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雪裹着枫香,落在古枫村的青石板路上时,岳川踩着积雪走进村头——张大爷正拿着草绳,给枫香树的树干缠保暖层,雪粒子落在他的蓝布衫上,很快积了薄薄一层。
林野举着相机跟在后面,镜头裹着防寒罩,捕捉着草绳缠绕树干的纹路,雪落在草绳上的“簌簌”声,还有张大爷嘴里念叨的“当年你爷爷缠的时候,雪比这还大,缠三层才够暖”。
“镜头再低些,拍雪地里的脚印,”岳川呵着白气说,“把脚印和树干的影子叠在一起,像根脉扎在雪地里。”
这是动画雪景特辑的核心镜头,林野调整云台,让镜头贴着雪地移动,积雪被相机压出浅浅的凹痕,真实得能看到雪粒的颗粒感。
夏晚晴抱着裹得严实的吉他,坐在枫香树旁的石碾上,指尖冻得发红,却依旧轻轻拨弄琴弦。
雪花落在琴弦上,融化成水珠,她却没在意,反而把这“滴答”声录进录音笔:“这声音就是最好的伴奏,”她对身边的陆哲说,“《雪落枫香》的插曲,就用雪花声当引子,再混上张大爷缠草绳的‘沙沙’声。”
她的旋律温柔舒缓,像雪花落在枝头的轻缓,歌词里藏着刚捕捉到的画面:“雪落枝桠,草绳裹霞,枫香树下,岁月生花。”
这既贴合她歌手的创作属性,又让音乐与动画雪景深度绑定,不是单纯的“配曲”,而是场景的一部分。
拍摄到中午,相机突然冻得开不了机。张大爷拉着团队去家里烤火,土灶台里的柴火“噼啪”作响,锅里炖着红薯,香气混着枫香飘满屋子。
“雪天拍东西不容易,”张大爷给岳川递了块烤红薯,“我年轻时,你爷爷冬天拓碑刻,就是把墨汁放在怀里暖着,不然冻成冰坨子。”
岳川突然灵机一动,让陆哲把柴火声、红薯冒泡声、张大爷的话都录下来:“加进动画的雪景特辑里,这才是冬天的真味道,星娱的动画只会加合成的‘风雪声’,哪有烤红薯的香气和柴火的暖。”
凌薇趁着烤火的功夫,在速写本上画动画的雪景分镜——枫香树的枝桠挂着雪,张大爷的脚印歪歪扭扭通向远方,雪地上留着几片干枯的枫树叶,线条简单却传神。
“雪的颜色不用纯白,”她对林野说,“加一点淡淡的枫香黄,像阳光照在雪上的样子,星娱的动画肯定把雪画得惨白,哪有这种带着温度的色彩。”
周曼突然接到县文旅局的电话,语气兴奋:“省里要办‘非遗手作市集’,想让你们团队牵头,把咱们的拓印、槐叶枕、竹编都放进去,和动画、小说、立体书联动推广。”
岳川眼睛一亮,这正是把分散的非遗元素整合起来的机会,自然延伸出“手作市集”这一新的文娱场景:“市集就设在古枫村的晒谷场,不用搭规整的大棚,就用村民的旧竹筐、糙纸当摊位,每个摊位配个小喇叭,放对应的声景和夏晚晴的插曲。”
这话看似是临场响应,实则是复刻前世“非遗活化”的爆款模式,伪装成“非遗元素自然聚合的结果”,“星娱要是办市集,肯定会搞精装摊位,卖机器生产的假手作,邀请明星站台,咱们要的就是村民亲手摆摊,手作有瑕疵但真实,比如槐叶枕的针脚歪了,拓片的颜料晕了,这才是非遗的魂。”
团队立刻分工——周曼对接各村的非遗传承人,统计手作种类:张大爷的枫香木梳、李娟的拓印手札、王奶奶的槐叶枕、林爷爷的竹编蚂蚱;
凌薇设计市集的糙纸招牌,用毛笔写摊位名,故意写得歪歪扭扭,边角撕得毛糙;陆哲给每个摊位准备小喇叭,预存对应的声景和插曲;
夏晚晴则计划在市集中央设个“田间舞台”,现场弹唱动画插曲和角色歌,收集村民的歌声,丰富音乐库。
雪停后的第三天,非遗手作市集正式开张。晒谷场的积雪没完全融化,摊位就散落在雪地里,旧竹筐里摆着各色手作:槐叶枕带着淡淡的槐香,拓印手札的颜料还留着枫香,竹编蚂蚱的触须歪歪扭扭。
凌薇挂的糙纸招牌被风吹得轻轻晃,上面的“枫香木梳”“槐叶枕铺”字迹苍劲,混着雪的寒气和手作的暖香。
夏晚晴的“田间舞台”就搭在晒谷场中央,用旧木板铺成,旁边摆着她的吉他和陆哲的录音设备。
她弹起《雪落枫香》,歌声混着雪后清新的空气,吸引了不少游客和村民。一个穿红棉袄的小女孩跑上台,拉着她的手说:“姐姐,我会唱村里的雪童谣!”
