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宫里的日子总是暗流涌动。药方风波平息后,林清玥在绛雪轩的生活表面恢复了平静,但她深知皇后的敌意未曾消减。面对日益严峻的生存挑战,她将目光投向了那片亲手开垦的菜地,决心用现代科学知识在这古代深宫中开辟一条生路。
春寒料峭,林清玥站在菜地前,观察着土壤状况。她发现宫人浇水全凭经验,常导致旱涝不均。想起前世实验室常用的简易测量工具,她萌生了制作适合这个时代农事仪器的想法。
湿度计是她的首要发明。她找来细口陶瓶,瓶底钻细孔,填入吸水性强的棉絮,插入刻度的竹签。将陶瓶埋入土中,棉絮吸收土壤水分后膨胀,推动竹签上升,水位高低直观反映土壤湿度。她教导小荷:“竹签升至第二格时浇水最佳,过低则旱,过高则涝。”
接着是风向标。她用薄木片削成箭形,中心钻孔,架在垂直木杆上。风向标随风转动,箭头始终指向风的来向。她在杆底刻上八方方位,方便记录风向规律。
最精巧的是简易雨量器。她取直筒形瓦罐,内壁刻均匀刻度,放置在屋檐下无遮挡处。雨后读取积水刻度,便能量化降雨量。
这些仪器材料寻常,制作简单,却蕴含着测量与量化的科学精神。林清玥将使用方法编成口诀教给宫人:“东风晴,西风雨;湿度三格才浇水。”冷宫的农事活动从此有了数据支撑。
随着仪器的使用,绛雪轩的菜园管理焕然一新。宫人根据湿度计读数精准灌溉,幼苗成活率显着提高;借助风向标预测天气,及时覆盖防雨布,避免了几场春雨造成的烂根损失。
林清玥还根据观测数据调整种植策略。她发现菜地东南角日照最长,便将喜光的作物移栽至此;西北角较阴湿,则改种耐阴的叶菜。这种分区种植法让土地利用率大幅提升。
一个月后,冷宫菜园已是绿叶葱茏,瓜果累累。产量不仅满足自需,还有余裕接济其他宫院的低等宫人。这些变化引起了内务府负责采买的小太监的注意,消息悄然传开。
齐珩在御书房批阅奏折时,偶然听到太监议论:“绛雪轩的菜园子长得比御花园还好,云贵人制了些稀奇物件,能看风水旱涝。”
“哦?”齐珩搁下朱笔。他想起林清玥改良药方时的精准判断,心中好奇更甚。次日午后,他借巡查宫务之名,绕道至绛雪轩外。
隔墙望去,只见菜地整齐划一,几个简易仪器立在田间,宫人正按竹签刻度浇水。齐珩虽不懂科学原理,却看出这种管理方式远比传统农事更系统、更精确。
“若将此法制成图册,推广至皇庄,或可增亩产……”齐珩心中震动。他意识到,这个被自己冷落三年的女子,和三年前判若两人,现在拥有的不仅是医术,更有一种超越时代的“格物”智慧——通过观察事物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当晚,他召来司农司官员:“去绛雪轩详录农事新法,朕要看看能否用于皇庄。”此举虽未直接褒奖林清玥,却意味着他开始正视她的实用价值。
就在齐珩关注农事的同时,林清玥通过读心术,发现了更紧迫的问题——内务府的贪腐链条。
负责送份例的小太监每次离去时,心中都嘀咕:“克扣的三成炭火钱,够赌两把了……”林清玥顺藤摸瓜,集中精神监听内务府相关人员的心声,很快拼凑出真相:内务府副总管太监与皇后母族远亲勾结,常年虚报用度、克扣份例,尤其针对失势妃嫔和低等宫人。
她本可直禀齐珩,但深知无确凿证据难以扳倒盘根错节的利益网络。于是,她决定设局让贪墨者自露马脚。
第一步是诱敌深入。她让小顺子故意在内务府抱怨:“云贵人最近迷上种菜,连份例炭火都懒得查问,倒是省心。”此举让贪官以为绛雪轩疏于防范,更加肆无忌惮。
第二步是制造破绽。林清玥利用齐珩关注农事的契机,请求司农司官员“顺带”核对绛雪轩过往份例记录。官员发现炭火、棉布等用量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但碍于内务府势力,只隐晦记录在案。
第三步是请君入瓮。林清玥通过读心术得知贪官即将转移账本,便让秀珠“无意”将消息透露给与副总管有仇的另一太监。对方立即告发,齐珩下令突击搜查,人赃并获。
这场风波最终以副总管被革职查办告终。齐珩虽未公开表彰林清玥,但通过司农司官员的奏报,心知肚明是她暗中推动。“曾经的宠妃,又给了他一个惊喜,竟能于无声处听惊雷,莫非真有洞察人心之能?”他对林清玥的欣赏中,更多了几分倚重。
内务府整顿后,各宫用度得以改善,低等宫人对林清玥感激不尽。然而,皇后慕容婉如却因此损失一条财路,恨意更深。“贱人屡坏本宫好事,迟早让你尝尝真手段!”
林清玥通过读心术感知到危机逼近,但她更坚定了一个信念:在这深宫之中,唯有持续展现不可替代的价值,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她站在菜地旁,指尖轻触湿度计上爬升的水痕,望向皇宫中心的方向。简仪虽小,却承载着格物致知的大道;菜地虽微,却孕育着改变命运的生机。
“齐珩,”她轻声自语,“你看到的只是增产的菜园,却不知我真正要种的,是一颗足以破土而出的科技新芽。”
喜欢凤鸣九宵听心宠妃的五宝乾坤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凤鸣九宵听心宠妃的五宝乾坤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