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的初秋,晨光裹着几分凉意,透过初中校园的栅栏,在红砖路上投下斑驳的树影。林晚星站在教学楼前,理了理身上的米色风衣——这是江哲去年给她买的,刚好遮住产后未完全恢复的腰腹。深吸一口气,桂花香萦绕鼻尖,她心里既期待又忐忑:今天是休完产假重返讲台的日子,也是她带了三年的七班正式迈入初三的第一天。
今年28岁的林晚星,在这所初中任教三年,从初一带起的七班是学校有名的“团结班”。休产假的半年里,语文课由李老师代授,但学生们总偷偷发消息:“林老师,我们还想听您讲文言文”“等您回来一起冲中考”。这些牵挂像暖光,让她在照顾女儿的忙碌中,始终记挂着讲台。
口袋里的手机震动,是江哲的微信:“爸妈说念念刚喝完奶,正跟爷爷玩拨浪鼓”,附带的照片里,六个月大的江念初趴在软垫上,攥着黄底红花的拨浪鼓,圆眼盯着镜头笑,露出两颗小牙床——眉眼和嘴角的弧度,跟江哲小时候一模一样。林晚星指尖摩挲屏幕,想起上周翻到的旧相册,江哲半岁时也是这样攥着玩具笑,连眼神里的机灵都如出一辙。
早上出门前,林晚星在厨房忙了半个多小时,用吸奶器挤好三袋母乳,标注好日期时间,码进冰箱保鲜层。“上午十点那顿用温水泡到40度,别用微波炉。”她跟赵慧兰叮嘱,“念念闹了就给她看小熊贴纸,她昨天盯了好久,那专注劲儿跟江哲小时候看小人书一样。”
“可不是嘛!”赵慧兰接过教案笑,“昨天递玩具,她非要自己抓,抓不到也不闹,就盯着琢磨,跟江哲小时候拆收音机似的犟!快走吧,初三的课要紧。”江卫国抱着念星凑过来,捏捏孙女的小胖脸:“晚星安心上课,念念有我们,保证下午还你个笑哈哈的丫头。”
林晚星弯腰亲了亲念星,小家伙突然抓着她的衣角哼唧,瘪嘴委屈的模样,跟江哲小时候被送奶奶家时一模一样。她又抱了抱女儿:“念念乖,妈妈晚上带小玩具回来。”
走到七班门口,预备铃刚响。林晚星透过窗户看见,三十多个学生坐得笔直,连爱走神的陈阳都正襟危坐。推开门,“林老师!”的喊声刚落,掌声就响了起来,后排男生还拍起了桌子。班长苏晓琪站起来,递过一张画:“这是给您和小念星的,我们听江哲老师说,念念笑起来跟他小时候像,就画了梨涡!”
林晚星接过画,眼眶微热:“谢谢大家,念念的梨涡确实跟她爸爸小时候一样。”她走上讲台,扫过熟悉的面孔:“从今天起我们就是初三生了,接下来一年,一起加油好不好?”“好!”学生们的回答响亮得差点掀翻屋顶。
第一节课讲《岳阳楼记》,林晚星刚念完“庆历四年春”,周宇就举手:“滕子京为什么会被贬啊?”“问得好!”她在黑板写“庆历新政”,讲起范仲淹和滕子京的关系,补充重修岳阳楼的典故,还模仿古人语气读“先天下之忧而忧”,学生们跟着模仿,教室里满是读书声。
课间,学生们围在讲台旁追问:“小念星还有哪里像江哲老师?”“会叫人了吗?”林晚星笑着解释:“念念才六个月,还不会叫人,只会咿咿呀呀搭话,但语气跟江哲小时候学说话时特别像。她还爱把小胖手塞嘴里啃,睡觉张着小嘴,都跟她爸爸小时候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她还讲了件趣事:“江哲小时候拆爷爷的老花镜,说要‘研究镜片’,跟念念现在抓着玩具拆来拆去一样;他爬树摔下来不哭,爬起来再爬,那犟劲儿也跟念念抓不到玩具不罢休一模一样。”
“原来江哲老师小时候这么皮!”陈阳拍着桌子笑,“小念星以后会不会也这样?”“说不定哦。”林晚星跟学生们约定,“只要认真听课,每周班会课给你们看她和江哲老师的对比照片。”连腼腆的李雨桐都红着脸说:“林老师,我想看!”
