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市场调查,寻找商机牙
人脸上的笑容,像是被冬日的寒风吹过,瞬间凝固、龟裂。他那双滴溜溜乱转的眼睛里,精明的光芒被一种难以置信的错愕所取代。
一百二十钱,押一付一。
这个报价,就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切开了他层层包裹的虚价,直接捅到了这院子租金的底线上。他甚至怀疑自己听错了。
“客……客官,您说什么?”他结结巴巴地问,试图从姜宇的脸上找出开玩笑的痕迹。
但姜宇的表情平静如水,那双黑色的眸子深不见底,看不出任何情绪。他只是淡淡地重复了一遍:“一百二十钱,押一付一。租一年。不行,我们就再看看别家。”
说完,他便不再看那牙人,转身对小翠道:“小翠,我们走。”
小翠虽然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但她对姜宇有着近乎盲目的信任。她看了看那座让她心生向往的小院,又看了看姜宇坚决的侧脸,咬了咬嘴唇,毫不犹豫地跟上了他的脚步。
“哎,哎!客官留步!别走啊!”牙人彻底慌了。
他本以为是两条没什么见识的肥羊,没想到却是个深藏不露的行家。这院子房主急着回乡,委托他尽快租出去,要是这单黄了,下一单还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
他几步追上来,拦在姜宇面前,脸上重新堆起了比刚才还要热切百倍的笑容,只是那笑容里多了几分敬畏。
“客官,您真是好眼力!实不相瞒,您说的这个价,已经是小人能给的最低价了!成!就按您说的办!一百二十钱,押一付一!”
他一边说,一边从怀里掏出早已备好的租赁契约和印泥,动作麻利得像一只偷食的松鼠。
姜宇这才停下脚步,接过契约仔细看了一遍。上面的条款简单明了,确认无误后,他才让牙人写上谈妥的价钱和租期。他没有笔,便按了手印。从怀中那个沉甸甸的钱袋里,数出了二百四十枚五铢钱,交给了牙人。
牙人接过钱,反复掂了掂,脸上乐开了花。他将钥匙恭恭敬敬地递给姜宇,点头哈腰道:“客官,以后有什么事,尽管到巷子口找我老钱!”
送走了牙人,姜宇和小翠重新站在了院门口。这一次,姜宇将那把带着铜绿的钥匙,塞进了小翠的手里。
小翠愣愣地看着自己手心里的钥匙,那冰凉的金属触感是如此真实,她用力地攥紧,指节都有些发白。她抬起头,看着姜宇,眼眶一瞬间就红了。
“我们……有家了?”她的声音很轻,带着一丝颤抖,仿佛怕一用力,眼前的一切就会像泡影一样碎掉。
姜宇看着她,点了点头。没有多余的话语,但这个简单的动作,却比任何承诺都更有分量。
小翠的眼泪终于还是掉了下来,但这一次,不是因为恐惧和悲伤。她用袖子胡乱地抹了一把脸,然后用那把钥匙,亲手打开了院门。
吱呀一声,仿佛开启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接下来的几天,这座沉寂许久的小院,重新焕发了生机。小翠像是拥有了用不完的力气。她不知从哪找来一把破旧的扫帚,将院子里的落叶和尘土扫得干干净净。又从井里一桶一桶地打水,将屋里屋外所有的门窗、桌椅都擦洗了一遍。
姜宇的伤势在回春丹的药力下,恢复得极快。除了左肩还不能太过用力,他已经和常人无异。他也没有闲着,指挥着小翠将屋里的家具重新布置,又去集市上买回了锅碗瓢盆和两床崭新的被褥。
当第一缕炊烟从院子的小厨房里升起时,小翠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粟米粥,脸上沾着几点灰,笑得像个孩子。
“姜宇,吃饭了。”
姜宇坐在院子的老槐树下,接过那碗粗瓷碗。粟米粥熬得很稠,散发着一股朴素的谷物香气。他喝了一口,温热的粥顺着喉咙滑下,熨帖着他的五脏六腑。这味道,比他前世吃过的任何山珍海味,都要来得香甜。
有了安身之所,有了果腹之食,姜宇那颗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落回了实处。但他知道,这只是开始。他账户里剩下的一万四千多钱,看似不少,但坐吃山空,用不了多久就会耗尽。他必须尽快找到一个能在这乱世之中,稳定生钱的门路。
三天后,姜宇的身体已经基本痊愈。他对小翠说要出去转转,熟悉一下城里的环境。小翠有些不放心,但看到姜宇坚定的神色,也只能叮嘱他早些回来。
