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杨家住在村子边上,门前有一条蜿蜒流淌的小河。这条小河是村民们洗菜、洗衣、灌溉的重要水源,也是孩子们夏日嬉戏的乐园。然而,不知从何时起,水葫芦开始在这条河里疯狂生长。
起初,只是零星的几株,像点缀在河面上的绿色星星。但没过多久,它们便如雨后春笋般迅速蔓延开来,形成了一片片厚厚的水葫芦“地毯”。这些水葫芦不仅占据了河面,还阻挡了阳光的照射,导致河里的鱼虾、水草无法正常生长,河水也渐渐变得浑浊起来。
更让村民们头疼的是,水葫芦的繁殖能力极强,如果不及时清理,用不了多久,整条河就会被它们完全覆盖。到时候,村民们的生活用水将受到严重影响,村里的生态环境也会遭到破坏。
看着门前这条被水葫芦“侵占”的小河,小杨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从小就喜欢在河里玩耍,捉鱼摸虾、游泳嬉戏,这条小河承载了他太多美好的回忆。如今,水葫芦却让这条小河失去了往日的生机。
一天,小杨看到村里的几个大人划着小船,在河里打捞水葫芦。他们用长长的竹竿把水葫芦聚拢到一起,再用网兜捞起来,运到岸上。虽然大人们干得很卖力,但由于水葫芦太多,清理起来十分困难。
小杨心想:“我虽然年纪小,但也可以为清理水葫芦出一份力呀!”于是,他决定加入到大人的队伍中,一起打捞水葫芦。
小杨找来一根竹竿和一个网兜,划着小船来到了河中央。他学着大人的样子,用竹竿把水葫芦聚拢到一起,然后用网兜捞起来。然而,实际操作起来却并不容易。
水葫芦在水里滑溜溜的,很难用网兜捞住。有时候,小杨好不容易把网兜伸到水葫芦下面,一用力,水葫芦却从网兜里溜走了。还有的时候,小杨用力过猛,差点把船弄翻,自己也掉进了河里。
不过,小杨并没有放弃。他一次次地尝试,总结经验,终于掌握了捞水葫芦的技巧。他发现,在水葫芦比较密集的地方,用网兜从侧面轻轻一捞,就能捞起一大片水葫芦。
除了技巧上的困难,小杨还面临着体力的考验。捞水葫芦需要不停地划船、弯腰、起身,一天下来,小杨累得腰酸背痛,手上也磨出了水泡。但每当看到自己捞起的水葫芦堆成一座小山,小杨心里就充满了成就感。
在小杨的带动下,村里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了捞水葫芦的队伍。他们分成小组,有的负责划船,有的负责捞水葫芦,有的负责把水葫芦运到岸上。大家齐心协力,互相帮助,效率大大提高。
大人们看到孩子们这么懂事,这么能干,也纷纷给他们竖起了大拇指。有的大人还主动教孩子们一些捞水葫芦的技巧,让孩子们干得更轻松、更高效。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河里的水葫芦逐渐减少,河水也渐渐变得清澈起来。鱼虾又开始在水里游动,水草也重新长了出来,整个村子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
通过这次捞水葫芦的经历,小杨收获了很多。他不仅学会了如何与别人合作,还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力和毅力。在面对困难时,他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迎难而上,最终取得了成功。
同时,小杨也深刻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他明白了,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美好。从那以后,小杨不仅自己更加爱护环境,还经常向身边的人宣传环保知识,呼吁大家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
尾声
如今,小杨已经长大了,但那段十岁捞水葫芦的经历却永远铭刻在他的心中。每当走过那条清澈的小河,看到鱼虾在水中嬉戏,小杨就会想起自己曾经为保护这条小河所付出的努。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劳动,更是一次成长的蜕变,一次对责任的担当,一次对家园的守护。
喜欢杨建辉传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杨建辉传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