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不可忽骤得

信玄

首页 >> 知不可忽骤得 >> 知不可忽骤得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那些年西游的兄弟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邪王追妻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古玉穿越公子崛起大唐:吃货将军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春回大明朝
知不可忽骤得 信玄 - 知不可忽骤得全文阅读 - 知不可忽骤得txt下载 - 知不可忽骤得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3章 首闻科举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秋风萧瑟,黄叶满径。苏明远正在私塾中为几个蒙童讲解《论语》,忽听得院外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他放下手中的竹简,走到窗前探望,只见一骑快马扬尘而来,马上之人正是县衙的差役。

苏先生可在?差役翻身下马,声音中带着几分急切。

苏明远整理了一下青衫,缓步走出私塾。在下便是,敢问差爷有何公务?

差役从怀中取出一份公文,双手递上:张县令有请,说是有要事相商。

接过公文,苏明远展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恭请苏明远先生即日赴县衙议事几个字,落款是张县令的官印。他心中疑惑,自己一介布衣,何德何能让县令亲自召见?

差爷,可知县令大人召见所为何事?

差役摇了摇头:小的不知详情,只是县令大人再三叮嘱,务必请先生即刻前往。

苏明远点头应下,对着私塾内的学童说道:今日就此下课,明日再来。然后匆匆收拾了一下,跟着差役向县城而去。

县衙威严肃穆,朱红的大门上悬着肃静回避的牌子。苏明远怀着忐忑的心情跟随差役进入衙门,穿过几道门庭,来到后堂。

张县令已在堂中等候,见苏明远进来,连忙起身相迎。这位四十来岁的官员面容清癯,眼神睿智,举止间透着几分文人的儒雅。

苏先生大驾光临,本官有礼了。张县令主动行礼,态度颇为恭敬。

苏明远受宠若惊,连忙还礼:下民见过县令大人,不知大人召见,有何吩咐?

先生请坐,我们慢慢谈。张县令示意苏明远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自己也在主位落座。

茶童奉上香茗,张县令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目光在苏明远身上停留片刻,似在品评什么。

本官久闻先生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是青年才俊。张县令开口道,听说先生的私塾办得有声有色,学生们的学业进步很快?

苏明远谦逊地回答:大人过奖了,不过是尽师者本分而已。这些孩子们天资聪颖,只要稍加引导,自然能有所成就。

先生太过谦虚了。张县令笑了笑,话锋一转,不知先生对科举制度可有了解?

苏明远心中一动,科举?在现代时他当然知道这个制度,但具体的操作流程和考试内容,却只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他小心地回答:略有耳闻,但不甚详悉。

张县令点了点头,放下茶杯,神情变得严肃起来:本朝开国以来,便设立科举取士。每三年一次乡试,中者为举人;再三年一次会试,中者为贡士;最后由皇上亲自主持殿试,定出甲乙丙三等,一甲三名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科举考试分为三级:县试、乡试、会试。县试每年举行,通过者获得童生资格;乡试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通过者为举人;会试同样三年一次,在京城举行。

苏明远仔细聆听,心中暗暗记下这些信息。虽然在现代时读过相关史料,但听张县令这样详细解说,还是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考试内容主要是经义和诗赋。张县令继续解释,经义就是对四书五经的阐释,要求熟读经典,能够融会贯通;诗赋则考察文学素养和才情。近年来朝廷又增加了策论,考查考生对时政的见解。

说到这里,张县令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本官观先生谈吐不凡,学识渊博,想必对经典颇有研究。不知先生可有意参加明年的县试?

这个问题如醍醐灌顶,让苏明远瞬间明白了张县令召见自己的用意。他沉吟片刻,谨慎地问道:县试...是否有什么特殊的要求?

倒也不复杂。张县令解释道,主要考四书五经的理解,还有诗赋创作。以先生的才学,应该不在话下。关键是要有功名在身,才能在这个世道立足啊。

苏明远心中涌起复杂的情绪。在现代时,他对科举制度多少有些批判的态度,认为它束缚思想,扼杀创新。但身处这个时代,他开始理解这个制度的意义——它是寒门子弟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是知识分子参与社会治理的正当渠道。

大人的好意,下民心领了。苏明远深深一揖,只是下民对科举考试的具体内容还不甚了解,不知是否还有时间准备?

张县令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先生有此志向,实在是可喜可贺。县试还有半年时间,以先生的底子,好好准备应该问题不大。

他起身走到书架前,取下几本书册:这些是历年县试的题目和优秀答卷,先生可以拿去参考。另外,城中有位李秀才,乃是本地的老学究,虽然屡试不中,但对科举考试的门道颇为熟悉,先生不妨向他请教。

苏明远接过书册,厚重的分量让他感受到这个决定的重要性。翻开第一页,映入眼帘的是工整的楷书:

题目: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句的深层含义

范文:夫子此言,乃示学问之道也。学者,效法也;习者,复习也;说者,喜悦也。学而时习,则知识日新,心境日明,故有喜悦之情...

