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06章:一鸣惊人!陆远的发言打破了会议的平衡!
当陆远最后一个字落下,会议室里那片震撼的寂静,仿佛有了实体和重量。
空气不再流动,声音被彻底抽干。时间像被冻结的河流,凝固在这一刻。椭圆形会议桌上,每一位手握重权的常委,都成了这片寂静中的雕塑。
他们见惯了唇枪舌剑的交锋,也习惯了四平八稳的妥协。他们能预判对手抛出的每一记明枪,也能拆解同僚递来的每一支暗箭。可今天,他们在这间熟悉的会议室里,见证了一场他们从未想象过的“汇报”。
这根本不是汇报。
这是一场外科手术式的解构,一场降维打击。
陆远没有站队,没有和稀泥,更没有另起炉灶。他像一个高明的棋手,没有去吃掉棋盘上的任何一颗子力,而是直接告诉所有人,这张棋盘本身,就画错了。
他用常鸿的“效率”之矛,刺穿了罗正信的“稳健”之盾;又用罗正信的“风险”之盾,挡住了常鸿的“激进”之矛。然后,他在这片矛与盾的废墟之上,搭建起了一座通往未来的、全新的桥梁。
常务副市长常鸿,这位在星海市经济领域说一不二的“财神爷”,此刻靠在椅背上,身体的姿态看似放松,但桌下的那只手,指节已经捏得没有一丝血色。
他的脸色,不再是凝重,而是一种混杂着震惊、错愕与一丝屈辱的苍白。他纵横星海官场二十余年,第一次,在自己最擅长、最引以为傲的领域,被人用一种他无法反驳、甚至无法理解的方式,彻底击溃。
那份他耗尽心血,联合了无数专家学者,推演了无数个日夜的“2.0蓝图”,此刻在他眼中,像一张褪了色的旧画,显得那么笨拙,那么一厢情愿。他感觉自己像一个苦练了半辈子刀法的武林高手,准备在华山之巅一决胜负,结果对手根本没有拔剑,而是掏出了一份详尽的地质勘探报告,证明这座华山,地基不稳,随时可能崩塌。
这怎么打?根本没法打。
坐在他对面的市委专职副书记罗正信,扶着眼镜的手指微微颤抖。他看着陆远,眼神里早已不是认同,而是一种近乎于欣赏的激赏。陆远不仅用数据和模型验证了他的所有担忧,更指出了他“稳健”路线背后的增长乏力。他没有偏袒任何人,他只忠于事实和逻辑。这种超越了派系与立场的格局,让罗正信这位老政工干部,心中生出几分敬意。
而市长杨建功,他放在桌面上的那只手,早已停止了敲击。他眉头紧锁,目光在常鸿和陆远之间来回移动,像是在重新校准一台失衡的天平。他与常鸿是多年的搭档,常鸿的强势,既是他在政府系统内最有力的武器,有时也是让他头疼的根源。而今天,陆远这匹他本以为只是周怀安放进来的“鲶鱼”,却展现出了足以掀翻整座池塘的巨鲸之力。他的心里,第一次对常鸿的绝对权威,画上了一个问号。
至于其他常委,宣传部长方文博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却又一个字也说不出来;组织部长孙慧的脸上,那万年不变的和煦微笑也消失了,取而代?pad?的是一种深沉的、重新评估的审视;军方常委更是身体前倾,一双虎目在陆远身上来回打量,仿佛在看一个创造了奇迹的兵。
所有人都被镇住了。
这片死寂,最终被一声清脆的、带着巨大满足感的声响打破。
“啪!”
主位上,市委书记周怀安将手中的保温杯,重重地放在了红木桌面上。
这声音不大,却像一声惊雷,炸醒了满室的魂魄。
周怀安的脸上,是自会议开始以来,第一个毫不掩饰的、发自内心的笑容。他的目光灼灼,像是在欣赏一件自己亲手发掘出的绝世瑰宝。
他看着那个站在大屏幕前,身形挺拔,眼神清澈的年轻人,胸中一股压抑不住的激荡翻涌而起。他知道自己冒险把陆远推上这个位置,会引来多少非议和阻力。但他赌的就是陆远的潜力,赌的就是这个年轻人能给自己,给星海市带来不一样的东西。
今天,陆远给了他一个远远超出预期的回报。
“好!”周怀安的声音洪亮,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权威,“好一个‘第三条路’!”
