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司马懿集结近七万大军从洛阳出发时,早已被城中大汉细作探明,急用信鸽飞报魏延。
魏延正于潼关前中军大营内与众将商议如何攻克潼关,见信鸽来报,也不忧愁,甚有欣喜之色:“昔日丞相与司马懿老贼交兵多年,互有胜负,今我部兵精粮足,吾倒要看司马懿有何能耐!”
参军蒋斌(蒋琬之子)颇为谨慎,谏曰:“我军将士装备虽精良、粮食亦充裕,然司马懿乃魏国第一智将,还望将军谨慎对待,抄送一份情报与成都,以防不测……”
赵广亦谏曰:“我军久攻潼关而不克,士气已衰,而司马懿率军前来,汇合潼关郭淮、师篡、戴陵、司马望等将,总兵力已近七万人,定士气高昂,望前将军切勿轻敌,当转攻为守,否则将重蹈关将军……”
魏延立即打断赵广:“懿又不多一头颅,有何惧哉?我大军于潼关前不顾敌方箭矢,耗尽心血垒起之土山,又要推平之??
况我军兵力虽不及司马懿,然皆精兵劲卒也,人人披坚持锐,弓弩营,铁甲营,精骑马队皆备,汝等可曾闻‘兵不在多而在于精’焉?”遂皆弃而不用。
蒋斌见魏延高傲,不听劝阻,也不与其计较,急命信鸽官抄录一份军情送于成都(为确保信息能准确送到,汉境内之情报一般会同时用驿马送800里加急公文,信鸽也会一天内发送数只,以免信鸽在飞行途中被老鹰叼走吃掉,恕不赘述,)。
赵广亦旋即领军于三大营前多立拒马、鹿角,以备不测。
又过一日,司马懿亲率大军支援潼关之军情已经送抵成都,
汉皇刘禅看后大惊失色,急招众文武于成都承露殿内商议:
刘禅:“今,精兵良将已被抽调至各地作战,如何是好?众爱卿皆畅所欲言。”
谯周首先出列:“昔日,吾劝陛下罢兵而劝课农桑,陛下不用,以致招此大祸,以致应验成都西郊之噩兆……”
刘禅:“光禄大夫请言对策!”
谯周:“当勒令丞相之兵退回汉地,而后支援魏延。”
赵云:“万万不可,丞相之兵远水救不了近火,待到其支援魏延时,长安或已被围……”
陈寿:“可令丞相不计我军伤亡,速占宛城,而后进逼洛阳,司马懿必定回救!”
刘禅:“相父如能早日攻下宛城,早已攻占之,何拖到此时,想必宛城必难以一时攻取。”
执金吾尹赏曰:“现成都有军士万余,汉中亦有军士万余,可遣一宿将领军支援魏延即可。”
众人皆曰善。
赵云亦出列:“老臣愿领兵前往!”
刘禅:“老将军年事已高,卸甲多年,行伍之事必已生疏。”
赵云:“廖化与我乃同辈,仍攻下番禺港立不世之功也,我岂能输他?况魏延自视甚高,唯丞相、吾可节制……”
刘禅:“老将军勇气可嘉,然仍需一副将辅佐。”乃命禁军统领关统领禁军一起前去。
赵云:“禁军不可轻动……”
刘禅:“成都并无战事,何况还有数千羽林卫护卫,料之无忧,还望老将军能早日凯旋!”
刘禅又赐予其青釭宝剑,曰:“我已知老将军之双股剑早已给予两儿,今先借与将军青釭剑上阵御敌,待凯旋之日,再还于我就是。”
乃加封赵云为大将军,前将军魏延受其节制,征集所有成都马匹、驮马一并交于赵云,令其火速支援长安,同时令汉中太守阎宇先领兵一万走子午谷支援魏延。
却说司马懿进军极为迅速,大军三日内已进抵潼关,懿在城楼上观魏延之军阵部署,已有破敌之策。
立即令弓箭手、弩手箭镞泡毒。
参军州泰谏之:“如此做法,胜之不武,恐为天下所非议!”
司马懿:“蜀军用震天雷攻击我大魏城池时,可曾受到天下非议?”
州泰语塞。
司马懿旋即在潼关内点将:“自己、司马望、州泰领6000精兵守城,坐镇中枢指挥全局;
邓艾、胡烈、尹大目领1万余将士攻占蜀军土山;
郭淮、师篡、戴陵等将,领5万士卒截住魏延援军,待攻下汉军土山后,可命弓箭手在土山上放箭袭击魏延中军大营。”
欲知后事如何,待下回分解。
喜欢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