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人服饰”的招牌,像一块磁石,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目光。
开始只是些老主顾循迹而来,很快,口碑如同水波般在市场里漾开。
“妈,就是这家!小王搭衣服可好看了!”一个年轻姑娘拉着母亲进门。
“她刘婶,你快来看这条裤子,版型真叫一个正!”
小小的摊位时常被挤得水泄不通。王亚茹清脆利落的介绍声、李铁柱收钱找钱的吆喝声,交织成一片。
“这件毛衣配您刚买的裙子,颜色正好跳出来。”
“大姐,您穿这个码,腰身这里我帮您收一下,更利落。”
“零钱您拿好,慢走啊,下次再来!”
生意好得让人眼热。日均利润稳稳超过二十块,赶上过去街边摆摊两三天的收入。
李铁柱每晚数钱时,手指都因兴奋而微微发抖。但他也敏锐地察觉到,市场里的气氛有些变了。
以前见面还会点头招呼的相邻摊主,眼神开始躲闪。背后时常感觉有目光黏着,带着审视和掂量。
这天上午,斜对面卖搪瓷盆的孙姐,晃悠了过来。她四十多岁,脸上总挂着过分热情的笑。
“哟,小王,小李,生意可真兴隆啊!”她倚在门框上,眼睛像探照灯一样扫过挂着的衣服。
“孙姐,您来了,快进来坐。”王亚茹客气地招呼,递过一个小马扎。
孙姐没坐,伸手捏了捏一件毛衣的料子:“这毛衣……进价不便宜吧?得七八块?”
李铁柱心里一紧,面上却笑着打哈哈:“孙姐您真会看,差不多,差不多。”
“啧啧,你们年轻人,胆子大,有魄力。”孙姐话里有话,“这价钱也敢卖,还卖得这么火。不像我们,卖个破盆儿,磨破嘴皮子也就赚几分钱。”
她目光又落到王亚茹身上:“还是小王厉害,这嘴皮子,死人都能说话喽。”
这话听着像夸奖,却带着股酸溜溜的刺儿。
王亚茹神色不变,淡淡一笑:“孙姐说笑了,就是实话实说。主要是衣服质量好。
“是,质量好。”孙姐干笑两声,终于转入正题,“我说小李啊,你们这货……是从市里百货站进的?”
李铁柱含糊应道:“呃……有市里的,也有别处的。
“别处是哪儿啊?”孙姐紧追不舍,“跟姐透个底儿呗?姐也想弄点好货卖卖。”
李铁柱和王亚茹对视一眼,心照不宣。广州货源是他们的命根子,岂能轻易透露。
“孙姐,我们也就是瞎倒腾,碰运气。”李铁柱赔着笑,“哪比得上您这老生意稳当。
孙姐脸上的笑容淡了下去,哼了一声:“行吧,你们年轻人,心眼多。”
她转身走了,背影带着明显的不快。
类似这样的打探,越来越多。
卖布头的赵寡妇,会拿着针线活假装来串门,眼睛却不停地瞟向新到的款式。
修鞋的老锔,也时不时在门口转悠,竖起耳朵听顾客的议论。
甚至连市场管理员马主任,下来巡视时,也会在李铁柱摊位前多站一会儿。
他背着手,看着川流不息的顾客,语气听不出喜怒:“小李,生意不错啊。这纳税意识……可得跟上。
李铁柱心里咯噔一下,连忙表态:“马主任您放心!该交的一分不会少!我们合法经营!
“嗯,合法经营好。”马主任点点头,目光却意味深长地扫过那些时髦的衣裤,“也要注意影响,别太……扎眼。
压力,像无形的网,慢慢收紧。
晚上收摊后,李铁柱和王亚茹默默收拾着。
“他们都眼红了。”李铁柱闷声说,用力掸着衣服上的灰。
“嗯。”王亚茹轻声应道,将衣架归拢整齐,“生意好,难免的。
“孙姐今天那话,分明是想套咱的进货渠道。”李铁柱皱紧眉头,“还有马主任……啥叫‘别太扎眼’?”
王亚茹停下动作,看向他,眼神冷静:“树大招风。以后说话做事,得更小心。进货的单据、账目,都得留好。
她顿了顿,声音更低了些:“我听说……孙姐和工商所的人,有点远房亲戚关系。
李铁柱心头一沉。他想起孙姐那看似热情实则精明的眼神。
“怕她作甚!”他梗着脖子,但底气明显不足,“咱一不偷二不抢!”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王亚茹叹了口气,“以后……尽量别跟人起冲突。”
小小的摊位里,气氛有些凝重。成功的喜悦被现实的担忧冲淡了几分。
李铁柱看着门外渐暗的天色,又看看王亚茹忧心忡忡的侧脸,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涌了上来。
他深吸一口气,语气重新变得坚定:“不管他们!咱把货品整得更好,服务做到最周到!真金不怕火炼!”
王亚茹看着他眼中熟悉的光芒,紧绷的心弦稍稍放松,点了点头。
但两人都清楚,平静的水面下,暗流已然开始涌动。
“丽人服饰”这棵幼苗,在迎来阳光雨露的同时,也必须准备好迎接未知的风霜。
喜欢激荡1985:从卖蛋到首富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激荡1985:从卖蛋到首富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