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九点五十分。
东林区委书记办公室里,秘书小陈正小心翼翼地用一块专门的软布,擦拭着会客区那套紫砂茶具。他已经反复检查了三遍,茶叶是陆远特意嘱咐过的“大红袍”,泡茶的水是专门从山泉水站订购的,连摆放茶杯的角度,都精确到了毫米。
这阵仗,比上次接待市里领导视察还要紧张。
小陈的眼角余光不住地瞟向办公桌后的陆远。他的这位年轻领导,却与办公室里这股紧张的气氛格格不入。
陆远正靠在宽大的老板椅上,手里拿着一份昨晚打印出来的《星海市高端消费市场心理画像分析报告》,看得津津有味,神情专注得像是在读一本有趣的小说。阳光透过百叶窗,在他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那份从容,让小陈焦躁的心也莫名安定了几分。
“陆书记,万盛集团的李总还有十分钟到。”小陈低声提醒。
“嗯。”陆远应了一声,头也没抬,只是翻了一页报告,“茶泡好了?”
“准备好了,水温也一直控制在九十五度。”
“行,别太紧张。”陆远终于放下报告,抬眼看了看小陈,“我们是甲方,他是来找机会的。把心态放平。”
小陈一愣,随即重重点了点头,心里却在嘀咕:那可是万盛集团的副总裁,国内文旅地产的巨鳄,怎么看都像是我们求着他才对。
十点整,办公室的门被准时敲响。
李建波在一众区委办公室人员的簇拥下走了进来。他约莫四十岁上下,身材保持得极好,一身剪裁得体的意产手工西装,手腕上那块百达翡丽的星空腕表在灯光下折射出幽蓝的光。他脸上挂着热情的笑容,但那双鹰隼般的眼睛,从踏入办公室的那一刻起,就在不动声色地打量着这里的一切——从墙上的字画,到书柜里的藏书,最后,落在了从办公桌后起身相迎的陆远身上。
“哎呀,陆书记,久仰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是年轻有为,气度不凡啊!”李建波快走几步,双手握住陆远伸出的手,用力地摇了摇。
“李总过奖了,快请坐。”陆远微笑着,将他引到会客区的沙发上。
两人分宾主落座,小陈立刻行云流水般地奉上香茗。
一番寒暄过后,李建波主动切入了正题,但他问的却不是项目。
“陆书记,我刚从市里过来,常鸿市长对我们万盛集团非常关心,亲自向我们介绍了星海市‘大金融、大总部’的宏伟蓝图,真是令人心潮澎湃啊!”
来了。
陆远心中了然。这第一句话,就是试探,也是敲打。他既表明了自己和常鸿的关系匪浅,又点出了市里的“主流”发展方向,言下之意,你陆远要谈的项目,最好别和这个大方向相悖。
陆远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不急不缓地开口:“常市长高瞻远瞩,‘大金融’战略确实是星海发展的引擎。不过,一个国际化的都市,光有引擎还不够,还需要有独特的文化标识和灵魂。否则,就只是一座冰冷的钢筋水泥森林,千城一面,毫无魅力可言。”
他没有直接反驳,而是将话题引向了更高的维度。
李建波眼中的笑意深了几分,他知道,眼前这个年轻人,不好对付。
“陆书记说的是。”他顺着话头,“我们万盛也一直认为,文化是最好的护城河。不知道陆书记深夜约见,是有什么能让我们万盛也参与进来的文化盛事?”
陆远笑了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从茶几下拿出那本装帧精美的商业计划书,推到了李建波面前。
“李总,我们今天不谈情怀,我们谈一笔生意。”
《百工坊——一座城市的文艺复兴》。
仅仅是封面上这行烫金的标题,就让李建波的眼神微微一凝。他取下金丝眼镜,仔细擦了擦,然后才郑重地翻开了第一页。
陆远没有急着解说,他给了李建波足够的阅读时间。他深知,对于这种级别的资本猎手,任何华丽的辞藻都不如冰冷的数据和严密的逻辑来得有说服力。
办公室里一时间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李建波看得极快,但又极细。他的目光从那些详尽的市场数据、消费者画像上扫过,偶尔会停顿一下,指节无意识地在沙发扶手上轻轻敲击。
当他看到“匠人Ip化”和“体验式消费模型”的章节时,敲击的频率明显加快了。
喜欢官场影帝:我靠演技平步青云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官场影帝:我靠演技平步青云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