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他摆了摆手,语气带着几分疲惫,也带着几分放手般的洒脱:“罢了,罢了……你自己的路,终究要你自己去走,随你吧。”
说完,他不再多言,抱着那叠仿佛重若千钧的报纸,转身走进了内室,留下方以智一人站在厅堂中,心潮起伏,久久难以平静。
对于方孔炤来说,那看似突如其来的、关于儿子未来去向的询问,实则并非一时心血来潮,这念头在他心中盘桓已久,只是今夜借着研读大夏报纸的契机,才终于问出了口。
自从他接任湖广巡抚,方以智随他来到武昌任所之后,随着接触到关于大夏的信息越来越多,方孔炤便敏锐地察觉到,自家这位素来关心时局、才华横溢的儿子,心态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方以智最初还对大明的邸报、复社同仁的聚会充满热情,但渐渐地,他对南京朝廷里的党争、对中原剿寇的失利、对辽东日益严峻的局势,似乎都失去了往日的关切。
甚至连复社领袖张溥、陈子龙等人的来信邀约与事务商讨,他也回复得越来越敷衍,参与得越来越少。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对一切来自大夏的消息都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兴趣。
当大夏开始医道改革,成功进行破腹取子手术的消息隐约传来时,方以智曾激动地与父亲讨论其中可能涉及的解剖与缝合原理;
当大夏飞天气球的传闻得到证实,他更是废寝忘食地推想其升空与操控的机制;
再到后来,大夏研究院公布的诸如罐头保鲜、新式织机、乃至报纸上那些格物新知,无一不深深吸引着他。
方以智的内心,早已不在这风雨飘摇的大明湖广,那个不断涌现出新奇知识、倡导格物致知的大夏,已然成了他心目中探索真理、实现抱负的理想圣地。
知子莫若父,方孔炤本身并非顽固不化之人,他欣赏儿子的才华,也理解他对新知的渴求。
他甚至私下想过,倘若自己身上没有这湖广巡抚的千斤重担,没有这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的枷锁,或许他也会对那个气象一新的大夏产生浓厚的兴趣,甚至可能前去一探究竟。
但既然身在其位,他便必须竭尽全力,守住疆土。
然而,儿子能抛开世俗羁绊,为自己内心真正的向往而考虑,方孔炤在感慨之余,内心深处也未尝没有一丝隐秘的认同与羡慕。
正如方以智所言,对于高踞庙堂的朱家皇帝和满朝衮衮诸公而言,张行是十恶不赦的反贼,可对于挣扎求存的底层百姓,乃至一部分寻求不同可能性的读书人而言,同是汉人建立的王朝,谁更能让百姓活下去,谁能带来新的希望,或许才是更实际的问题。
大明,确实早已日落西山,只是很多人不愿或不敢承认罢了。
与此同时,在襄阳府城内一处看似普通的民宅内,大夏听风司湖广地区的秘密总部正在悄然运转。
此地对外是一家经营不善、人丁不旺的布商宅院,实则戒备森严,消息灵通。
代号老鬼的湖广观察使何年中,正坐在密室中,就着昏暗的油灯,仔细阅读着由各地暗桩送来的加密情报。
何年中年纪约在四旬上下,面容普通,属于丢入人海便难以辨认的类型,唯有一双眼睛,偶尔掠过精光,显露出与外表不符的精明与干练。
他原是听风司老人,因在达州成功策反邓祖禹以及后续一系列功劳,在前任湖广负责人王启年调任漠南后,他便得以升任此要职,全权负责湖广地区的情报搜集、人员策反及特殊行动。
现在听风在此地的任务有四,其一,竭尽全力收集明军在湖广的兵力部署、城防图纸、粮草储备、将领动向等一切军事情报,为大夏军队即将发起的进攻提供最精准的指引;
其二,利用各种渠道,秘密寻访并尝试拉拢湖广境内的各类人才,尤其是大夏急缺的资深医师、熟练工匠、雕版印刷师傅以及其他有特殊技艺之人;
其三,暗中调查并收集当地民愤极大、恶行累累的士绅、官员、地方豪强的犯罪证据及其家产情况,建立档案,以便大夏占领湖广后,能够迅速、精准地进行清算,拉拢民心,同时充实府库。
其四,配合大夏过来的商人收购战略物资,比如粮食,铜铁等,为大夏囤积资源做准备工作!
放下手中一份关于武昌城防换岗时间的密报,何年中揉了揉眉心,正凝神思考下一步行动重点时,一道洪亮而带着些许欢快的声音从外间传来:“开饭了,兄弟们!今天有好吃的!”
何年中鼻翼微动,立刻闻到一股久违的、诱人的肉香,他连忙将桌上散乱的情报收拢、锁入暗格,起身走向作为饭厅的厢房。
要知道,为了维持这个据点的隐蔽和支付必要的情报费用,他们近来过得相当拮据,已经有好一段时间没沾到什么像样的荤腥了。
来到饭桌旁,看着桌上摆着的几样菜肴,何年中不禁有些惊讶,除了常吃的糙米饭和时令蔬菜,竟然还有一大碗油光锃亮、香气扑鼻的腊肉炒蕨菜,一盆热气腾腾的、用本地河鱼做的剁椒鱼头,甚至还有一小碟珍贵的、用豆豉炒的腊肠。
这伙食水平,比起前些日子的清汤寡水,简直是天壤之别。
“伙食这么好?后面不过了?”何年中忍不住问道,语气中带着疑惑与一丝作为负责人的担忧。
听风司外派人员的待遇向来优厚,足以保证他们能维持体面的生活并有效开展工作。
但近段时间湖广听风司总部情况有些特殊,据点里一位新发展的本地成员,其年幼的女儿不久前染上了重病,请医问药花费了一大笔银子。
再加上为了打通襄阳府衙的关节,贿赂此地的衙役捕快行方便,他们也支出了远超预算的银钱。
两相叠加,才导致这段时间整个据点都过得紧巴巴的,连日常用度都不得不大幅削减。
喜欢从少爷到皇帝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从少爷到皇帝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