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涛儿,过来让为娘瞧瞧,这一趟出征,定然不容易吧。”
她端庄优雅,气度非凡,不需珠翠点缀,不靠锦衣华服,只一身简朴衣裳,便自有一股令人仰望的贵气。她是当今皇后马氏,眼中满是心疼地望着面前的黑袍青年。
青年身着黑袍,眉宇间英气逼人,眼神明亮而深邃,透着一股不容忽视的睿智。
他身上隐隐散发出一种沉稳而厚重的气息。
这气息如巍峨山岳,令人心生敬畏、胆怯、惶恐。
仿佛只需一眼,便能洞悉人心。
如一座历经千年风雨,依旧屹立不动的高山。
静静地矗立在那里,
不动如山,威不可测。
他便是当今大明洪武帝朱元璋的次子,
齐王朱涛。
与太子朱标乃一母所生的双生子,容貌七分相似。
是除太子之外,最受皇帝宠爱的皇子,
被世人称为“马上王爷”。
虽年纪尚轻,却战功卓着。平定山东、兖州、益都,为大明统一立下汗马功劳。就连蓝玉、徐达、汤和等开国名将,也对这位二殿下赞不绝口。
“娘。”
“为父皇分忧,是我身为儿子的本分。”
“谈不上什么辛苦。”
朱涛收起在外征战的锋芒,脸上露出温柔笑意。
此刻的他,不再是统领千军万马的齐王,
而只是眼前妇人的儿子。
没有皇后与王爷的身份,
只有母子之间最真挚的情感。
“都怨你父皇。”
“那么多义子,朝中人才济济,用谁不行,偏要让你去打山东。”
马皇后眼中闪过一丝责怪,旋即又满是骄傲地笑了:“其实我也明白你父皇的心思。有些事,还得自家骨肉来做。谁让你是我儿子呢?天生就是个将才,用自家人,总比倚重外戚强。”
大明唯一的双生子,
一文一武,
天生双龙。
当年朱元璋尚未称帝时,对两个儿子便一视同仁。
太子朱标主理朝政,性情宽厚,却手段果断,将来注定是一位明君。
齐王朱涛统兵在外,杀伐决断,性格刚毅,深受父皇喜爱。
二人皆为马皇后亲生,
一胎所出,
自幼聪慧懂事,
皆有出众才能。
也因此,立储一事让朱元璋曾无比头疼。
朝中文武,各有所属,分为两派,
一时之间,朝廷上下人心浮动,众人皆在观望。
这让朱元璋颇为不满。
但所幸,
兄弟情深,血脉相连。
二人始终兄友弟恭,互相礼让,毫无嫌隙。
朱涛为了让朱标稳固东宫之位,自愿领兵出征,平定边患,远离朝廷纷争!
对此。
朱元璋对这两个儿子,格外欣慰。
哪怕多年之后。
太祖驾崩。
大明江山也不会因此动摇。
“娘。”
“你放心,我不会跟大哥争那个位置。”
“若真想争,早就动手了。”
“你不必拐弯抹角试探。”
“我会全力支持大哥。”
朱涛撇了撇嘴,毫无拘束地对马皇后说道:“一家人,何必遮遮掩掩,说出去反倒惹人笑话。再说,大哥虽有手段,但心肠还是软了些。真到了难以决断的时候,我会替他做决定。我在军中威望不低,谁敢阻碍大哥,我定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这话,朱涛不是说说而已。
那些淮西出身的将领们。
谁不是被他整治得心服口服?
若真有人不识趣。
他这个齐王,可不会手下留情。
哪怕父皇朱元璋会犹豫。
他也不会皱一下眉头。
治军与治国。
他奉行同一个道理。
乱世初定。
万象待兴。
唯有铁腕才能立威,否则,皇位恐怕坐不稳当。
“娘知道你们兄弟情深。”
“娘就是想提醒你。”
“你们是亲兄弟,互相扶持,总没错。”
马皇后轻轻点了点朱涛的鼻尖,又温柔地摸了摸他的头,眼中满是慈爱:“你还记得你爹没成事那会儿吗?娘守着你和你大哥,日子虽苦,却是娘最安心的一段时光。”
就在这温情弥漫之际,有人打破了这份宁静。
“小兔崽子。”
“这些话关起门来说说可以,出了门就得收起来。”
“你这不是夸你大哥,是在损他。”
宫殿门口走进一人,身着龙袍,面容刚毅,带着几分威势,望向朱涛,语气中带着一丝责备:“见了你爹,还不行礼!”
“我大哥就爱学你。”
“学了个不伦不类。”
“你不是说,关起门来是父子,出了门是君臣?”
“那你现在找我干啥?”
朱涛懒洋洋地靠在桌上,语气不善地回敬这位大明开国之君——朱元璋。
“我怎么养出你这样的儿子!”
朱元璋嘴上责备,脸上却带着笑,眼中更藏着疼惜:“瘦了,这次回来别走了,让你娘给你补补身子。”
“你怎么什么事都要管我?”
