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阳的电脑屏幕上,十个技术系统如同精密的齿轮,将数据盗窃案的最后一块拼图严丝合缝地嵌入。犯罪痕迹智能扫描仪的蓝光再次扫过“创科数据”机房的每一寸角落,在通风管道的金属壁上捕捉到微量皮肤组织,dNA比对结果与邓涛完全一致,证实他确实通过管道潜入。
“启动罪恶功能系统深挖关联。”李阳指尖在键盘上敲击,屏幕左侧弹出邓涛的资金链图谱,那五十万“好处费”的源头,经层层追溯,最终指向竞争对手公司老板的海外账户,而该账户的实际控制人,竟是谭峰的前合伙人张启明——三年前因股权纠纷与谭峰反目,一直伺机报复。
右侧屏幕则显示着张启明与邓涛的通讯记录,黑客技术恢复的短信内容里,张启明多次以邓涛母亲的病情威胁:“不把数据弄到手,你妈在医院的特护资源就会被停掉。”附带着医院缴费系统的后台截图,证明他确实有能力干预治疗。
身临其境功能系统构建出张启明的办公室场景,还原出两人密谋的画面:张启明将特制U盘交给邓涛,承诺事成后不仅支付五十万,还会安排最好的医生为其母治疗。系统模拟出当时的对话声波,张启明的声音带着阴狠:“谭峰不仁,就别怪我们不义,那数据本就有你一半功劳。”
超高模拟画像技术根据张启明的旧照和监控录像,还原出他现在的样貌。他因长期酗酒,眼袋浮肿,左脸颊有块明显的黄褐斑,与酒店监控里那个接应邓涛的神秘人特征完全吻合。技术还通过分析他的笔迹,证实威胁短信的措辞习惯与他过去的邮件风格高度一致。
追踪之瞳顺着张启明的行踪轨迹延伸,红线在地图上标出他与海外买家的交易地点——一家隐蔽的私人会所。证物扫描系统在会所的垃圾桶里,发现了被撕碎的合同碎片,拼凑后显示:张启明以两百万的价格,将“创科数据”的核心算法卖给了海外公司,交易时间定在邓涛被抓的第二天。
超动态视力技术捕捉到一段被忽略的高速路监控:张启明的车在案发后曾与邓涛的车在服务区短暂汇合,慢放画面能看清邓涛将一个黑色文件袋交给张启明,袋口露出的纸张边缘,与“创科数据”的研发报告一致。
案发现场字幕技术在画面角落生成完整时间轴:【三个月前 张启明找到邓涛,以母亲病情相要挟】【案发前一周 张启明提供特制U盘和入侵教程】【案发当夜 邓涛拷贝数据,张启明在外接应】【案发后六小时 两人在服务区交接初步数据】,每一个节点都与证据链严丝合缝。
“所有关联人员全部锁定。”李阳将报告发送给郑一民,屏幕上弹出“证据闭环”的绿色提示。陶非带着队员赶到私人会所时,张启明正与海外买家签署合同,看到警察破门而入,他手里的钢笔“啪”地掉在地上,墨水在合同上晕开,像一块丑陋的污渍。
审讯室里,张启明看着屏幕上的威胁短信和资金流向,终于放弃狡辩:“谭峰当年抢了我的公司,我只是拿回应得的东西!”邓涛则红着眼圈:“我对不起公司,但我不能看着我妈等死……”
谭峰在走廊里听完审讯,对季洁低声道:“是我忽略了员工的难处,也低估了张启明的执念。”季洁没接话,只是看着远处墙上的“执法公正”四个字,心里清楚:无论动机如何,触碰法律红线的人,终究要付出代价。
郑一民站在监控室,对围过来的队员们说:“这案子能破得这么快,多亏了李阳这套技术,从内鬼到幕后指使者,一个都没跑掉。”李阳的电脑屏幕上,十个技术图标缓缓暗下,像完成使命的星辰。
季洁走出“创科数据”大楼时,阳光正好,她抬头看了眼谭峰办公室的窗户,那里曾是她熟悉的地方,如今却只剩陌生。她掏出手机,删掉了通讯录里那个尘封的号码——有些过去,该彻底翻篇了。
重案六组的灯光下,李阳将案件卷宗归档,最后一页的结案报告上,“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的字迹,在灯光下格外清晰。
喜欢重案六组之李阳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重案六组之李阳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