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府大楼,三楼。
常务副县长王振的办公室里,气氛有些沉闷。
王振靠在宽大的皮质办公椅上,手指无意识地在光滑的红木桌面上敲击着,发出单调的“笃、笃”声。他面前的茶已经凉了,但他没有心思去换。
城东高新科技园的奠基仪式,是他今年主抓的头号工程,也是他向市里争取资源的重要砝码。为了让周书记能亲自出席,他提前半个月就开始铺垫,动用了不少人情。眼看一切顺利,今天县委办协调科的一通电话,却像一盆冷水,兜头浇了下来。
“集中视察?”王振的眉毛拧成了一个疙瘩,敲击桌面的手指停了下来,“我的奠基仪式,变成了一场巡回演出的第一站?”
他的秘书小张站在办公桌前,腰杆挺得笔直,额角却渗着细汗。他知道自己这位领导的脾气,也明白这件事的份量。
“领导,文件上是这么写的,”小张小心翼翼地将一份刚从县委办拿回来的方案复印件,轻轻推到王振面前,“全称是‘全县重点项目春季集中视察活动’,周书记和所有在家的常委都会参加。”
王振哼了一声,拿起那份文件,眼神锐利得像要将纸张戳穿。
当他看到那清晰的路线图和时间安排时,脸上的不悦渐渐凝固了。
第一站,城东高新科技园,九点钟,他亲自汇报。
第二站,青龙镇红旗村,十点一刻,李建国汇报。
第三站,县文化广场,十一点一刻,赵琳汇报。
他的奠基仪式,确实成了第一站。但这个“第一站”的意义,和他原先设想的,已是天壤之别。
原本,周书记出席,是他王振一个人的高光时刻。现在,所有常委都来,他的项目成了整个县委班子视察工作的开篇之作。分量非但没有减轻,反而更重了。
他是一个在官场里浸淫多年的老手,瞬间就想通了其中的关窍。这个方案,把他从与李建国、赵琳二人“争宠”的尴尬境地里,干干净净地摘了出来。他不需要去打压同僚,也不用担心书记不来而失了面子。
他赢了,而且赢得体面,赢得让另外两人说不出一个“不”字。
王振的目光缓缓下移,落在了那句“邀请全体常委参加”的备注上。他的瞳孔微微一缩。
好手段。
这一手,彻底堵死了所有闲言碎语的可能,把一场潜在的权力角力,升华成了一次展示班子团结的政治活动。他甚至能想象到,市里领导看到这份活动简报时,会如何评价青阳县“团结务实、高效协作”的领导班子。
“这是谁的手笔?”王振的声音听不出喜怒,但小张能感觉到,办公室里的气压,已经悄然回升了。
“听协调科那边的人说,”小张压低了声音,“是马科长把草案送到书记办公室后,江秘书看完,随手在上面划了几笔,提了个建议。”
“江澈?”王振的脑海里,浮现出那个年轻、沉静,总是站在周国华身后的身影。
他原以为那只是个会写材料、会端茶倒水的普通秘书。
现在看来,是自己看走眼了。这个年轻人,哪里是秘书,分明是周国华藏在袖子里的一把手术刀,锋利、精准,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直指要害。
“这个人情,我记下了。”王振将那份文件放下,身体重新靠回椅背,手指再次敲击桌面,只是这次的节奏,变得轻快而有力。“你,找个时间,去江科长那里坐坐,就说我说的,科技园那边的材料,请他有空多指点。”
小张心头一震,立刻明白了领导的意思。这不是真的要去请教材料,这是在递话,在表达善意。
“好的,领导,我马上去办。”
……
与此同时,分管农业的副县长李建国的办公室里,气氛则要轻松许多。
李建国是个从乡镇基层一步步干上来的干部,皮肤黝黑,手上还有些老茧。他不像王振那样锋芒毕露,但胜在根基扎实,行事稳健。
对于下周二的活动,他心里其实是没底的。乡村振兴示范点固然重要,但和王振那个投资上亿的高新科技园比起来,声势上终究是弱了一头。他已经做好了周书记不会来的心理准备。
当秘书把县委办的新方案拿给他时,他着实愣了好一会儿。
“集中视察?把我们和王县长的项目串一起了?”李建国拿着方案,反复看了几遍,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露出了憨厚的笑容。
“这敢情好!这敢情好啊!”他一拍大腿,“我就说嘛,手心手背都是肉,书记怎么可能只顾工业,忘了我们农业这个根本!”
