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李瑞的“水资源智能监测”设想,实时监控水质
那位地方志老同志的声音,在落针可闻的应急指挥中心里,显得格外清晰,也格外刺耳。
“林主任,您是不是搞错了?红星化工厂……那不是三十年前就彻底拆除,深埋填平了吗?我亲自参与过当年的工作,档案上写得清清楚楚,那里现在就是一片荒山!”
这句话像一块石头,砸进了刚刚因为林舟的决断而略微平静的水面。怀疑的涟漪再次扩散开来。
是啊,三十年前的档案,白纸黑字。一位亲身参与者,言之凿凿。
而林舟的判断,来源不明。
所有人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在林舟身上。这一次,里面夹杂着更多的审视和不解。如果这个判断是错的,那现在调动武警和特警,扑向一个根本不存在的目标,不仅是浪费宝贵的救援时间,更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林舟的脸色没有丝毫变化,他甚至没有去看那位老同志。他只是转过身,走向另一块副屏幕,拿起遥控器,调出了一个新的界面。
“各位,请看这里。”
屏幕上出现的,不是地理信息图,而是一张布满了红绿线条,数据流不断跳动的电网监控图。
在场的都是行家,一眼就认出这是省电力公司的实时监控系统。
林舟没有说话,他只是将时间轴精准地拖回到了今天上午十一点十五分。然后,他输入了一连串筛选指令。
“筛选区域:江龙河上游三百公里流域。筛选条件:工业级别高压线路,瞬时功率激增超过500%,持续时间十分钟以上,且该区域无对应注册用电单位。”
指令输入,屏幕上的数据流开始以一种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闪烁、重组。无数个正常的波峰被瞬间过滤,大片大片的区域暗了下去。
几秒钟后,就在那片被标注为“红星化工厂旧址”的荒山坐标上,一个刺眼的红色光点,突兀地亮了起来,像黑夜里一只睁开的独眼。
林舟将激光笔的光点,稳稳地落在了那个红色光点上。
“今天上午11点15分到12点整,持续45分钟。这个坐标点,有两台大功率工业水泵的用电特征。没有在电力公司注册,是盗电。”
他放下激光笔,转过身,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声音清晰而沉稳。
“现在,我们把两条线索放在一起。”
“第一,时间线。水泵启动的时间,是11点15分。根据江龙河目前的流速,从这个坐标点排出的水体,到达第一个下游监测站的时间,恰好是中午12点后,与我们接收到污染警报的时间完全吻合。”
“第二,体量。根据水泵的功率和运行时间,可以估算出总排水量。这个体量,远超任何一辆槽罐车,但与一座中型化工厂积攒数年的地下沉降池容量,高度吻合。”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林舟的目光落在那位地方志老同志身上,语气里没有反驳,只有陈述,“您说得对,三十年前,红星化工厂确实被拆除了。我查过那份档案,上面只写了‘地表建筑爆破拆除,主体设备转移,场地深埋填平’。但是,它没有提,也不可能提,如何处理那些深入地下数十米甚至上百米的,巨大的废液沉降池和矿道。因为在三十年前,要彻底填平那样的地下结构,成本是天文数字。”
他的话语像一把手术刀,将所有人的思维盲区,一层层精准地剖开。
“所以,我的推论是。有人利用了被遗忘的地下空间,把它当成了一个处理高污染工业废料的秘密‘垃圾场’。日积月累,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毒湖’。而今天上午,他们用盗来的电,启动了水泵,将这个毒湖,排入了江龙河。”
整个指挥中心,死一般的寂静。
再也没有人质疑。
因为林舟给出的,不是一个凭空的猜测,而是一条由电力数据、水文模型、历史档案和逻辑推理构成的,完整且无法辩驳的证据链。
之前还吵作一团的各个厅长,此刻看着林舟的眼神,只剩下震撼和敬畏。他们还在为地上的几家工厂扯皮,而这个年轻人,已经将目光穿透了地层,揪出了藏在黑暗深处的魔鬼。
省委书记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他双目圆睁,眼神里是滔天的怒火,也是孤注一掷的决断。
“我不管它下面是沉降池还是阎王殿!命令前线总指挥,武警特警,所有力量,三十分钟内,给我把这个地方围起来!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
命令下达,整个江北省的暴力机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高速运转起来。
应急指挥中心里,气氛从刚才的争吵和茫然,转为一种更加令人窒息的紧张。所有人,包括省委书记在内,都站在大屏幕前,盯着上面分割出的几个画面。
一个是无人机从高空传回的实时航拍。
一个是前线突击队头盔摄像机的第一视角。
还有一个,是不断跳动的心电图一般的生命线——下游水厂取水口的水质实时监测数据。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像沙漏里的沙,流逝的不仅是时间,更是几百万人的生命线。
李瑞在林舟身后焦躁地来回踱步,嘴里念念有词,也不知道是在祈祷还是在骂娘。
苏晓站在一旁,双手抱在胸前,看似平静,但那双紧紧攥着自己手臂、指节泛白的手,暴露了她内心的波澜。
“报告!‘猎鹰’一号已抵达目标坐标上空!重复,已抵达目标坐标上空!”
