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水村,住着两个人性格截然不同的人。一个是勤劳朴实的阿牛,每天天不亮就下地干活,把日子过得井井有条;另一个则是好吃懒做的猪大,整天游手好闲,就想着不劳而获。
这天清晨,清水村的日头才刚刚爬过树梢,阿牛就已经在地里埋头苦干了半个时辰。他的汗水不停地从额头滚落,打湿了衣衫,可他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而此时的猪大呢,正蹲在两家地埂边,眼睛滴溜溜一转,心里打起了坏主意。他悄悄地把界石往阿牛的地里挪了一寸宽,挪完后还煞有介事地拍了拍手上的土,咧着嘴嘿嘿笑道:“嘿嘿,阿牛啊,你看这界石歪了,我给挪正喽。”
阿牛瞅着那明显过界的石头,心里跟明镜似的,但他只是笑了笑,温和地说:“多大点事,你觉得合适就行。”猪大听了,顿时眉开眼笑,拍着阿牛的肩膀说:“还是兄弟你够意思,等我以后……”话还没说完,他就转身往家走去,压根没瞧一眼地里那快没过膝盖的杂草。
一转眼,夏天到了。猪大家里闹翻了天,他老婆扯着嗓子骂道:“你就不能下地多干点活?你看看家里都成啥样了,娃儿都饿得直哭!”孩子的哭声尖锐刺耳,像针一样扎在猪大的心上。猪大不耐烦地吼道:“哭啥哭,吵死了!”
恰好这时,阿牛挑着水路过,听到猪大老婆的哭骂声,便把水桶往小院门口一放,走了进去。只见猪大老婆红着眼圈抹泪,娃儿委屈地蹲在墙角,瘦得小脸蜡黄,看着让人心疼。阿牛心疼地说:“嫂子别愁。”说完,他便回自家粮仓,挑了两袋新麦过来,对猪大老婆说:“先摸点面给娃蒸馒头,不够再跟我说。”猪大搓着手凑上来,满脸感激地说:“阿牛兄弟,你这是救了哥全家啊,等我秋收了,一定还你。”阿牛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赶紧让娃吃饱。”
转年开春,猪大那好吃懒做的毛病又犯了。他在地埂上比划了半天,直接把界石往阿牛地里挪了一尺多,还在那挪过来的地里种上了豆子。阿牛来种地时瞧见了,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说道:“朱大,这就有点过了吧。”猪大脖子一梗,蛮不讲理地说:“不就一尺地嘛,你那庄稼长得好,分我这点咋了。再说去年你给的粮,早吃完了,我多种点豆子,不也能少麻烦你。”阿牛想起那饿肚子的娃,叹了口气说:“行吧,豆子收了,先给娃煮粥。”
猪大嘴上硬着,心里却嘀咕:“还是我有办法。”可他地里的豆子刚出苗,家里又断了粮。没办法,他只好厚着脸皮又去找阿牛。见到阿牛,他堆着笑脸说:“阿牛兄弟,再借点粮呗,等豆子熟了就还你。”
阿牛正在家里招待妹妹,看着猪大那副样子,心里虽然不情愿,但还是让老婆舀了一袋麦给他。猪大拿着麦进门,刚放在桌子上,他老婆就迫不及待地掀了袋子看,一看就皱起了眉头,嚷嚷道:“就这点?他仓里堆的跟山似的,给这点打算要饭的呢。”接着又抱怨道:“就是,我看他就是小气,忘了小时候我还分他半块糖了。”
这话刚落,院子里的阿牛脚步顿住了。他手里拎着个竹篮,里面有条鱼,是今早天没亮就去河沟钓的。原本,猪大来借粮刚走,阿牛想起猪大家可怜的孩子,便和妻子商量给他家孩子送条鱼过去。妻子特意挑了条大的,装进竹篮让他送来。此刻听着屋里的抱怨,阿牛默不作声,转身就回了家。
回到家,老婆正在做针线活,见他进门就问:“鱼送了吗?”阿牛把竹篮往桌子上一放,说:“不送了,咱家娃也好久没吃鱼了。”
没过多久,猪大又提着空袋子上门了,嬉皮笑脸地说:“阿牛,再借点粮呗,就最后一次。”阿牛正在编竹筐,头也不抬地说:“没有。”猪大一听就急了,跳着脚说:“你咋这样,不就借点粮,上次那点够干啥的。还有那地儿,地是我的,粮是我汗珠子摔八瓣种出来的,我帮你是念着小时候的情分,可你像对我弟还背后嚼舌根,这情分早被你自己糟践没了。”猪大脸胀得通红,骂骂咧咧地走了。
后来,村里人都知道猪大整天在村里闲逛蹭吃,没人在愿意理他。孩子也被老婆带走了,他家的院子里杂草丛生,草长得比人还高。
“得寸进尺”这个词,原指得到一寸之后,又想进一步得到一尺,后来用来比喻贪心不足,得到一点好处后,又想得到更多。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帮助,从来都是相互的情分,不是本分。对贪得无厌、得寸进尺的人一味退让,只会让对方更加贪婪。守住善良的底线,才是对自己辛苦付出的尊重,也才能看清谁才值得真心相待。
喜欢成语故事寓言故事合集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成语故事寓言故事合集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