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仁宫那夜深谈,如同在暗夜中点亮了一盏明灯,不仅照亮了帝妃二人并肩前行的道路,更赋予了齐珩破局的利刃与前所未有的底气。林清玥坦诚相告所带来的震撼与感动,已悉数化为雷厉风行的行动力。
翌日,御书房内,齐珩屏退所有内侍,只留下了五位早已被帝王暗中考察、确认其能力与忠诚皆无可挑剔的心腹重臣。这五人,或出身寒微凭军功晋升,或为皇室远支却才干出众,皆是与慕容家无甚瓜葛、且对齐珩绝对效忠之人。
没有多余的寒暄,齐珩目光如炬,扫过面前五张沉毅的面孔,声音低沉而充满决断:“朕今日召尔等前来,所托之事,关乎国本,亦关乎我大齐未来之气运。需尔等竭忠尽智,且,需绝对保密,纵是父母妻儿,亦不可泄露半分!”
五人神色一凛,齐声肃然应道:“臣等愿为陛下效死!”
齐珩取出一份密旨与数卷详细规划,沉声道:“慕容家倚仗财势,屡屡挟制朝廷。朕欲断其根基,需先行‘釜底抽薪’之策。现命尔等五人,分赴江州、湖州、渝州、闽州及陇西,于此五处慕容家势力尚未完全渗透或掌控相对薄弱之州县,秘密筹建工坊。”
他指向规划图卷:“首要筹建者,乃织造、制茶、瓷器、造纸及矿冶五类。此皆为慕容家利润丰厚之产业,亦是与民生、军备息息相关之领域。”
其中一位以实干着称的将领忍不住问道:“陛下,筹建工坊需大量资金与熟练工匠,管理亦非易事,短期内恐难与慕容家抗衡……”
齐珩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这正是关键所在。“资金之事,尔等无需担忧,朕自有安排,会通过隐秘渠道拨付。至于工匠、技艺乃至管理模式……”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暖意与骄傲,“皆可借鉴京城‘清玥阁’之成熟经验。其物美价廉、管理高效,尔等可暗中观察学习,朕亦会遣精通此道之人,从旁协助指导。”
密旨既下,行动迅捷如风。五人领了各自的任务与初始资金,便以巡查、督办公务等名义,悄然离京,奔赴指定州县。
而与此同时,林清玥这边也迅速动作起来。
她通过小顺子,向远在金陵幕后基地的秀珠,以及京城秘密据点的小顺子本人,发出了最高级别的指令。一时间,两地基地中,那些经过严格培训、早已准备就绪的管理人才被迅速激活。
一批批精通账目核算、成本控制的“财算科”学员,熟悉市场开拓、客户维护的“营商科”骨干,以及善于统筹协调、处理庶务的“管事科”精英,被以各种隐秘身份,混入商队、探亲队伍,甚至伪装成游学士子,分批送往五位心腹大臣所在的筹建地点。
这些年轻人,只知自己受雇于一位神秘的“东家”,奉命前往新成立的“澜玥阁”效力,却不知这“澜玥阁”背后站着当今天子,更不知他们所学所精,即将成为斩向权臣慕容家的一柄利剑。他们带着“清玥阁”成熟的管理手册、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建议,以及初步的成本控制模型,融入了各地正在紧锣密鼓筹建的“澜玥阁”工坊之中。
有了这些新鲜血液的注入,各地的筹建工作立刻进入了快车道。选址、招募当地工匠、改造厂房、调试设备……一切都在“借鉴清玥阁模式”的指导方针下,高效而有序地进行。林清玥提供的,不仅仅是资金和人才,更是一套超越这个时代、经过实践检验的高效运营理念。
很快,在远离京城漩涡的江州,第一家“澜玥”织造坊悄然挂牌;湖州的茶园开始了新的种植与炒制试验;渝州的瓷窑燃起了不一样的炉火;闽州的造纸作坊引入了新的浆料配方;陇西的矿场也开始尝试更安全高效的开采方式……
这一切,都发生在慕容家庞大势力的阴影之下,如同悄然破土的春笋,寂静无声,却蕴含着勃勃生机与足以撬动巨石的力量。
齐珩通过密折,不断收到来自五处的进展汇报,看着那一条条“工匠已到位”、“新式织机调试成功”、“首批茶叶样品品质上乘”的消息,紧锁多日的眉头终于缓缓舒展。他望向景仁宫的方向,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激荡。
他的云裳,不仅给了他爱情,给了他理解,更给了他打破桎梏、真正执掌江山社稷的利器!这条以“澜玥”为名的经济战线,已然悄然铺开,只待时机成熟,便要给那盘踞已久的庞然大物,以致命一击。而这一切的起点,都源于那个夜晚,她坦诚而坚定的目光。
喜欢凤鸣九宵听心宠妃的五宝乾坤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凤鸣九宵听心宠妃的五宝乾坤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