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地案发现场的警戒线外,法医正将盖着白布的担架抬上救护车。季洁蹲在被血迹浸染的花坛边,指尖捏着一枚变形的弹壳,眉头拧成了疙瘩——这是第十三枚猎枪子弹壳,与之前找到的十二枚型号一致,却在底部刻着一个模糊的“佟”字。
“季姐,死者手机解锁了。”沈耀东举着证物袋跑过来,屏幕上显示着通话记录,“最后一个呼出号码,三分钟前刚拨打过,通了但没接。”
季洁接过证物袋,看着那个陌生号码,指尖悬在屏幕上方片刻,最终还是按下了回拨键。她本想确认对方是否认识死者,却没料到身后突然响起一阵手机铃声,急促而响亮。
转身的瞬间,季洁与沈耀东同时愣住——警戒线外,一个穿着黑色冲锋衣的男人正举着响铃的手机,看向他们的眼神带着几分探究。男人约莫四十岁,肩宽背厚,手里拎着个磨得发亮的帆布包,风尘仆仆的样子像是刚从长途车上下来。
“是你?”沈耀东先反应过来,语气里满是意外,“你怎么在这?”
男人挂断电话,快步走过警戒线,亮出警官证:“佟林,省厅刑侦总队,奉命前来报道。”他的目光扫过现场,最后落在季洁手里的证物袋上,“看来我来得正是时候,这手机是死者的?”
季洁捏紧了证物袋,心头掀起惊涛骇浪——死者最后联系的人,竟然是这位即将空降的“新官”?她看向佟林的帆布包,包角露出半截印有省厅标志的文件,显然并非巧合。
“跟我回局里。”季洁压下心头的疑惑,率先走向警车。沈耀东紧随其后,路过佟林时特意多看了两眼,像是要从他身上看出点什么。
市局会议室里,郑一民已经泡好了茶。佟林将帆布包放在桌角,自来熟地拉开椅子坐下:“郑队,久等了。路上堵车,耽误了半小时。”
“不急。”郑一民推给他一杯茶,目光转向推门而入的季洁与沈耀东,“人都到齐了,正式介绍一下。”他清了清嗓子,“这位是佟林,省厅派来的专家,从今天起担任锦绣地案联合调查组组长,统筹六组与五组的协作。”
季洁端着水杯的手微微一顿,茶水晃出了些微涟漪。她终于明白那枚弹壳上的“佟”字并非巧合——这位新组长,从一开始就与这起案子有着说不清的联系。
沈耀东挠了挠头,打破沉默:“佟组长,死者最后一个电话打给了你,这事儿……”
“死者是我线人。”佟林打断他,语气平淡得像是在说天气,“三个月前安插在锦绣地项目里,负责搜集开发商非法拆迁的证据。”他从帆布包里掏出一叠照片,摊在桌上,“这是他昨天传我的,你们看看。”
照片上是开发商与拆迁队的密会记录,字迹潦草却能看清“暴力清场”“伪造文件”等字眼。季洁拿起照片的手微微发沉,原来死者并非普通村民,而是带着任务的线人。
郑一民敲了敲桌子:“佟林的加入,是省厅的决定。锦绣地案牵扯甚广,必须成立联合调查组。季洁,沈耀东,你们两组全力配合。”
季洁抬头看向佟林,对方也正看着她,眼神锐利如鹰,仿佛能穿透人心。她突然意识到,这场围绕五十亿项目展开的风暴,远比想象中更复杂,而这位空降的组长,将会是风暴中心最难以捉摸的变量。
“合作愉快。”佟林伸出手,掌心带着一层薄茧,显然是常年握枪留下的痕迹。
季洁握住他的手,指尖传来的力道沉稳而坚定。“合作愉快。”她轻声回应,心里却清楚,从死者拨通那个电话开始,他们的命运就已经被卷入了同一场漩涡。
窗外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桌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极了这起案子里错综复杂的线索,明明灭灭,让人看不真切。
喜欢重案六组之李阳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重案六组之李阳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