姜宇独自一人走在许昌的街道上。这一次,他的心态与初到时截然不同。他不再是一个仓皇逃难的幸存者,而是一个冷静的观察者,一个寻找猎物的猎人。
许昌不愧是曹操的权力中心,虽然城中还留有战争的痕迹,但秩序井然,市面繁华。街道上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卖炊饼的吆喝声,铁匠铺的叮当声,孩童的追逐打闹声,交织成一曲充满人间烟火气的交响乐。
姜宇的目光,却越过了这些表面的热闹。他的大脑,在“初级经商技巧”的加持下,像一台精密的分析仪器,飞速运转着。
他路过一家绸缎庄,门口挂着色泽鲜亮的布匹。他脑中立刻浮现出相关信息:丝绸、麻布,利润高,但需要庞大的本金和稳定优质的货源,更重要的是,需要打通上层关系,否则好货根本到不了你手上。不适合现在的自己。
他又看到一家粮店,门口排着长队。信息再次浮现:粮食,刚需,流水大,但利润微薄,且受天时、政策影响极大,稍有不慎就可能血本无归。风险太高。
盐铺、铁匠铺……这些利润丰厚的行业,无一例外都是由官府或者世家大族把持,一个无根无萍的外来者,根本不可能插足进去。
姜宇在城里漫无目的地走着,从城南的集市,逛到城西的居民区。他发现,想要在这里立足,必须找到一个门槛相对较低,利润空间巨大,而且是独一无二、别人难以模仿的生意。可这谈何容易?
不知不觉间,日头偏西。姜宇走得有些口干舌燥,一阵混杂着酒糟味的喧闹声从前方一个挂着“酒”字旗幡的铺子里传了出来。他鬼使神差地走了进去。
这是一家典型的汉代酒肆,光线昏暗,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汗味、食物的油腻味和一种酸腐的酒精味。十来张简陋的木桌,坐满了各式各样的酒客,有解甲的士兵,有短衫的力夫,也有几个看似落魄的书生,正就着一碟水煮豆子,喝得面红耳赤,高谈阔论。
“店家,来一碗酒。”姜宇找了个角落坐下。
很快,一个伙计端着一个粗陶碗走了过来,重重地放在桌上。“客官,您的酒!”
姜宇看了一眼碗里。那所谓的酒,是一种半透明的黄色液体,里面还漂浮着一些细碎的杂质,看起来浑浊不堪。他皱了皱眉,端起碗,凑到嘴边闻了闻。一股淡淡的酸味,夹杂着些许粮食发酵的气息,并不好闻。
他抱着体验一下的心态,浅浅地尝了一口。
入口的瞬间,姜宇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那酒液寡淡无味,带着明显的酸涩感,几乎没什么酒精度,喝在嘴里,感觉和加了点酒精的馊米汤差不多。他强忍着没有吐出来,看向周围。那些酒客们,却正抱着这种在他看来堪比泔水的液体,喝得津津有味,满脸通红,仿佛在品尝什么琼浆玉液。
一个念头,如同划破夜空的闪电,瞬间照亮了姜宇的脑海。
他明白了!这个时代的酿酒技术,还停留在最原始的发酵阶段,根本没有蒸馏提纯的概念!所以酿出来的酒,才会如此浑浊,度数也低得可怜。而他,一个来自两千年后的现代人,脑子里装着无数关于蒸馏酒的知识。
如果……如果他能在这里,制造出后世那种清澈如水、入口如火的烈酒……那将会是怎样一种降维打击?
这个念头一生出来,就如同疯狂滋生的藤蔓,瞬间缠绕住了他的整个心脏。他仿佛已经看到,无数的酒客为了他的一碗烈酒而疯狂,成堆的五铢钱源源不断地涌入他的口袋。这是一个巨大的,几乎没有任何竞争的蓝海市场!
姜宇的心脏,开始不受控制地剧烈跳动起来。他放下那碗碰都没再碰一下的浊酒,在桌上留下一枚铜钱,起身快步走出了酒肆。
外面的阳光有些刺眼,他却丝毫感觉不到,一双眼睛亮得吓人。
他需要技术,需要一套完整的、可行的酿酒和蒸馏技术。这个时代的书籍里不可能有,普通工匠更不可能懂。但,他有别人没有的东西。
姜宇回到那座僻静的小院,小翠已经做好了晚饭,正焦急地在门口张望。看到他回来,才松了口气。
“姜宇,你回来了,快来吃饭。”
姜宇没有回答,他径直走到院中的老槐树下,坐了下来,闭上了眼睛。他的意识,沉入脑海深处,一个念头无比清晰地发出——
“系统,打开商城。”
喜欢三国:争霸江山美人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三国:争霸江山美人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