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空引灵诀》。
五个由上古神文构成的古朴篆字,在凌云溪的识海中轰然炸开,每一个笔画都仿佛蕴含着引动空间、撕裂苍穹的无上伟力。
她的呼吸,在这一刻停滞了。
神识凝聚而成的虚影,在那个狭小的储物空间内微微晃动,显露出她心神此刻的剧烈波澜。这并非凡间的功法,甚至不是寻常神界的功法。这种古老而沧桑的文字,她只在前世身为神尊重楼时,于神界最古老的禁地石碑上见过寥寥数笔,每一个字都代表着一条早已失传的大道本源。
而现在,一整部完整的、以此种文字写就的功法,就呈现在她的面前。
她压下心头的狂涛,神识不再迟疑,彻底沉浸入那枚半透明的玉简之中。
没有晦涩的开篇,没有繁复的总纲。信息流涌入识海的刹那,第一幅画面便是一片无垠的、死寂的黑暗。那并非夜空,而是比夜空更纯粹的,没有任何星辰、没有任何光芒、没有任何物质的“无”。
这便是“虚空”。
紧接着,一篇玄奥的法诀,伴随着无数人形光影的演练,开始在她的识海中流淌。
世间万物,皆修灵气。无论是凡人修士,还是神界诸神,吐纳的都是天地间游离的灵气。灵气有浓有淡,有清有浊,受地域、时辰、乃至星辰运转的影响。灵脉品阶越高,吐纳灵气的速度越快,效率越高,这是修仙界的铁律。
但这《虚空引灵诀》,却走了另一条截然不同的、堪称惊世骇俗的道路。
它不从天地间吐纳灵气。
它从“虚空”中,直接牵引!
虚空是什么?是万物之始,是空间之基,是比天地灵气更加本源,更加浩瀚,也更加狂暴的能量海洋。它无处不在,却又无迹可寻。它支撑着整个世界的运转,却又游离于世界之外。
寻常修士的神识,根本无法触及虚空的存在,更遑论从中牵引能量。强行感知,只会让神魂被虚空的死寂与混沌所同化,化为虚无。
而《虚空引灵诀》的核心,便是教人如何以特殊的神魂波动,构建一座无形的“桥梁”,将自身的神识,安全地探入那片禁忌的能量之海,再以特定的法门,如垂钓一般,将那一缕缕最本源的虚空灵力,“引”入体内。
这种修炼方式,彻底颠覆了凌云溪的认知。
它无视灵气浓度,无视环境优劣。只要你身处这方世界,只要空间存在,你就能修炼。在灵气枯竭的绝地,与在灵气浓郁的洞天福地,修炼速度没有任何差别。
更可怕的是,虚空灵力的品阶,远在所谓的天地灵气之上。一缕虚空灵力,其蕴含的能量与道韵,足以媲美百缕、千缕最精纯的天地灵气。
“疯子……真是个疯子想出来的功法。”
凌云溪的神识退出了玉简,心神依旧震荡不休。
这功法太过霸道,也太过危险。稍有不慎,引来的虚空灵力失控,便不是走火入魔那么简单,而是会从内到外,被空间之力撕成最微小的粒子,彻底湮灭。
但,危险与机遇并存。
凌云溪的念头,落在了自己体内的那条“混沌神脉”之上。
她的神脉,天生便有吞噬、炼化万物的特性。无论是天地灵气,还是雷劫之力,入体之后,都会被它蛮横地转化为最适合自己的混沌灵力。
如果说,《虚空引灵诀》是世间最锋利的鱼钩,能钓起最凶猛的深海巨兽。那么她的混沌神脉,便是世间最坚固的船,最广阔的网,能将这头巨兽,稳稳地拖上岸,驯服,消化。
这两者,简直是天作之合。
一个念头,在她心中不可抑制地升起。
她要立刻尝试。
她没有犹豫,再次盘膝坐下,闭上双眼。周围浓郁的灵气依旧在向她汇聚,但她却主动切断了混沌神脉对这些灵气的吸纳。
她将心神沉入识海,回忆着方才看到的法诀。
第一步,静心,凝神,将神识收束为一根无形的“针”。
第二步,以这根“针”,去感知周围的空间。不是感知空气的流动,不是感知灵气的轨迹,而是去感知“空间”本身。
这是一种极其奇妙的体验。
在她的感知中,周围的一切物质都消失了。墙壁,蒲团,香炉,都化作了虚无的剪影。整个世界,变成了一张由无数看不见的、细密的线条交织而成的大网。这张网,便是空间的结构。
她能“看”到,自己就坐在这张网的一个节点上。
第三步,寻找“缝隙”。
法诀中描述,空间之网并非铁板一块,它存在着无数微小到不可计量的“缝隙”,那便是虚空与现实世界的连接点。
凌云溪的神识之针,开始在这张大网上,小心翼翼地游走,探寻。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静室内,安神香的青烟笔直地升起,在半空中凝成一个漂亮的旋,久久不散。
不知过了多久,凌云-溪的眉头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
她找到了。
在距离她身体左侧约三尺的空中,她感知到了一个与其他地方截然不同的“点”。那里的空间结构,极其不稳定,仿佛一个随时在开合的微型漩涡。
就是这里。
她没有贸然将神识探入,而是依照法诀,开始在识海中构建那座无形的“桥梁”。
这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精神力运用法门,需要将神魂之力,模拟出一种与空间波动同频的频率。凌云-溪的神魂本就强大无比,又融合了前世神尊重楼的经验,对这种精微的操作,有着超乎常人的天赋。
片刻之后,一座由纯粹精神力构成的、散发着微弱银光的无形之桥,从她的眉心延伸而出,精准地,搭在了那个微小的空间漩涡之上。
成了。
她心神微动,一缕纤细的神识,顺着桥梁,小心翼翼地探了过去。
穿过漩涡的瞬间,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传来。
冰冷,死寂,浩瀚,空无。
仿佛整个人被抛入了一片绝对零度的、永恒不变的黑暗深海。没有上下,没有左右,没有时间,没有空间。只有纯粹的“无”。
就在这片“无”之中,她感知到了一丝丝、一缕缕,如同幽灵般漂浮的、呈现出灰蒙蒙色彩的能量。
虚空灵力。
她不敢多做停留,立刻运转法诀中的“引”字诀。
只见她探出的那缕神识,末端忽然亮起一个极其微小的光点,产生了一股微弱却精准的吸力。
一缕灰蒙蒙的虚空灵力,仿佛受到了牵引,慢悠悠地,朝着她的神识飘了过来。
凌云-溪立刻操控神识,卷住这缕虚空灵力,沿着精神力之桥,闪电般地撤回!
