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奉天殿前众臣为蓝玉的罪行感到震惊和愤怒,认为其死有余辜之时,天幕上,朱迪钠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种揭示隐秘的语调:
“不过,老铁们,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有一个疑问。蓝玉如此作死,按朱元璋的脾气,怎么可能让他活到洪武二十六年?难道就因为他功劳大吗?”
他顿了顿,抛出一个关键信息:“其实不然。在蓝玉生命的最后几年,他有一个极其重要的,也是唯一的护身符——那就是当时的太子,朱标!”
此言一出,天幕下又是一片低呼。太子朱标?那位以仁德着称的储君,竟然会回护如此跋扈的臣子?
网友们的评论立刻跟进了细节:
【网友“太子党研究”发言:没错!蓝玉是常遇春的小舅子,而常遇春的女儿是太子朱标的正妃(常氏,虽早逝但情分在)。从这层关系论,蓝玉是太子朱标的舅父辈,属于铁杆的“太子党”。而且蓝玉虽然跋扈,但对太子朱标是真心拥护和敬畏的。】
【网友“洪武秘闻”补充:史料有隐晦记载,蓝玉犯下那些大罪,比如强奸元妃、炮轰喜峰口后,朱元璋其实已经怒不可遏,动了杀心。但每次,都是太子朱标出面力保。】
【网友“宫廷场景还原”描述:最着名的一次就是在东宫。据说蓝玉犯下大错后,被召至东宫。太子朱标当着朱元璋派来的耳目(或甚至朱元璋本人可能就在幕后)的面,厉声斥责蓝玉,亲自用鞭子狠狠抽了他一顿,直打得蓝玉皮开肉绽,连连叩头求饶认错。朱标一边打,一边痛心疾首地训诫,最后对父皇派来的人(或对朱元璋)说:‘此獠桀骜,然勇略可用,儿臣已重责之,望父皇念其微功,留其性命,以待将来为国之用。’】
朱迪钠点评:大家想想这个画面。太子亲自鞭笞,既是惩戒,更是保护。朱元璋再愤怒,看到自己精心培养的继承人如此回护,并且承诺将来能驾驭使用这头猛虎,他还能说什么?为了维护太子的权威和颜面,也只能暂时压下杀心。
【网友“终极庇护所”总结:所以,在太子朱标活着的时候,蓝玉无论闯多大的祸,最终都能在朱标的羽翼下化险为夷。那顿东宫的鞭子,看似惩罚,实则是他最大的保命符。朱元璋所有的耐心和容忍,都是建立在‘此人是留给标儿用的’这个前提之上的。】
天幕下的奉天殿前,再次陷入一种复杂的寂静之中。
李善长、徐达等人面面相觑,原来如此!难怪蓝玉能如此嚣张而暂时无恙,背后竟是太子在竭力回护!他们不由得将目光悄悄投向御阶之下的太子朱标。
朱标此刻也是心绪难平。他未来竟会如此回护蓝玉?甚至不惜在父皇面前动用如此手段?他看向自己的父皇,只见朱元璋面色阴沉,眼神锐利如刀,显然天幕所言,触及了他内心深处的某种权衡与隐痛。
而大都督府值房内的蓝玉,在最初的冰寒之后,听到“太子庇护”、“东宫鞭笞”这些信息,心中更是百感交集。原来……自己未来能活到那个时候,竟全赖太子回护?那顿鞭子,不是羞辱,而是生机?他对那位宽厚仁爱的外甥女婿、当朝储君,瞬间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混合着感激、羞愧与誓死效忠的复杂情绪。
然而,这层庇护越是牢固,当失去之时,反噬也就越是猛烈。所有人都隐隐意识到,太子朱标,才是那把悬在蓝玉头顶、真正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旦太子不在了,蓝玉的末日,也就真的到了。
天幕上,主播朱迪钠的声音平稳而富有穿透力,继续剖析着那段复杂的历史:
