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鼻祖涪翁传

字游世界

首页 >> 针灸鼻祖涪翁传 >> 针灸鼻祖涪翁传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史上最贪崇祯医妃惊世(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水浒:梁山新寨主,好汉绝不招安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贰臣扶明录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逍遥侯极品妖孽兵王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针灸鼻祖涪翁传 字游世界 - 针灸鼻祖涪翁传全文阅读 - 针灸鼻祖涪翁传txt下载 - 针灸鼻祖涪翁传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26章 针堕无名,谁来刻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那股感念的洪流并未带来祥和,反而化作一股沉重的压力,笼罩在三十六村每一个人的心头。

劫后余生的喜悦迅速被一种更深沉的惶恐所取代——如何才能报答这份天大的恩情?

答案似乎只有一个。

三日后,三十六村的村长与族老们齐聚涪水渡口,经过彻夜合议,一个决议被敲定:立碑!

要立一座前所未有的巨碑,名为“针祖碑”,将涪翁的生平伟绩凿刻其上,让子孙万代,永世铭记。

最好的石匠被请来,连夜于渡口旁的野地开工。

铿锵的凿石声,如密集的战鼓,一连数夜,震动四野。

村民们夜不能寐,那声音仿佛不是凿在石头上,而是敲在他们每个人的心坎上。

村口那个瞎了眼的小童,耳朵比谁都灵。

他每晚都坐在自家门槛上,侧耳倾听。

他听到的,不止是凿石声。

他听到碑下的地脉正因巨石的镇压而发出紧张的呻吟,更听到百里之内,无数村民的心跳,正因“将被铭记”这个念头而疯狂加速。

那不是激动,而是一种名为“名惧”的恐慌。

他们怕自己做得不够好,配不上这份恩情;怕自己的名字与涪翁并列于碑上,是一种亵渎;更怕后代子孙忘了这份恩情,让祖辈的誓言蒙羞。

一个深夜,一个驼背的老农,借着月色,在自家菜地里挖了一个深坑。

他颤抖着手,将一坛珍藏了三十年的老酒埋了进去,嘴里喃喃自语:“针祖啊,我不敢站到你的碑前去……那年发赈粮,我饿昏了头,偷偷多抓了一把米……我脏,我没脸见你……”说罢,他重重磕了几个头,泥土沾满了额头,老泪纵横。

这股愈演愈烈的“名惧”,终于传到了涪翁的妻子柳氏耳中。

柳妻,一个平日里只管浆洗缝补的寻常妇人,在听闻此事后的第二天清晨,一言不发,拿起了院里劈柴的斧头,径直走向了那片热火朝天的工地。

此时,巨碑已现雏形,几个石匠正悬在半空,精雕细琢碑文。

最顶上八个大字,已经凿出七个半——“涪翁一针,活人万”。

那最后一个“千”字,笔画刚起。

“住手!”柳妻一声清喝,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绝。

众人哗然,纷纷停手侧目。

只见她走到碑前,仰头看着那句刺眼的碑文,眼中没有丝毫敬畏,只有一片冰冷的平静。

她没有多言,只是举起了手中的斧头,在一片倒吸冷气声中,用尽全身力气,狠狠劈向了那个刚刚成型的“万”字!

“铛!”一声巨响,斧刃与坚石碰撞,火星四溅。

那“万”字的一横,应声断裂,一道狰狞的裂痕撕裂了碑面。

所有人都惊呆了。这是要干什么?毁掉针祖的功德碑,这是疯了吗?

柳妻扔掉卷刃的斧头,纵身一跃,竟站上了那半人高的碑座。

她环视着一张张惊愕、愤怒、不解的脸,声音清亮如水:“我问你们,你们立这座碑,究竟是为了记住恩情,还是为了找一个神,一个能让你们永远跪着仰望的人?”

一句话,问得全场死寂。

“他救了你们,你们便把他刻在石头上,日夜焚香,把他变成一个故事,一个传说?”柳妻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那以后呢?再遇灾病,你们是去求这块冰冷的石头,还是自己去学,去想,去找到活下去的办法?当你们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一个名字上时,你们自己,就先死了!”

她指着身后残破的碑文,一字一句道:“这碑,要改!此地无人名,唯记一句真话!”

在她的坚持下,那座即将完工的“针祖碑”被彻底改造。

所有关于涪翁的称颂都被磨平,最终只留下了一行深刻的大字:“天灾无情,人当自救。”

不仅如此,她还带着众人拆掉了村里刚刚建起一半的“针祖祠”,将那些上好的木料,在村子中央改建成了一座四面透风的“说话屋”。

屋里没有神像,只有一圈圈的木凳。

任何人,心里有话,有苦,有难,都可以来这里说,让大家一起听,一起想办法。

那盲童,在柳妻断斧之后,第一次敢走近那块被改造的石碑。

他伸出瘦小的手,轻轻抚摸着那粗糙的石面。

当他的耳朵贴在石头上时,他听到的不再是地脉的呻吟和人心的恐慌。

他听到了一种奇特的微震,一种远比工匠凿击更深沉、更广阔的脉动。

这不是一个人的心跳,而是方圆百里内,无数颗心脏同频共振的和鸣!

在这股和鸣中,他清晰地分辨出几股异常沉稳有力的脉动,与他记忆中“守言人”和“听根坛”那些执事者的心跳一模一样。

那一刻,盲童豁然开朗。

他悟了!