无人机传回的画面清晰稳定。镜头下,是一片寂寥的山坳,草木疯长,乱石嶙峋,看不出丝毫人迹。
指挥中心里,刚刚燃起的一点希望,又被浇上了一盆冷水。
“什么都没有啊……”有人下意识地喃喃自语。
那位地方志老同志的脸色,愈发苍白。
只有林舟,依旧盯着屏幕,眼神没有一丝一毫的动摇。
“放大,三号区域。那片灌木丛。”他忽然开口。
导播员立刻照做。随着镜头不断拉近、放大,一幅不可思议的画面出现了。
在那片看似浑然天成的灌木丛中,隐藏着两条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崭新的重型卡车轮胎印!
“发现目标!”指挥中心里不知是谁喊了一声。
几乎是同一时间,地面突击队的通讯传了进来,声音因为剧烈的喘息而断断续续:“报告!发现……发现伪装入口!是一扇嵌入山体的钢门!门是锁死的,但……但我们能听到里面有机器的嗡嗡声!”
“轰!”
指挥中心里,压抑到极点的气氛,瞬间被点燃了!
“找到了!真的找到了!”
“天呐!真的藏在山里面!”
所有人都沸腾了,他们激动地挥舞着拳头,脸上的表情混杂着狂喜、震惊和劫后余生。无数道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那个从始至终都只是安静地站着的年轻人。
那目光里,已经不是敬佩,而是近乎仰望神明般的敬畏。
省委书记紧绷的身体也松弛下来,他转过身,重重地拍了拍林舟的肩膀,什么话也没说,但那份信任和激赏,已经尽在不言中。
“爆破组准备!给我炸开它!”
随着前线指挥官一声令下,一声沉闷的爆炸声从耳机里传来,画面剧烈地抖动了一下。
“门开了!我们进去了!”
“发现两台大型水泵!机体还是热的!嫌疑人正在焚烧文件,全部控制住了!”
“报告!地下空间巨大!初步探明有三个沉降池,其中两个已经排空,第三个还有少量残留废水!”
捷报频传。
大屏幕上,那条代表着氨氮浓度的红色曲线,在抵达一个令人心惊肉跳的峰值后,终于开始缓缓回落。
危机,解除了。
指挥中心里,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李瑞再也绷不住了,他冲到林舟身边,激动得满脸通红,说话都有些语无伦次:“老大!我的亲老大!你……你简直不是人!你是神!你是怎么知道的?你是不是偷偷在这山里安了监控?”
林舟看着他夸张的样子,难得地笑了笑,没有回答。
李瑞兀自沉浸在劫后余生的狂喜和对林舟的无限崇拜中,他拍着自己的胸口,心有余悸地说道:“我的妈呀,这次真是吓死我了!我们所有人都跟瞎子一样,被人家牵着鼻子走。要不是你,老大,我们还在查那些明面上的工厂,等查清楚,黄花菜都凉了!”
他喘了口气,忽然像是想到了什么,眼神一亮。
“我们这次,完全是两眼一抹黑!我们在看一张平面的地图,可真正的毒,却在地图下面流动!这不行!”李瑞的表情严肃起来,“老大,我们需要一张新的地图!一张活的、立体的、能看穿地下的地图!”
他这番话,让周围的喧闹都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看向他。
李瑞似乎被自己的想法点燃了,他越说越兴奋:“我的意思是,我们不能再依赖这十几个固定的监测站了!我们必须在整个江龙河流域,铺设一张高密度的智能传感网络!就像人体的神经系统一样,成千上万个传感器,布满干流、支流,甚至是一些我们以前根本注意不到的排污渠!”
“利用物联网技术,把所有数据实时传回中枢。任何一个地方,只要有哪怕一丁点异常的排污,它在我们的系统里,就会像一个被点亮的神经元,瞬间报警!我们能立刻知道污染的地点、成分、浓度!让所有藏在暗处的‘黑手’,都无所遁形!”
这个设想,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环境监测了,这是要给整条江龙河,装上一个“大脑”和“神经系统”!
从被动的事故响应,到主动的风险预警。
这是一个足以改变整个环保监管模式的,颠覆性的构想。
林舟看着眼神发亮的李瑞,赞许地点了点头。危机,往往也是催生变革的最好时机。
“很好的想法。”他开口道,“这不只是为了抓污染者,更是为了给我们的山川河流,一个开口说话的机会。回去,把方案做细,我来推动。”
“是!”李瑞兴奋地敬了个礼。
就在这时,一位秘书快步走到省委书记身边,递上了一份刚刚从前线传回的,手写的紧急报告。
省委书记看了一眼,脸色瞬间变得无比凝重。他抬起头,目光越过众人,直直地看向林舟。
“林舟同志。”
“到。”
“前线在主犯的手机里,恢复了最后几条通话记录。”书记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他下令开泵前半小时,他接了一个电话。而这个号码的实名登记人……”
书记停顿了一下,一字一顿地说道:“是省矿业集团的副总裁,钱斌。”
指挥中心里刚刚缓和的气氛,瞬间再次冰冻。
钱斌!
那个在新旧动能转换中,利益受损最严重,一直暗中作梗的传统能源巨头的核心高管!
所有人的心,都沉了下去。
这场突如其来的水污染,根本不是什么孤立的环保事件。
这是一场蓄意的、恶毒的报复!是一场针对整个江北省发展战略,甚至……是针对林舟本人的,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
喜欢官场推演:我设计的未来震惊全球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官场推演:我设计的未来震惊全球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