与此同时,31岁的江哲到了教育机构。他带初三数学,手里都是从初一开始跟着的老学员。刚进门,家长王女士就迎上来:“江老师,明明说还是您讲的几何题清楚!您家宝宝跟您小时候太像了!”江哲笑着接过作业:“好多人都这么说,她现在只会咿咿呀呀,但已经能认人了,我下班回家她就笑。”他拿出熬夜整理的教案,上面标注着每个学生的薄弱点,像小时候对待功课一样认真。
家里,赵慧兰正给念星热奶,江卫国抱着她在客厅走,哼着东北童谣。念星攥着爷爷的衣角,盯着茶几上的积木,偶尔咿呀一声,还扭着身子想去够,好奇劲儿跟江哲小时候摸收音机一模一样。看到温好的奶,她挥着小手咿呀喊得更欢,急切的模样跟江哲小时候看到奶瓶时没差。
“慢点喝,别呛着。”赵慧兰把奶瓶递过去,看着念星大口喝奶的样子笑:“跟江哲小时候一样,喝奶时谁都不理。”江卫国用纱布擦去她嘴角的奶渍,眼神跟当年看江哲时一样疼惜。
喝完奶,赵慧兰把念星放进围栏,递了个布偶小熊。小家伙抱住小熊蹭了蹭,咿呀着像是在说话。江卫国坐在旁边晃摇铃,念星的小脑袋跟着转,专注的模样跟江哲小时候看动画片一样。
中午十二点,林晚星下课,苏晓琪和李雨桐拿着苹果跑过来:“林老师,您吃一个!小念星能吃水果了吗?”“还不能直接吃,”林晚星接过苹果笑,“她才六个月,只能吃苹果泥,等她大了再带她跟你们分享。”跟着学生往食堂走,大家还在追问江哲小时候的事,叽叽喳喳像群小麻雀。
食堂里,李老师招手让她坐:“你走这半年,七班孩子可听话了,总问你什么时候回来。你家宝宝跟江哲长得像吗?”“眼睛鼻子都像,连咿咿呀呀的语气都跟江哲小时候学说话时一样。”林晚星刚吃两口饭,赵慧兰的视频电话就来了。
屏幕里,念星坐在婴儿车里,看到林晚星就拍着车扶手咿呀喊,身子还跟着晃,激动的模样跟江哲小时候看到爸爸回家时一模一样。“念念刚睡醒,看到你可开心了。”赵慧兰把手机凑近,念星伸手戳屏幕,还咯咯笑,引得林晚星也弯了眼。
挂了电话,林晚星加快吃饭速度。下午第一节班会课,要跟学生制定复习计划。走进教室,黑板擦得干干净净,苏晓琪写了“七班中考加油”,旁边画着两个笑脸,小念星的笑脸旁还画了梨涡:“我们照着江哲老师小时候的照片画的!”
“特别像!”林晚星把椅子搬到讲台旁,“咱们聊聊目标高中,不用害羞,说出来一起努力。”“我想考市一中!”陈阳第一个举手,“跟江哲老师一样当老师!”“我想考师范附中,像林老师一样教语文。”李雨桐小声说。
学生们一个个说着目标,林晚星认真记录,又一起制定计划:早上提前十分钟背古诗文,周五下午刷题,每月模拟测试。“只要坚持,一定能实现目标。”她看着学生们坚定的眼神,满是骄傲——这就是她带了三年的班,像成长的小树苗,朝着阳光努力。
下午五点半,放学铃声响了。林晚星收拾好教案,看到江哲靠在车旁,手里拿着个发光拨浪鼓。“下班啦?学生们乖不乖?”他接过教案拉开车门,“爸妈说念念下午玩了好久积木,搭不好也不闹,就跟小熊咿咿呀呀说话,跟我小时候抱玩具自言自语一样。”
“学生们特别乖,还追问你小时候的事。”林晚星看着拨浪鼓,“念念肯定喜欢,她现在就爱抓会响的。”“我特意挑的,跟我小时候玩的那个像。”江哲发动车子,“今天明明的几何题有进步,他说以后要像我一样学明白数学。”
车子往家开,两人聊着学校和机构的事,话题总离不开念星:她抓玩具的姿势、咿呀的语气、专注的眼神,都跟江哲小时候相似,点点滴滴都是温馨。
刚开门,就听到念星的咿呀声。林晚星换好鞋走进客厅,赵慧兰抱着念星,江卫国在旁边晃摇铃。看到她,念星伸着小胖手扑过来,咿呀喊得更欢,张开双臂要抱的模样,跟江哲小时候扑进妈妈怀里一样。
“念念乖,妈妈回来啦。”林晚星接过女儿抱紧,亲了又亲。念星把脸埋进她怀里,抓着她的衣服不放,黏人的小性子也跟江哲小时候一模一样。
晚饭时,一家人围坐餐桌。赵慧兰给林晚星盛鸡汤:“下午上课辛苦,多补补。念念今天喝苹果泥可香了,小嘴张得大大的,跟江哲小时候第一次吃辅食一样。”江卫国给江哲夹排骨:“你白天带学生,晚上还要带念念,别太累了,她现在跟你小时候一样,一到傍晚就精神。”
念星坐在婴儿椅里,啃着硅胶牙胶,偶尔咿呀一声。林晚星喂她苹果泥,江哲擦去她嘴角的残渣,一家人其乐融融。
吃完晚饭,江哲去洗碗,林晚星抱着念星玩新拨浪鼓。念星一拿到就笑,攥着鼓柄摇个不停,咚咚声伴着咿呀声,开心的模样跟江哲小时候拿到新玩具一样。林晚星帮她调整姿势,心里满是幸福——在喜欢的校园教书,回家有疼她的丈夫、复刻丈夫儿时模样的女儿、体贴的公婆,每一天都满是温暖。
晚上九点多,念星困了。林晚星和江哲一起给她洗澡、换睡衣、喂睡前奶。小家伙躺在中间,慢慢闭上眼睛睡着,小嘴微张,嘴角挂着笑——连睡觉的模样,都跟江哲小时候一模一样。林晚星轻轻帮她盖好被子,跟江哲走出卧室,相视一笑,眼底都是对未来的期待。
喜欢掌心的刺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掌心的刺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