“老铁们,我们接着往下说。为什么朱元璋对蓝玉一忍再忍?除了太子朱标的竭力回护,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人才梯队。”
他切换了一张模拟的明初将领年龄结构图。
“大家想想,到了洪武后期,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顶级名将,徐达、常遇春早已病故,李文忠也英年早逝,邓愈去世得也早。剩下的冯胜、傅友德等人,虽然健在,但也年事渐高。帝国需要新的、能打的军事顶梁柱,来应对北元的威胁,也需要为下一代君主储备武将班底。”
朱迪钠的语气带着一丝理解:“蓝玉,虽然毛病一大堆,但他的军事才能是毋庸置疑的,正值壮年,锐气十足。在朱元璋和太子朱标心中,是有一杆秤的:这头猛兽虽然难以驯服,但太子朱标,恰恰就是那个能握住缰绳的人。只要朱标在,蓝玉的勇猛就是帝国的利器,他的跋扈就在可控范围内。所以,哪怕蓝玉再能‘作’,只要不触及真正的谋反底线,朱元璋看在太子的面子上,也都能忍了。”
画面转为洪武二十五年的模拟场景,带着悲凉的音乐。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突然去世,这一切精妙的平衡被彻底打破。”
朱迪钠的声音变得凝重:“现在,继承人的问题摆在了面前。如果选择朱允熥,他是常遇春的外孙,蓝玉就是他正牌的舅公!这层外戚关系太紧密了。在朱元璋看来,一个手握重兵、战功赫赫,且性格跋扈的顶级武将,成为年幼皇太孙的至亲外戚……这几乎就等同于外戚专权、甚至威胁皇权的剧本预演!这是朱元璋绝对无法接受的。”
“那么,选择朱允炆呢?”朱迪钠自问自答,“朱允炆母族势力薄弱,没有强大的外家,这符合朱元璋防止外戚干政的考量。但另一个问题随之而来:年幼仁弱的皇太孙能够驾驭蓝玉这头失去了约束的猛兽吗?”
天幕上出现了蓝玉被任命为“太子太傅”等东宫官职的记载。
“朱元璋,给出了他最后的、也是充满矛盾的选择。”朱迪钠解说道,“他一边确立了朱允炆的皇太孙地位,另一边,却出人意料地给蓝玉加官进爵,授予他太子太傅等重要的东宫官职。这一手,意味深长。”
网友们也纷纷解读:
【网友“帝王心术分析”发言:这是典型的打拉结合!一方面,选择朱允炆断绝了蓝玉凭借外戚身份更进一步的可能;另一方面,给蓝玉东宫官职,是明确告诉他:新主子定了,还是你该效忠的东宫一脉,希望你能像忠于朱标一样,继续辅佐朱允炆。这既是给蓝玉的机会,也是给他的枷锁。】
【网友“最后的试探”评论:朱元璋这是在赌!赌蓝玉对朱标的忠诚能延续到朱允炆身上,赌自己看人的眼光,赌蓝玉经历了这么多事后能有所收敛,担起托孤重臣的责任。他希望能为皇太孙留下这把锋利的刀,同时又希望这把刀能有新的、安全的刀鞘。】
朱迪钠总结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历史的悲悯:“所以,在太子朱标去世后,朱元璋并没有立刻清算蓝玉,反而给了他一个看似更亲近东宫的位置。这既是出于为帝国保留名将的现实考量,也是一位祖父、一位帝王,为自己年幼的继承人所能做的、充满风险的最后布局。他只是希望,蓝玉能明白这份苦心,能完成从‘太子利剑’到‘太孙护盾’的转变。”
天幕下的朱元璋,眼神幽深。天幕所言,几乎完全说中了他未来可能的心路历程。为君之难,在于权衡,在于不得不用的无奈,更在于那份对身后事的深深忧虑。而蓝玉,此刻在值房中,听着这份“最后的期望”,心情更是复杂到了极点。
喜欢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