真正治好这场瘟疫的,不只是涪翁一人。

还有那些在黑夜里默默陪伴孤寡老人的少年,有那些为嘶哑失声的邻居奔走代诉的妇人,有那些自创呼吸吐纳之法教给全村的顽童……他们都是医者,都是活人无数的无名英雄!

盲童扔掉了手中探路的竹杖,找来一块尖石,开始在地上、在木板上,用他自创的盲文,记录下这三十六村里,每一个他“听”到的无名者的事迹。

他要立的,是一座看不见的碑。

风波并未就此平息。

村外,仍有人不甘心涪翁的神迹就此湮没。

一个颇有文采的乡绅,竟私下编撰了一本《涪翁传》,图文并茂,将涪翁的每一次施针都描绘得神乎其技,准备刊行天下,让“针祖”之名,流芳百世。

书稿送到涪翁面前时,他只翻了两页,便面无表情地将那本凝聚了乡绅无数心血的书稿,扔进了火盆。

“你……”乡绅又惊又怒。

涪翁看着跳动的火焰,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讥笑:“我若成了你们口中的故事,那医道,也就死了。”

火光映着他淡漠的脸,他转身取来笔墨,在一张麻纸上写下三行字,字迹如铁画银钩,力透纸背:“不许写我,不许画我,不许唱我。”

他将这张纸交给盲童,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传遍三十六村。告诉他们,谁再敢传我的所谓‘神迹’,我就亲自登门,在他身上,扎一针‘忘我穴’。”

这话一出,比任何律法都管用。

人们可以不怕官府,但不能不怕涪翁那根神出鬼没的针。

从此,再无人敢提及“针祖”二字。

半个月后,涪水渡口那片曾要立碑的野地,彻底恢复了平静。

被改造的石碑静静躺着,像一块普通的田埂。

令人惊奇的是,石碑周围,竟一夜之间,开满了不知名的野花。

那花色淡雅,花茎柔韧,竟天然交织成无数个“井”字形,远远看去,仿佛是无数根看不见的巨针,落入大地,扎稳了这片土地的元气。

村里的孩子们常来这里编花环,老人们则坐在碑石上,讲着那些未被记载的故事,讲邻里互助,讲草木枯荣。

盲童又一次来到这里,他俯下身,将耳朵贴在花根下的泥土上。

这一次,他听到的心跳无比安宁,脉象平和而悠长,就如他曾听涪翁吟诵过的《针歌》终章,万物归于和谐。

他捡起一截断裂的树枝,在松软的泥土上,用力刻下一行字:

“此处无碑,因人人是碑。”

而此刻,涪翁正独自立于那片花野之中。

晚风拂过,他感到心口一阵微热,那自先祖传承而来的印记,终于浮现出最后一句残缺的箴言:

“道成无名,针落无痕;记我者病,忘我者生。”

他看懂了,也终于彻底放下了。

涪翁仰天大笑,笑声豪迈苍凉,惊得野地里的群鸟扑簌簌飞向云霄。

风随笑声而起,卷起漫天花瓣,如一场盛大的针雨,洋洋洒洒,落向田间,落向屋檐,落向村童的发梢,也落向盲童摊开的掌心。

一粒最微小的花籽,随着这阵风,悄然钻入泥土,静待来年。

无声,无名,无迹,却已在天地间,扎下了万针之根。

笑声止歇,天地复归宁静。

涪翁迎着落日余晖,缓步走回自己的小屋。

这一夜,他睡得格外安稳,再无梦魇。

第二天清晨,天光微亮。

涪翁如往常一样起身,习惯性地走向桌案,准备取他那只从不离身的针匣。

然而,当他的指尖刚刚触及那温润的木质匣盖时,一丝前所未有的异样感,从他最熟悉的指尖悄然流逝。

那股曾随他心意、在万千经络中穿梭自如的无形之力,此刻,竟有了一丝迟滞。

喜欢针灸鼻祖涪翁传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针灸鼻祖涪翁传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我的神通有技术猎谍娇娇王妃驾到,疯批王爷宠入骨三生三世之花非花雾非雾九十年代小奋斗二次元日常物语退婚后,她在年代吊打重生小白花青灯鬼语重生90:辣妻要翻天恶鬼训练营平行世界之重塑人生虐他成瘾,宠她成性超神学院之银河之翼龙翔仕途生子当如孙仲谋神剑无敌系统家族崛起,从灵植夫开始雷裂苍穹快穿之盈满离婚女人图鉴
经典收藏大唐:李承乾撞柱,血溅太极殿!糜汉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三国之献帝兴汉吕布有扇穿越门湛湛露斯卿被女帝退婚后,我捡走了她妹妹大唐房二三国之极品富二代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三国第一狠人被弃后,我入寒门科举成状元大宋说书人特工狂婿太能搞事满朝文武愁疯了郭嘉护国驸马爷绝色冷妃老子就是要战争战国野心家
最近更新我在大明当销冠我,修炼葵花宝典后,比女人还妖寒门崛起我靠科技颠覆历史龙椅之上,成就千古一帝魏砥白话明太祖实录科举:寒门毒士争霸天下:日月所照替兄洞房后,我反手掀了他的江山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回到东汉当赵云河东与河西的故事楚国一统华夏开局乞讨,走上大道多子多福:女将军求我开枝散叶饥荒年代:我要养村里30个女人后汉异星录程序带我穿越回去洛神仙界篇重生成为李承乾
针灸鼻祖涪翁传 字游世界 - 针灸鼻祖涪翁传txt下载 - 针灸鼻祖涪翁传最新章节 - 针灸鼻祖涪翁传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