看着这些规范的八股文格式,苏明远心中五味杂陈。这种高度程式化的文体,与他习惯的自由表达方式截然不同。但他也明白,要在这个制度中生存,就必须掌握其规则。

多谢大人指点。苏明远郑重地说道,下民定当勤奋准备,不负大人期望。

张县令满意地点头:先生有此决心,本官放心了。科举虽然不易,但以先生的才华,未来前途不可限量。说不定有朝一日,还能在朝堂相见呢。

告别县令,苏明远怀着复杂的心情回到村中。夕阳西下,村庄笼罩在金黄的光晕中,炊烟袅袅升起,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安详。可他的内心却如波涛汹涌,难以平静。

回到住处,他点燃油灯,在昏黄的灯光下翻阅那些科举资料。每一页都让他对这个制度有更深的了解,也让他更加意识到前路的艰辛。

正在沉思间,院外传来敲门声。苏明远开门一看,是村中的老秀才周先生。这位六十多岁的老人须发花白,身形清瘦,眼神中透着一股不甘和愤懑。

明远,听说张县令召你去了?周先生开门见山地问道。

是的,县令大人鼓励我参加科举考试。苏明远如实回答。

周先生的脸色瞬间变得复杂起来,既有欣慰,又有担忧,还有一丝说不清的情绪。他走进屋内,在桌边坐下,目光落在那些科举资料上。

科举啊...周先生喃喃自语,伸手抚摸着书页,我考了三十年,从二十岁到五十岁,每次都满怀希望,每次都失望而归。

苏明远听出他话中的苦涩,小心地问道:周先生,科举考试...真的那么困难吗?

周先生苦笑一声:困难?何止困难!你以为只要有才学就能中举?天真!

他的语气突然变得激动起来:那些考官们,眼中只有门第和关系。我见过太多有才无德的纨绔子弟高中,也见过太多饱学之士名落孙山。这科举,表面上是公平取士,实际上仍是门阀政治的延续!

这番话如当头棒喝,让苏明远震惊不已。在现代时,他虽然知道科举制度有其局限性,但从历史教科书上看到的,更多是它的进步意义。如今听到一个亲历者的控诉,才真正感受到其残酷的一面。

那...周先生的意思是,我不应该参加科举?苏明远试探地问道。

周先生摇了摇头:不,我不是这个意思。他的语气变得平静下来,以你的才华,确实应该试一试。只是我希望你明白,这条路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凝视着远方的夜空:科举考试,考的不仅仅是学问,更是对这个制度的理解和适应。你需要学会用考官喜欢的方式表达思想,需要掌握八股文的写作技巧,需要熟记标准答案...

可是,苏明远忍不住插话,这样不是限制了思维的自由吗?

周先生转过身,目光深沉地看着他:自由?在这个世道,什么是自由?如果你想改变什么,就必须先进入这个体系。如果你想帮助百姓,就必须先有官职。科举虽然束缚思想,但它是我们这些寒门子弟唯一的出路。

这番话让苏明远陷入深思。作为一个现代人,他习惯了思想的自由和表达的多样性。但在这个时代,个人的力量如此渺小,想要实现理想,就必须借助制度的力量。

明远,周先生语重心长地说道,我把毕生所学都传授给你。但记住,科举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真正的读书人,心中应该有更远大的抱负。

夜已深,周先生告辞离去。苏明远独自坐在灯下,望着桌上的科举资料,心潮澎湃。

他想起《大学》中的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不正是古代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吗?而科举,正是实现这个理想的阶梯。

但他也想起周先生的话,想起那些因科举而扭曲的人性,想起那些被制度束缚的思想。这条路注定充满矛盾和挣扎。

窗外秋虫唧唧,仿佛在为他的迷茫伴奏。苏明远提起笔,在纸上写下几个字:

知不可忽骤得

是的,无论是学问还是功名,都不能急于求成。他需要时间去适应这个制度,去理解这个时代,去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

科举之路,从今夜开始。

喜欢知不可忽骤得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知不可忽骤得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旧金山往事重生1990之改写人生快穿之盈满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惊!嫡长女她撕了豪门炮灰剧本穿越后我凭种田脱单直播:老登,鬼火停你家楼下咯!我的姑父叫朱棣斩神:攻略林七夜,青梅竹马很香太子妃必须骄养离婚女人图鉴和离后我入主中宫,前夫悔断肠了家族崛起,从灵植夫开始宋成祖大清之祸害兵锋王座锦鲤嫁到:重生极品农家一世之尊和离后王爷真香了甜宠贴身辣妻
经典收藏宋末风雨之白衣天下从水浒迎娶潘金莲开始纵横诸天全军出击:从小山村到百万雄师我在水浒开了个挂汉朝至上特种兵之一夫当关终极潜伏万界之我是演员被弃后,我入寒门科举成状元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凤霸天下女皇威武人在三国也修真无双毒士:女帝劝我善良大唐:李承乾撞柱,血溅太极殿!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极品妖孽兵王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那年,那雪,那个执戟书生!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
最近更新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铁马冰河肝胆照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大明MC系统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科举:寒门毒士我在大明当销冠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三国:西凉狼王红楼之百变奇瑛知不可忽骤得大唐中兴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河东与河西的故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
知不可忽骤得 信玄 - 知不可忽骤得txt下载 - 知不可忽骤得最新章节 - 知不可忽骤得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