他的秘书笑着说:“领导,您看这个安排,把咱们的示范点放在中间,这叫‘承上启下’,体现了咱们农业是经济发展的‘稳定器’,是压舱石啊。”
“哈哈,你小子会说话。”李建国心情大好,他当然也看出了其中的门道。这个方案,让他避免了和王振正面竞争的尴尬,还实实在在地得了好处。书记和所有常委都来,他这个示范点,一下子就成了全县的标杆。
“这事儿,办得漂亮。谁想出来的点子?”李建国问道。
“听说是书记的新秘书,江澈。”
“江澈……”李建国咂摸着这个名字,觉得有些耳熟,“是不是以前在青龙镇干过的那个年轻人?”
“对,就是他。去年防汛的时候,还立过功。”
“哦——”李建国想起来了,那个在孙大海嘴里被夸得天上有地下无的年轻人。当时他还觉得孙大海言过其实,现在看来,是自己眼光窄了。
“会办事,会做人。”李建国点了点头,给出了自己的评价,“这个人,以后要多走动。咱们农业口,就需要这种懂大局、会协调的笔杆子帮忙说话。”
……
县政府另一间办公室里,副县长赵琳正端着一杯花茶,听着秘书的汇报。
作为县里为数不多的女性领导,赵琳的心思比谁都细腻。她分管的文旅,是近两年的新风口,势头很猛,但也最容易被看作是“虚”的。
当她得知自己的民俗文化旅游节,被安排成“集中视察”的压轴大戏时,唇边不禁泛起一抹玩味的笑意。
“有意思。”她放下茶杯,青花瓷的杯盖与杯身碰撞,发出一声清脆的鸣响。
她的秘书是个同样精干的年轻女性,低声分析道:“领导,这个方案对我们最有利。工业开道,农业稳中,最后以我们的文旅节作为亮点收尾,这等于是在向全县宣告,文化旅游是我们青阳未来发展的活力所在,是点睛之笔。”
“何止是点睛之笔。”赵琳的目光落在方案上,眼神里闪烁着欣赏的光芒,“这一手,把三个互不相干,甚至有些冲突的活动,变成了一个逻辑严谨、层层递进的整体叙事。叙事的主题,就是青阳县未来的发展蓝图。这份功力,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她对政治的敏感,让她比王振和李建国看得更深一层。她看到的,不只是矛盾的化解,更是一种高明的议程设置能力。
“那个叫江澈的年轻人,有点东西。”赵琳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楼下人来人往的县委大院,“帮我约一下,下周,我想请江科长喝杯茶。”
几乎是同一时间,县委大院的各个角落,那些消息灵通的科长、主任们,都通过各自的渠道,得知了这场“行程表风波”的始末。
一个下午的时间,县委办新来的江秘书,用一种近乎传说的方式,在整个青阳县的权力中枢,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次亮相。
人们在私下议论时,语气里充满了敬畏和好奇。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江澈,对此毫不知情。
他刚刚关掉电脑,伸了个懒腰,感觉浑身舒泰。又一个摸鱼的下午过去了,窗外的天色已经染上了温暖的橘红色。
完美。
他解决了下周的隐患,保住了自己未来一周的清闲时光。现在,他满脑子想的都是回家路上要去菜市场买点什么。是买条新鲜的鲈鱼清蒸,还是买块五花肉做红烧肉?
就在他哼着小曲,拎起自己的保温杯,准备迎接美好的下班时光时,办公桌上的红色电话机,突兀地响了起来。
江澈的动作一顿,心里“咯噔”一下。
这电话,是周国华办公室的内线专线,只有书记本人和他能用。这个时间点,书记早就回家了才对。
他带着一丝不祥的预感,接起了电话。
电话那头,传来周国华沉稳而略带一丝疲惫的声音。
“小江,你来我办公室一趟。”
江澈的心,瞬间沉了下去。
“书记,您还没走?”
“走不了了。”电话里的声音顿了顿,似乎有些无奈,“国有林场的陈场长来了,哭天抢地的,非要见我。你过来,跟我一起听听,这又是个烫手的山芋。”
喜欢官场:我真不想当卷王!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官场:我真不想当卷王!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