夏晚晴笑着把话筒递给她,女孩的童声清亮,混着她的吉他声,被陆哲实时录下来:“这是最珍贵的现场版,星娱的现场只会放明星的预制音频,哪有这种即兴的温暖。”
市集上,李娟的拓印摊位前围满了人。她用李老墨的旧拓板,教游客拓印枫树叶,有个游客拓得颜料沾到了手上,她笑着说:“没关系,这是枫香颜料,洗不掉也没事,带着根脉的痕。”
林野举着相机,拍下游客笨拙的拓印动作,还有李娟耐心指导的样子,这些画面将作为动画的彩蛋,放在雪景特辑的结尾。
岳川坐在张大爷的枫香木梳摊位旁,帮着整理木梳——每个木梳的纹路都不一样,有的带着树结,有的边缘有点毛糙。
“这木梳不用打磨得太光滑,”张大爷说,“有点糙才抓头发,就像做人,太圆滑反而没根。”
岳川看着木梳上的树结,突然有了小说雪景章节的灵感,掏出笔记本写下:“雪落枫香,木梳藏霜,树结是岁月的痕,粗糙是本真的样——所有坚守,都藏在不完美的纹理里。”
可就在市集热闹时,周曼收到消息:星娱在省文旅厅门口搞了“非遗主题快闪市集”,用精装玻璃柜摆着机器生产的假手作,拓印是印刷的,槐叶枕填的是化纤棉,还邀请了流量明星站台,卖“明星同款非遗手作”,价格是真手作的十倍。
“他们的竹编蚂蚱都是统一模具做的,触须都一样长,”周曼翻着网友拍的照片,“明星穿着貂皮大衣,站在假竹编摊位前摆拍,连雪都没踩过,太假了。”
对比之下,古枫村的市集越发热闹——游客跟着王奶奶学做槐叶枕,针脚歪歪扭扭却满心欢喜;
孩子们围着林爷爷学编竹编蚂蚱,编坏了就笑着重来;夏晚晴的舞台前,村民和游客一起合唱《叶影随行》,歌声混着烤红薯的香气、手作的暖香,飘向远方。
有个从城里来的游客说:“这才是真的非遗,不是摆在玻璃柜里的展品,是能摸、能学、能带走的生活。”
傍晚,市集临近结束,团队帮着村民收拾摊位。夏晚晴的吉他上还沾着雪粒,她抱着吉他,在晒谷场中央弹起《雪落枫香》的尾音,歌声混着积雪融化的“滴答”声、村民的交谈声,格外动人。
林野的相机拍下最后一幕:夕阳落在雪地上,枫香树的影子被拉得很长,摊位上的手作沾着雪粒,像藏着岁月的珍珠。
岳川看着收拾好的手作和相机里的雪景素材,心里想着:动画的雪景特辑有了最真实的画面和音效,市集的手作让非遗活了起来,夏晚晴的插曲多了现场的温度,小说的雪景章节也有了灵魂。
他抬头看向枫香树,一片沾着雪的枫树叶缓缓飘落,落在他的笔记本上,像为这段冬日的创作旅程,留下了最真实的印记。
陆哲抱着录音设备,笑着走过来说:“今天录的素材够丰富了,有雪声、柴火声、童声、弹唱声,动画和音乐都能添不少彩。”
夏晚晴擦了擦吉他上的雪粒,眼里闪着光:“我想把今天的童声合唱加进《雪落枫香》的正式版,再写一首市集主题曲《手作暖》,把烤红薯、竹编、拓印都编进去。”
团队踩着残雪往村里走,身后的晒谷场空荡荡的,只留下散落的脚印和摊位的痕迹,像一幅刚完成的乡土画卷,藏着最真的烟火气。
喜欢文娱:从平行世界抄作业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文娱:从平行世界抄作业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