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一行人带着满心欢喜与诸多“宝贝”离开后,平华村的几位掌舵人——林守业、林文柏和李文石却并未完全沉浸在又成一桩喜事的愉悦中。黄家兄弟对提前入学的渴望,以及林芝兰外出求学带来的触动,像投入静湖的石子,让他们想得更深、更远。
当晚,林家堂屋里灯火通明。林文柏将思虑已久的难题摊开来讲:“爹,文石,今日智哥儿、信哥儿也想来读书的事,给我提了个醒。咱们村学是快建好了,可往后的事,咱得想到前头。”
李文石放下茶碗,点头接话:“我明白你的意思。首要便是先生。咱们托文县尊、甚至岳指挥使帮忙物色的,定然不是寻常塾师。若真请来了有学问的先生,难不成让人家每日从镇上奔波而来?若是先生带着家眷、书童,咱们总得有个妥善的安置,不能怠慢了。”
“正是此理。”林守业捻着胡须,神色凝重,“读书人重清静,也重体面。咱们求贤若渴,便需有迎贤之诚。这先生的住所,不能将就。”
林文柏继续深入:“还有生源。咱们这村学是四村头一份,如今四村联动,大家都憋着劲儿往前赶呢。保不齐其他村也有家庭想送孩子来读书。路修好前,孩子们每天翻山越岭走三四个时辰根本不现实,必然要借住咱村亲戚家。可各家日子刚宽裕,谁家也没有那么多空房。若来的孩子多了,住不下怎么办?咱们不能让孩子们的求学之路如此艰难。”
一时间,屋内陷入了沉思。这幸福的“烦恼”,恰恰是平华村影响力扩大的证明,却也成了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沉默中,李文石眼中精光一闪,提出了一个周全的方案:“依我看,咱们不如将这两件事一并解决。”
他蘸了茶水,在桌上边画边说:“首先,在村学旁择地修建两处小巧齐整的院落,专供先生及其家眷居住。要清净雅致,具体的规制布局,咱们可以请教樊掌柜和闫老板,他们比咱们在行。这专为先生修的住所,方能显出咱们的诚意与敬重。此为一。”
“其二,村里不是还有几处闲置的旧屋么?与其任其颓败,不如由村中出钱出力,好好修葺一番,打通连片,做成学生宿舍!屋里盘上通铺,打上桌椅箱柜,虽简朴,但务必干净牢固、明亮整洁。”
“妙啊!”林文柏抚掌,“倒也不必全做通铺,可留两处作为单独学舍。那些有基础的大孩子日后要夜读备考,可以两三人一间,各有床铺桌椅,也便于专心向学。”他顿了顿,又问:“只是这些宿舍总需有人打理照看,不能放任不管。”
李文石笑道:“这便是其三。咱们村不是还有几位孤寡老人么?他们年纪虽长,身子骨却还硬朗,正愁无事可做。请他们来做,负责洒扫庭院,看管门户,早晚照看孩子们。孩子们有了大人看顾,老人们也有了寄托,村中再给一份薪金,岂不是三全其美?”
“好!这个法子好!”林守业脸上绽开笑容,满是赞许,“既解决了先生安居、学生住宿的难题,又让村里的老人老有所为,心安踏实。文石这番思量,实在周到!”
思路一经打通,后续商议便顺畅起来。三人当即决定次日召集村中骨干商议此事,动用村中公共基金,一边加快村学主体收尾,一边着手规划采买,开始修建夫子院落和学生宿舍。
消息传出,村民们的反应出奇地一致——无人反对,只有支持。
“还是老族长和里正他们想得长远!是该给先生们备好住处!”
“可不是嘛!咱村如今不一样了,做事就得有格局!让别村的孩子也能来读书,这是积德的大好事!”
“让古大叔他们去看宿舍?太好了!前几日他们还念叨自己没用了,这下可好了!”
就连那几位被议定的老人,听闻后都激动得眼眶泛红,纷纷去找林文柏,表示必定尽心尽力,绝不辜负村里的信任。
其他三村闻讯,那些盼着改换门第的人家无不心动。平分村丁家,自大年三十听了林文桂那番话后便一直记在心上。如今不止三房的丁旺能去读书,但凡“平”字村里供得起的子弟都有了读书的机会。
丁老大与何秋水、丁老二夫妇都喜出望外。如今丁家种新菜,又开了“何家织布坊”分部,家境宽裕不少,供两个孩子读上一两年书,识文断字、学会算账,即便将来没有大成就,也绝不会差。
怀着这般想法的人家不在少数。况且其他三村如今种植新菜、发展副业,又试种玉米,只要肯勤勉劳作,日子都一日好过一日。供一个孩子读书,比往年轻松许多。于是纷纷向本村里正建言:眼下春种已毕,家中劳力充裕,愿去平华村帮忙修建校舍,既为四村和睦,也为自家孩儿的将来尽一份心力。
不出所料,平安、平正、平分三村很快各自组织起一支村学建设支援小队,齐聚平华村,携手共建村学、夫子院落与学生宿舍。
于是,平华村祠堂前的广场上,方才散去婚宴的喧嚣,又迎来了兴建学堂的热潮。伐木声、夯土声、工匠们的号子声,再次汇成一曲充满希望的协奏。
所有人都明白,他们正在修筑的不只是一座村学、几间屋舍,更是在为平华村,乃至整个“平”字四村的未来,夯实最珍贵的根基。这份远见与付出,必将福泽后世,让知识的种子在这片灵秀的土地上,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喜欢团宠囡囡是厨神:我的苹果通古今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团宠囡囡是厨神:我的苹果通古今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