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不可忽骤得

信玄

首页 >> 知不可忽骤得 >> 知不可忽骤得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大唐:吃货将军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抗日之兵魂传说百炼飞升录我在明朝当国公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汉末之全面开战穿越后我在封地召唤华夏英魂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
知不可忽骤得 信玄 - 知不可忽骤得全文阅读 - 知不可忽骤得txt下载 - 知不可忽骤得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72章 墨迹试卷(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残冬的尾声里,一场意外的温暖让庭院中的梅花提前绽放。苏明远立于窗前,望着那几朵素白的花瓣在晨风中摇曳,心中却如潮水般涌起复杂的情绪。今日,便是他与周老秀才约定的模拟县试之日。

经历了严冬的洗礼,他的心境已如那历经风霜的梅花,在严寒中孕育出了某种坚韧的品质。然而,面对即将到来的,一种莫名的不安却悄然滋生。这不安并非源于对自己才学的怀疑,而是源于一种更深层的忧虑——他担心自己的现代思维会在古代的评判体系中显得格格不入。

苏明远,你终究还是个二十一世纪的人啊。他在心中苦笑,即使再怎么努力融入这个时代,骨子里的思维方式还是带着强烈的现代烙印。

辰时三刻,苏明远便来到了周老秀才的书斋。这是一间颇为雅致的屋子,四壁皆是书架,案头摆放着文房四宝,墙上悬挂着几幅名人字画。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张厚重的花梨木桌案,显然已有些年头,桌面被无数次的研磨浸润得光滑如镜。

明远来了,甚好。周老秀才捋着花白的胡须,眼中闪烁着某种难以捉摸的神色,今日之试,老夫已备好题目,你且按正式县试的规制来答,切莫有所保留。

学生遵命。苏明远恭敬地行了一礼,心中却暗暗思忖着周老的那个眼神。那眼神中似乎包含着期待,但更多的是一种审视,仿佛要透过这次模拟考试,看透他内心最深处的想法。

试卷递到手中,苏明远扫了一眼题目,不禁心中一震。这竟是一道关于的策论题:论圣王之道,如何以仁政化民,使天下归心?

这个题目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在北宋这个重文轻武、崇尚儒学的时代,无疑是一个核心概念。然而,如何阐述,如何在传统框架内表达自己的见解,却是一门深奥的学问。

苏明远提笔蘸墨,却发现手腕微微颤抖。这颤抖并非源于紧张,而是源于一种深层的矛盾——作为一个现代人,他对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但这种理解是否符合古代科举的标准答案呢?

他想起了石文山的话:科举考试不仅考验才学,还考验对官方意识形态的理解和表达。这句话如当头棒喝,让他意识到自己面临的真正挑战。

深吸一口气,苏明远开始落笔:

窃以为圣王之道,在于体天心而顺民意,以仁德化育万物,使天下之人皆蒙其泽。夫仁者,人之本性也;政者,治理之道也。圣王能以仁施政,则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写到这里,他停住了笔。这样的开头虽然符合传统的表达方式,但总觉得缺少了什么。他想起现代政治学中关于治理理论的论述,想起了、等概念,心中涌起一种强烈的冲动——他想要在这篇文章中融入一些现代的政治理念。

但理智告诉他,这样做是危险的。在这个时代,过于超前的思想不仅不会被认可,反而可能被视为异端邪说。正如石文山所说,科举考试要的不是创新,而是对传统的正确理解和表达。

经过一番内心挣扎,苏明远选择了妥协。他继续按照传统的思路写下去,但在措辞上尽量使其显得深刻而有见地:

然仁政之施,非空言可致,必有其道焉。一曰明德,圣王自身必德行高尚,如日月之明,照耀四方;二曰爱民,视民如子,体恤民情,解民之忧;三曰用贤,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使贤者得其位,能者得其用;四曰轻徭薄赋,使民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写着写着,苏明远发现自己不知不觉间陷入了一种奇特的状态。一方面,他在努力用古代的语言表达传统的观念;另一方面,他的现代思维却在不断地提醒他,这些观念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比如,当他写到时,心中就忍不住想到现代的人才选拔制度,想到考试制度的弊端和人才评价的多元化标准。但他不敢把这些想法写出来,只能用更加传统的方式来表达。

比如,当他写到轻徭薄赋时,心中就想到现代的税收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想到政府职能的现代化转变。但他同样不敢超越时代的局限,只能在传统的框架内进行阐述。

这种矛盾让他感到深深的痛苦。作为一个有着现代知识背景的人,他清楚地知道许多传统观念的不足之处,也知道许多更加先进的理念和制度。但在这个时代,他却不得不压抑这些想法,不得不按照古代的标准来思考和表达。

这就是穿越者的悲哀吧。苏明远在心中苦涩地想着,明明有着超越时代的见识,却不得不在时代的框架内行事。明明知道更好的道路,却不得不走传统的老路。

然而,随着文章的深入,苏明远逐渐找到了一种平衡。他开始学会在传统的表达方式中,巧妙地融入一些自己的见解。虽然不能直接表达现代的政治理念,但可以通过委婉的方式,暗示一些更加深刻的思考。

夫圣王之治,贵在因势利导,顺应民心。民心所向,天命所归,此乃治国之根本也。故圣王不可固执己见,当察民情,听民声,知民所需,而后施政...

这段话虽然用的是传统的语言,但其中暗含的顺应民心察民情、听民声等观念,实际上体现了某种民主意识的萌芽。当然,这种表达是极其隐晦和谨慎的,既不会触犯传统的权威,又能够体现出作者的深刻思考。

喜欢知不可忽骤得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知不可忽骤得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重生1990之改写人生斩神:攻略林七夜,青梅竹马很香二次元日常物语斗罗:在史莱克稳健变强无限轮回:我一个人的修仙世界平行世界之重塑人生大唐日不落,从造反开始兵锋王座家族崛起,从灵植夫开始宋成祖丹道仙途诸天无限基地尸王噬宠:妖女要翻墙神权之上皇道仙农宗覆手娇娇王妃驾到,疯批王爷宠入骨锦衣御明我的姑父叫朱棣
经典收藏极品妖孽兵王骑砍三国之御寇秦时韩公子湛湛露斯卿蛇蝎女配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南唐晚来风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染谷君的异常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绝对荣誉那年,那雪,那个执戟书生!贞观第一婿春秋发明家穿越三国,匡扶汉室!大唐:李承乾撞柱,血溅太极殿!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朱门华章录吕布有扇穿越门
最近更新重生水浒:我刘备,再造大汉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异世谋主:乱世定鼎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文明火种重生:穿越明末日本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一个普通农民的奋斗史我在大周是天子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楚国一统华夏开局乞讨,走上大道浮世离歌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
知不可忽骤得 信玄 - 知不可忽骤得txt下载 - 知不可忽骤得最新章节 - 知不可忽骤得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