朱标随朱元璋一同入内,目光落在朱涛身上,神情微怔,旋即笑着开口:“你这孩子,一回来就往娘这儿跑,搞得满朝找不到人。我和爹一合计,就知道你准在这儿。”
“大哥,别老是孩子孩子的叫。”
“你也就早我几天出生罢了。”
朱涛瞥了朱标一眼,抬手比了个手势,接着转头对朱元璋摆了摆手:“我身子结实得很,不用补。要补,还是给我大哥补吧。皇宫虽好,但我住不惯。来看看娘还行,真要我住下来,还不如回军营痛快。”
“你这小子,怎么说话的!”
“爹是心疼你!”
“以前白白净净的,多讨喜,现在看看你这模样。”
朱元璋瞪了朱涛一眼,心里却是无可奈何。太子朱标也是一脸无奈,这位弟弟什么都好,就是性子散漫,毫无拘束。
“行了。”
“刚回来,别闹得鸡飞狗跳。”
“儿子好不容易回家一趟。”
“你要把他气走了。”
“老娘跟你没完!”
马皇后护着儿子,冷着脸对朱元璋说道:“别以为你是皇帝我就怕你,在我眼里,你就是当年的朱重八,不是什么皇上!”
“秀英啊,我只是想帮你留住儿子。”
“你怎么反倒跟我顶上了?”
朝堂上霸气十足的朱元璋,在家里却没了威风,全然是个惧内的模样。
可他当真怕马皇后吗?
不!
他不怕!
只是因为爱!
他对马皇后只有疼惜,没有责怪。
宠着,就是他表达爱的方式。
即便他已贵为天子。
骨子里,他仍是个庄稼汉。
出身寒微,却开创了大明江山。
妃嫔众多,皇子也多。
但能踏进这宫门的,唯有太子朱标与齐王朱涛。
就连马皇后亲生的朱樉、朱棡、朱棣、朱橚,尽管也受宠爱,
但在朱元璋心里,终究比不上朱标与朱涛。
这观念根深蒂固。
因为在朱元璋心中,他们才是真正的家人。
也因此,未来的皇位归属早已注定。
不是朱标,就是朱涛。
哪怕朱标早逝成了事实,皇位也轮不到朱允炆来坐。
“爹。”
“明天我能不能不上朝?”
一直坐在旁边偷笑的朱涛再次开口,看着朱元璋说道:“我想出去走走,看看风景,游山玩水几天,可以吗?”
“你怎不去天上飞?”
“你平定山东立下大功,爹自然要设宴庆贺,群臣同乐,你是头功之人,怎能缺席?”
还没等老朱开口,朱标已经转头看向朱涛,语气坚定地说:“凡事爹可以惯着你,大哥我也能让你三分,但这件事不行。而且你已过了二十岁,是时候考虑成亲的事了。”
“说得好!”
“是该成家了!”
“你娘天天盼着抱孙子呢!”
朱标话音刚落,马皇后就满脸期待地望着朱涛。朱元璋脸上也挂着笑,满是期待。其他皇子年纪尚小,唯有朱标和朱涛最为年长。其中朱标早已娶了常遇春的女儿常清韵,还生下了皇嫡长孙朱雄英,两位老人对这个孙子宠爱至极。
可朱涛这些年一直在外征战,根本没提过婚事。现在是时候了,不能再拖,必须成亲!
“爹也有这个打算。”
“明日大宴百官,我就要提起你的婚事,给你张罗张罗。你若看中哪家姑娘,爹就下旨赐婚。”
老朱一边说着,一边搓着手,眼里满是兴奋。人上了年纪,儿子再多,也抵不过一个孙子来得珍贵。
更何况。
大明初立,百废待兴,正需要大力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就算还有战事,也不必朱涛亲自出马,徐达他们足以应对。
因此。
对如今的老朱来说,抱孙子才是头等大事!
“难道真没有敌人了?”
“扩廓帖木儿、元顺帝,都还有残部未灭。”
“儿子心中,天下为重!”
“哪有空去想儿女之情?”
朱涛听后有些为难,但仍坚定地看向朱元璋与马皇后,说道:“封狼居胥,饮马瀚海,这才是我所追求的。等我彻底平定艹原,再回来成亲不迟。”
“你这是找打!”
“信不信老子一巴掌扇你!”
“你有大志向,老子也很高兴。”
“毕竟老子的儿子不是怂包!”
“但这和你成亲有什么冲突?”
“你结了婚,就不能封狼居胥了?”
老朱一边解着腰上的龙纹金带,一边瞪着朱涛怒道:“你要是再敢说一个‘不’字,老子今天不抽你,老子就是你儿子!”
“别!”
“这我可不敢当!”
“娘!”
朱涛赶紧躲到马皇后身后,冲着朱元璋直摇头:“匈奴未灭,何以成家?我辈男儿,当以家国为先,怎能沉溺儿女私情?”
喜欢大明第一孝子,却是锦衣卫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大明第一孝子,却是锦衣卫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