是专门供应给世家大族的……”
然而,李承乾的话还未说完,一旁的李泰突然插嘴,他的语气阴阳怪气,充满了嘲讽之意。
“太子殿下可真是聪明过人啊!不过,弟弟倒是想问问,太子殿下怎么就如此肯定世家大族一定会购买价格高昂的精盐呢?说不定他们更愿意选择价格低廉的粗盐呢?”
李承乾并未被李泰的话所激怒,他微微一笑,从太师椅上站起身来,迈步朝着李泰走去。每走一步,他的声音都越发沉稳有力。
“卫王殿下有所不知。世家大族们已经享用了半年多味道精美的精盐,如今若是让他们去吃那发涩发苦的粗盐,恐怕他们是难以咽下的。”
“要不,让咱母后将卫王殿下您府上的精盐也全部换成粗盐试试呢?看看您是否能够接受呢?”
李承乾站在李泰面前,开口道:“世家大族操控粮价让老百姓买不起粮,卫王一句话也没说。反而我说一句,你就反驳一句。来让我们听听卫王殿下的高见。”
李泰支支吾吾的不敢说话,长孙皇后打圆场道:“高明!你还有其他建议吗?”
李承乾想了想的,还是提醒道:“启禀父皇母后,儿臣翻阅各朝各代史书文献发现——大旱之后必有大灾。可以中国库里的钱财屯粮,或趁着河水水位下降之计清理河道,预防雪灾和洪水灾。”
李承乾记得今年年末大唐就遭遇了雪灾,明年五月份,大唐又遭遇了蝗虫灾害。
李泰可算是抓住机会了,开口道:“太子殿下,你不要以为你提出了两条好的建议,就能在这妖言惑众……”
李承乾根本不打算再忍,一巴掌烀在他脸上。开口道:“妖言惑众,你是准备把这些话透露出去吗?还有,有时间多看书。——‘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李承乾借用长孙皇后说给李世民的话,说给李泰听,不知道有没有用?也不知道长孙皇后有没有说出这句话呢!
从这天以后,各大家族再提高粮价。精盐、冰块和神仙醉的价格也在涨。
李世民用卖冰块和精盐赚了的钱开始购买粮食和花钱雇民工清理河道了,也从李承乾这俩打劫不少钱财。老百姓也可以用清理河道换来的工钱去购买粮食了。
喜欢重生成为李承乾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重生成为李承乾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