“嗡——”
当那缕虚空灵力通过眉心,进入她体内的瞬间,她体内的混沌神脉,仿佛嗅到了血腥味的鲨鱼,瞬间暴动!
根本不需要她主动炼化。
那条盘踞在她四肢百骸的神脉,猛地爆发出强烈的吸力,一把就将那缕试图在她经脉中横冲直撞的虚空灵力给“吞”了下去。
一阵细密的、仿佛骨骼被碾碎又重组的痛楚,从经脉深处传来。但这种痛楚只持续了不到半息,便被一股新生力量的舒畅感所取代。
那一缕虚含灵力,在混沌神脉的碾压下,瞬间被分解,提纯,最终化作一道比她之前修炼出的任何灵力都要精纯百倍的、带着淡淡银灰色光泽的混沌灵力,汇入了她的丹田气海。
原本已经接近筑基初期顶峰的修为瓶颈,在这道新生的灵力注入后,竟发出了“咔”的一声轻响,松动了。
仅仅是一缕!
凌云-溪猛地睁开眼,眼底深处,是难以抑制的狂喜。
她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掌,仿佛能看到皮肤之下,那条正在欢欣雀跃的混沌神脉。
这条路,走对了!
有了《虚空引灵诀》,她的修炼速度,将再次提升一个匪夷所思的台阶。什么五行杂灵根的桎梏,在她面前,将彻底沦为一个笑话。
她强压下立刻继续修炼的冲动,站起身,平复了一下激荡的心绪。
贪多嚼不烂。这功法太过凶险,必须循序渐进。
她的目光,再次落向矮几。那里,还静静地躺着另外两枚玉简。
她拿起第二枚玉简,神识探入。
与第一枚玉简的浩瀚功法不同,这枚玉简中记录的,是一些零散的、断断续续的文字,像是一本随笔,或是一部日志。
“……吾乃虚空行者第三十七代传人,云游至此方下界,偶得星辰铁精,欲炼制跨界传送阵盘,回归故土,然天道不允,灵材匮乏,难矣。”
开篇第一句,就印证了凌云溪的猜测。
虚空行者!
果然是那个早已消失在神界历史长河中的神秘宗门。
她继续往下看。
日志的主人,似乎是一位阵道天赋极高的奇才。他详细记录了自己研究这方世界空间法则的心得,分析了此界灵气与虚空灵力的差异,甚至还抱怨了下界材料的驳杂与低劣。
“……此界空间壁垒,脆弱如纸,却又韧性十足,颇为古怪。吾尝试以‘九转星轨阵’为基,铭刻于阵盘之上,引动空间之力,却屡屡失败。能量过强,则阵盘崩碎;能量过弱,则无法破开界壁。耗时百年,竟无寸进,可悲,可叹。”
“……今日观此界蝼蚁筑巢,忽有所悟。大道至简,何必强求。吾欲另辟蹊径,不求强行破界,只求‘融入’。若能将阵盘本身,化为空间法则的一部分,或可瞒天过海……”
字里行间,透露出一位阵道宗师的痴迷、困惑与灵光一闪。
凌云溪看得津津有味。这位前辈的许多想法,与她神魂记忆中的阵道传承,竟有异曲同工之妙,甚至在某些细节上,比她的认知还要精妙。
这不仅仅是一份日志,更是一位顶尖阵法宗师,耗费了无尽心血,留下的修炼心得与研究笔记。其价值,对同样精通阵道的凌云溪而言,不亚于一部神级功法。
她甚至在日志的最后,看到了关于那个微型储物阵的记载。
“……大阵难成,归期无望。吾恐传承断绝,遂于阵盘之内,另辟芥子空间,藏吾生平所得三物。一为宗门不传之秘《虚空引灵诀》,望后世有缘者,能续吾宗门香火。二为吾之阵道心得,愿后来者不走吾之弯路。三为……”
日志到这里,戛然而止。
第三样东西是什么,这位前辈并没有写明。
凌云溪的心神退出玉简,目光落向了最后一枚,也是最小的那枚玉简。
它通体呈现出一种深邃的幽蓝色,表面光滑,没有任何纹路。
凌云溪拿起它,神识缓缓探入。
这一次,没有功法,没有日志。
她的识海中,只出现了一幅极其庞杂的、由无数光点构成的立体星图。这星图浩瀚无垠,绝非她目前所在的这片星域。
就在她试图辨认这片星图的具体方位时,星图的中央,一个光点猛地亮起,紧接着,一行冰冷的、不带任何感情的古老神文,在她的识海中缓缓浮现。
“归途已断,勿寻来路。”
“天道宗……在看。”
喜欢废柴嫡女马甲多,前夫跪求复合了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废柴嫡女马甲多,前夫跪求复合了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