他一连用了两个“好”字,每一个字都像一把重锤,敲定了这场辩论的最终结果。
他没有再去征求任何人的意见,而是直接转向陆远,语气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倚重:“陆远同志,你这个思路,不是小修小补,而是为我们星海市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战略框架。我提议,今天的会议,不定任何结论。”
这句话一出,常鸿的脸色又白了一分。不定结论,就意味着他那份志在必得的“2.0蓝图”,被事实性地搁置了。对于他这样强势的人来说,搁置,就等于否定。
周怀安没有理会常鸿的反应,继续说道:“会后,由陆远同志牵头,组织部、发改委、工信局、科技局等相关部门,组成一个最高规格的‘星海市未来发展战略课题组’。就按照你提出的‘数字经济与智能制造’融合发展的思路,拿出一份更详尽、更具操作性的正式方案来。一个月后,我们再开常委会,专题研究!”
由陆远牵头!
这五个字,像一道闪电,劈开了会议室里微妙的权力格局。
一个新晋常委,在第一次正式参与议题讨论的会议上,就被委以如此重任,主导一个关乎全市未来十年命运的顶层设计。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信任和授权了,这是一种破格的、近乎于“托付”的姿态!
这意味着,在“城市发展”这个最核心的议题上,话语权的天平,已经发生了决定性的倾斜。
常鸿放在桌下的手,缓缓松开,又缓缓握紧。他抬起头,深深地看了一眼陆远。那眼神里,不再有任何轻视和玩味,只剩下一种冰冷的、如同深渊般的凝重。他知道,自己输了,输得干脆利落,输得毫无脾气。
这个年轻人,不是他想象中可以随意拿捏的“愣头青”,也不是可以拉拢收编的“突击手”。
他是一头披着羊皮的史前巨兽,一旦张嘴,就能吞噬掉整片草原。
“我同意书记的提议。”
一个沉稳的声音响起,打破了周怀安话音落下后的短暂沉默。
说话的,是专职副书记罗正信。他第一个站出来,旗帜鲜明地支持周怀安的决定,也等于是在支持陆远。
“我也同意。”宣传部长方文博紧跟着表态。
“附议。”
……
一时间,附和之声此起彼伏。那些原本保持中立、左右观望的常委们,在这一刻,都毫不犹豫地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墙倒众人推,虽然常鸿这堵“墙”还远没到倒下的时候,但陆远展现出的强大实力和书记毫不掩饰的支持,已经让他们看清了未来的风向。
市长杨建功沉默了片刻,最终也缓缓点了点头:“书记的考虑很周全,我原则上同意。让年轻人多挑挑担子,也是应该的。”
他的表态,宣告了常鸿的彻底孤立。
周怀安满意地环视一圈,最后将目光定格在常鸿身上,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常鸿同志,你的意见呢?”
常鸿的胸口剧烈地起伏了一下,他花了足足几秒钟,才将那股翻腾的气血压下去。他抬起头,脸上已经重新挤出了一丝僵硬的笑容:“我服从书记的安排。陆远同志的思路很有启发,我也需要时间,好好学习,消化一下。”
他没有认输,但他接受了现实。
周怀安点了点头,不再多言,拿起桌上的文件:“好,那这个议题就到这里。下面,我们讨论下一个……”
会议后面的议程,没有人再听得进去了。
所有人的心思,都还停留在刚才那石破天惊的“第三条路”上。常鸿一言不发,面沉似水。而其他的常委,则不时用一种全新的、混杂着敬畏与好奇的目光,瞟向那个坐在末席,又重新恢复了安静,正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的年轻人。
仿佛刚才那个舌战群儒、光芒万丈的人,并不是他。
当周怀安宣布散会时,常鸿第一个站起身,甚至没有和任何人打招呼,便径直走出了会议室。他那挺直的背影里,透着一股萧瑟与孤傲。
陆远收拾好自己的东西,不急不缓地站起身。他知道,今天,他虽然赢得了一场关键的战役,但也等于正式向盘踞星海多年的本土实力派,下了战书。
常鸿,绝不会就此善罢甘休。
他迈步向外走去,准备离开这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
可他刚走到门口,身后就传来一个温和的声音。
“陆远同志,请留步。”
喜欢官场影帝:我靠演技平步青云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官场影帝:我靠演技平步青云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