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心萍正捧着母亲的信反复读着。
“妈...“
她轻声念着,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
戚何推门进来,看见妻子这般模样,连忙上前揽住她的肩,
“怎么又哭了?妈不是说了一切都好?“
“我是高兴...“
林心萍把信纸贴在胸口,
“妈现在过得这么好,我...我真是白担心了。“
她起身从书桌抽屉里取出一个木匣,里面整整齐齐收着母亲这一年多的来信。
最早的一封还是她刚结婚时写的,字迹工整,絮絮叨叨嘱咐她如何持家。
最新这封,笔触明显洒脱了许多,字里行间透着从未有过的从容。
“你看,“
她抽出一封三个月前的信,
“妈那时候还在为流言困扰,字都写得小心翼翼的。可现在...“
她又展开昨天的信,
“你瞧这笔锋,多有力!“
戚何笑着点头,
“妈现在可是苏教授了,当然不一样。“
正说着,里屋传来安儿的哭声。
林心萍忙擦擦眼泪起身,却见戚何已快步走进去。
月光下,丈夫温柔抱着儿子的身影,让她忽然想起母亲信里写的,当年父亲也是这样,在她小时候一次次抱起夜啼的她。
“我来吧。“
她走过去接过安儿,轻声哼起母亲教她的童谣。
宁儿在隔壁小床翻了个身,咂咂嘴又睡了。
这一刻,她忽然特别想写点什么。
把安儿哄睡后,她铺开稿纸,标题写下《绣娘》二字。笔尖再次在纸上沙沙作响,那些母亲信里的细节渐渐鲜活起来,菜市场的流言,调解时的对峙,刺绣班的灯火...
“写什么呢?“
戚何端来热牛奶。
“写妈的故事。“
林心萍接过杯子暖手,
“写一门手艺怎么把三代人缝在一起。“
她想起明天要寄出的包裹,除了给母亲的新毛线,还有安儿宁儿的小手印。
或许,该建议母亲绣一幅《千里共婵娟》,就用手印作月,用针线为光?
月光移过书桌,照亮了未写完的稿纸。
林心萍忽然觉得,这轮照过母亲窗前,又照进她窗口的月亮,终有一天也会照亮安儿宁儿的人生。
而到那时,孩子们会从绣样里读懂,什么是传承,什么是团圆。
《绣娘》的创作出奇地顺利。
林心萍发现,当笔尖触及那些母亲信中的细节时,文字便如溪水般自然流淌。
她常常写到深夜,稿纸堆了厚厚一叠。
这天下午,她正写到调解会一章,出版社编辑突然来电。
电话是戚何前段时间,为了林心萍方便特意申请安装的,
远方老师,有个好消息!您的作品《云端》入选了今年的文学新星奖终评!
林心萍握着电话的手微微发抖。
这个奖项含金量极高,往年获奖者如今都是文坛中坚力量。
还有个更好的消息,
编辑语气兴奋,
作协要组织获奖作者去南方采风,为期一个月。只是...
编辑顿了顿,要带孩子一起去吗?
……
去吧,
戚何晚上一听说,立马表态,
机会难得,只是我最近有集训,请不了假。
可安儿宁儿还小...
林心萍看着摇篮里熟睡的孩子,
带着两个孩子采风,我怕...
让爸妈陪你去。
戚何突然说,
他们早就想去看南方了,正好帮你看孩子,顺便他们也完成一下心愿。
这个提议让林心萍眼前一亮。
果然这个提议一说,公婆二人忙不迭就答应了。
出发那天,戚何送一家人到火车站。
怕三人照顾两个孩子会忙不过来,戚何特意让保姆跟着了。
何樱仔细清点着行李,奶粉、尿布、小药箱...生怕遗漏了什么,亏待了自己的孙子孙女。
戚东平则抱着宁儿逗弄,
咱们宁宁要当小旅行家了!要坐小火车去旅行了!
安儿在妈妈怀里兴奋地挥舞小手,咿咿呀呀地指着火车。
软卧车厢里,何樱把下铺让给林心萍,
你熬夜写作太累了,孩子我们来看。
说着不管林心萍推辞,利落地冲好奶粉。
戚东平已经在地上铺好爬行垫。
火车开动时,林心萍打开笔记本。
窗外掠过的麦田让她想起母亲信里的嘱咐,
出门在外,一定要记得按时吃饭。
心萍,喝点汤。
这时候,何樱突然递过来保温杯,
特意熬的,在外喝不到。
……
采风团第一站是钱州。
在刺绣博物馆,林心萍被一幅图深深吸引到了,画面上的孩童神态,竟与安儿宁儿有几分相似。
这是“堆锦绣”。”
馆长介绍,
现在会绣的人不多了。
林心萍心中微微一动,她抚摸着那幅作品,脑海中映入的是母亲苏琴熬夜刺绣的场景。
最让人感动的是在周庄。
那天林心萍要采访老绣娘,何樱就推着婴儿车在石板路上慢慢走。
忽然下起小雨,她赶紧用外套遮住婴儿车,自己却淋湿了半边身子。
老绣娘见状,执意要送她一把油纸伞,
我女儿也在外地带孙子,看到你就像看到她。
采风进行到第二周时,发生了一件意外。
那是在创作交流会上。
林心萍刚分享完《绣娘》的创作心得,一位戴眼镜的中年学者突然举手,
远方老师,您文中提到的堆锦绣,与知名学者李教授的研究成果高度相似。请问您如何解释?
会场瞬间安静下来。
林心萍愣住了,她从未听说过这位李教授。
我...我的资料来自母亲的信件和实地采风...
是吗?
学者推推眼镜,
可李教授三年前就发表过相关论文,连术语都完全一致。
当晚回到宾馆,林心萍辗转难眠。
何樱轻叩房门进来,心萍,妈看你晚饭没吃多少...不管遇到任何事,你要先学会爱惜自己的身体!
林心萍声音哽咽,
我是不是真的抄袭了?
胡说!何樱坐下握住她的手,你写稿时妈都看着,每个字都是你熬出来的!
“可是……万一我无意中,参考了别人的观点呢?”
何樱的话干脆利落,
“那自然不算抄!”
……
第二天,林心萍直奔图书馆。
翻了整整一天,终于找到了李教授三年前的论文。
仔细比对后,她松了口气,虽然研究对象相同,但论述角度完全不同。
更让她惊喜的是,在论文参考文献里,竟发现了王奶奶的名字!
真相大白,那位质疑的学者红着脸来道歉。
经此一事,远方老师的名气就更大了!
整个活动过程中,不断有人慕名前来。
《重生改嫁,前夫娶白月光悔断肠》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博看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博看读书!
喜欢重生改嫁,前夫娶白月光悔断肠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重生改嫁,前夫娶白月光悔断肠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