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氏集团总部大厦,如同一柄冷硬的巨剑直插云霄,顶层总裁办公室的落地窗外,是整个城市匍匐在脚下的景象。这里的气息与林家书房的古朴厚重截然不同,空气中弥漫着高效、冷静,以及无处不在的、经过精密计算的权力感。
沙龙项目的巨大成功,如同在顾氏这潭深水中投入了一块分量十足的石头,涟漪不仅荡漾在外部,更在集团内部引发了层层审视的暗波。
林舒安注意到一些微妙的变化。她的邮箱里,开始收到一些并非直接由她负责、但标注着“抄送林顾问”的项目简报或市场分析报告。发送者来自顾氏旗下文化投资公司、甚至集团战略发展部的中层管理者。这并非正式的职权赋予,而是一种无形的、基于实力认可的身份象征。在偶尔需要前往顾氏大厦开会时,遇到那些曾经只是客气点头的高管,如今会主动停下脚步,与她简短寒暄几句,话题或许仍围绕着沙龙,但眼神里多了几分对等交流的尊重。
她清晰地感受到了这种变化。这并非源于顾怀笙未婚妻的身份,而是她用实实在在的专业能力和项目成果挣来的。她谨慎地处理着这些“抄送”,不过多置喙,只在涉及她熟悉的文化领域且确有见解时,才会用极其严谨的语言回复几句建设性意见,既展示了能力,又不越界。她知道,在这里,一步踏错,之前积累的好感可能瞬间崩塌。
一周一度的集团高管例会结束后,几位核心董事并未立刻离去,围绕着巨大的环形会议桌,气氛比正式会议时更为松弛,却也更加暗藏机锋。
一位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资历极老的董事,姓王,是跟随顾怀笙父亲打江山的元老之一。他端起面前的紫砂壶,慢悠悠地呷了一口普洱,仿佛不经意地提起,目光却状似无意地扫过主位上正在签署文件的顾怀笙:
“这次沙龙,效果出乎意料的好。林小姐……确实是难得,年纪轻轻,既有家学渊源,又能把握现代市场的脉搏,难得,难得啊。”
他放下茶杯,话锋微妙一转:
“听说她兄长林书鑫,最近也在林家大力推动文化产业的整合,势头很猛。看来林家是决心要在这条路上走下去了。未来,我们顾林两家在这方面的合作,想必会更加深入,资源互补的空间很大啊。”
这番话,听起来是赞赏,是展望。但在座的都是人精,如何听不出其中的深意——赞赏林舒安个人能力的同时,也在试探顾氏未来与林家合作的边界,更隐晦地表达了对林家可能借助林舒安这层关系,在合作中获取过多利益、甚至影响顾氏独立战略的担忧。
顾怀笙签署文件的动作没有丝毫停顿,流畅地翻过一页,笔尖在纸面上划过沉稳的沙沙声。他甚至连眼皮都未曾抬起,仿佛没有听到这番意有所指的话。
他如何听不出王董的弦外之音?林舒安的价值和随之而来的潜在风险,他比任何人看得都清楚。但他不需要在此刻表态,更不需要向任何人解释他的权衡与布局。沉默,本身就是一种态度——一种一切尽在掌控、不容置疑的态度。
几秒后,他合上最后一份文件,递给身旁的周谨,这才抬眸,目光平静地扫过在场众人,那眼神深邃如同寒潭,不起波澜,却带着无形的压力。
“今天的会议就到这里。”他声音冷冽,没有任何情绪起伏,直接为这场非正式的试探画上了句号。
众人识趣地起身离去。王董事脸上笑容不变,眼底却掠过一丝深思。
当办公室只剩下他一人时,顾怀笙走到落地窗前,俯瞰着脚下蝼蚁般的车流与建筑。林舒安的身影在他脑海中清晰起来——不再是初时那个需要他提供平台、被他审视的“合适”的联姻对象,也不再仅仅是沙龙项目中那个才华横溢、需要他庇护的顾问。
她正在迅速成长为一个变量。
一个拥有独特价值、能为他乃至顾氏带来增益的变量,但同时,也是一个牵扯着林家内部纷争、可能引入不确定性的变量。她的每一个动作,不仅关乎她个人,更会牵动顾林两家微妙的关系平衡。
他需要重新评估她的能量等级,计算她带来的机遇与潜在风险。将她放在什么位置,给予多少资源与信任,才能最大化其价值,同时将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这不再仅仅是私人关系的考量,更是关乎集团利益的战略决策。她像一颗突然亮起的星辰,光芒耀眼,却也可能吸引不必要的注意力,甚至改变原有的引力格局。
他负手而立,身影在巨大的玻璃窗前显得挺拔而孤寂。城市的霓虹开始初上,在他深邃的瞳孔里映出点点流光,却照不进那一片沉静的思虑之中。
顾氏内部的审视,如同无数台精密仪器,已然对准了林舒安。而顾怀笙,这位最终的决策者,正在冷静地重新校准着天平上的砝码。机遇与挑战,认可与戒备,在这一刻,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喜欢明珠映夜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明珠映夜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