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结束的半个月后,财政厅来了两位中年人。
这天常恒正在财政厅的院子里查账,秋阳透过老树的枝叶,在账本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侍卫匆匆跑过来,低声说:“司令,伍先生那边派来的人到了,不是一位而是两位。现在已经到了司令部。”
“好吧!真是惊喜啊!我的回去招待客人,陈厅长你先忙着吧!”常恒对陪同他的陈厅长打了一个招呼就坐车离开了。
很快他就回到了自己平时办公的地方,在他进入会客厅之后可以看到两个中年人待在椅子喝茶了。
常恒快步走了过去,脸上堆起几分恰到好处的笑意,语气里满是真诚,却又不失分寸:“两位先生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实在对不住,这几日财政上的事搅得我头都大了,从早到晚泡在那边,竟没能去机场相迎,真是怠慢了,勿怪,勿怪啊!”
他一边说,一边伸手示意两人坐下,自己也拉了把椅子在对面坐下。这时警卫员端着一壶热水又走了进来,常恒很自然的给自己把新茶泡上,又顺手给这两位把茶添上了。
干完这一切之后常恒才有空细细打量这两位。他们也在借机观察着常恒。
左边的那位,个子稍高些,约莫四十出头,穿一身藏青色的中山装,衣料是细棉布的,虽然洗的发白,但是意味的干净,看来这是他最体面的衣服了。很难想象这是一位执掌很多钱财的人物。
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用发油抿过,额前没有一丝碎发。眼睛很亮,看人时带着几分南亚那边的憨厚。操着一口湘音很亲切。
右边的那位,身材略矮些,也壮实些,光头,穿着深色中山装干练异常,自信而从容。操着一口川音,声音很有力量。
一个温厚,一个刚正;一个带着财务人员特有的细致,一个透着军人的利落。常恒心里暗自点头,伍先生倒真是会选人,一文一武,各司其职,又能相互搭衬。
各自打量完毕之后就开始聊天了,他们三个都是妙人,不聊军事政治,和后续的工作,只聊各自的故乡和趣事。
从西北的粗犷聊到湘地的风光再聊到川蜀的美食,这也算他们这些人难得的轻松时光吧!
当他们得知常恒从没有去过沪上时都露出了吃惊的表情。他们当中有一段时间常驻沪上的湖南人开始给常恒讲述他在那里生活工作的所见所闻,四川人开始在一边帮腔。
在后面他们聊起金城和沪上的区别,聊着聊着就聊到了柏林和莫斯科的区别,话聊到这里就有些聊不下去了,三人之间的相处试探也就适可而止了。
随着气氛从火热到重回冷淡,三人就接下来的工作进行了交接,他们主要负责和联盟的交流事项,然后监督联盟那些微不足道的军火和资金的使用情况。
常恒敢把人引进来,就不怕出什么意外,目前的形势好比把约瑟夫的铁杆扔到画家的党卫军里面工作一样。
在这里只能做本职工作其他的想都不用想了。
至于常恒的大哥常远选择去那边,主要原因是,抗日统一战线的雏形已经初现了,作为政治互信的基础之一,这也是他的选择。
他听多了常恒关于联盟的宣传,再加上这两年的失势,他迫切的想要证明自己的能力。对此常恒也是乐见其成的,一个已经挤出核心层的人就算愿意出卖他所知的所有秘密,那也值不了多少钱,除了一点微不足道的政治影响,微乎其微。
利益勾兑才是这个时代的主流。
常恒看着双方都陷入了沉默,于是抬抬手腕看看时间自动结束了这场无聊但却很有必要的试探,开始招呼这两位开始吃饭。
在常恒进屋之前后勤部门已经按照,保安司令部搜集到的情报准备好了晚餐。
晚饭是这边常见的抓饭和烤串和一些时兴的蔬菜——苜蓿芽、野韭菜。至于饮料就是已经在甘肃天水建成的可乐工厂生产的可乐。
常恒这边,他和陪同吃饭的参谋长、陈厅长,面前的菜都偏清淡些,抓饭里的羊肉少些,烤串也只撒了少量的辣椒;而两位客人面前的盘子里,额外多了一碗红油泼辣子,烤串上的辣椒面堆得厚厚的,连抓饭里都拌了些辣油,显然是特意按照他们的口味准备的。
“两位先生尝尝这个烤串。”常恒拿起一串递过去,“这是本地的羊,肉质嫩,烤的时候刷了点羊油,撒上咱们自己种的孜然,和你们南方的味道不太一样。”
湖南人接过烤串,咬了一口,羊肉的焦香混着孜然的味道在嘴里散开,辣味儿从舌尖漫开,看得他眼睛一亮:“好味道!真是不同的地方,不同的食物啊,和我家乡菜比起来还是不够辣,但是味道绝对没得说。”
另一位也拿起一串,大口嚼着,一边吃一边点头:“够劲!这辣味儿对胃口,如果多加一点就更好了!还有这可乐,确实好喝。”
……
晚餐很快就结束了,常恒为了表示对两人的重视,亲自带着两人安排了住宿,还贴心的给他们准备好了羊角面包充当夜宵。
喜欢重生民国之我在西北当军阀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重生民国之我在西北当军阀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