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那些对林野这个“新人”上位还心存疑虑、或者干脆不服气的人,看到陈老如此明显的扶持姿态,态度立刻变得微妙起来。阿谀奉承的多了,暗中递送投名状的也不在少数。连带着林野在码头和其他场子推行一些新规矩,阻力也小了很多。
权力这东西,有时候就像滚雪球,一旦开始滚动,就会自带一种吸附一切的气势。
林野没有得意,反而更加谨慎。他深知这一切都建立在陈其庸那看似稳固、实则脆弱的“支持”上。老狐狸能把他捧起来,自然也能随时把他摔下去。
他开始真正介入与洋行的合作事务。无非是些货物进出口、码头泊位分配、关税打点之类的琐碎事情,但里面牵扯的利益关系盘根错节,每一步都暗藏玄机。
这天,他正在查看一批即将运往南洋的丝绸货单,手下人送来一个消息:之前收到“账目复印件”的刘记者,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不痛不痒、指桑骂槐的评论文章,隐晦地提及了某些商会人士与钱庄往来密切,可能存在利益输送。文章写得遮遮掩掩,没点名,没道姓,但明眼人都知道矛头指向谁。
这像是试探,又像是某种信号。
果然,文章见报的当天下午,林野就接到了梁弘远那边间接传来的“问候”。不是威胁,而是一种看似客气、实则冰冷的警告,通过一个与两边都有些来往的中间人传达。
“梁理事说,年轻人做事要懂得适可而止,江城不大,水却深,别一不小心,淹死了自个儿,还连累了旁人。”
林野听着中间人那圆滑的转述,脸上没什么表情,心里却在冷笑。梁弘远终于坐不住了。这老东西,看来那些流言和那篇不痛不痒的文章,还是给他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回去告诉梁理事,”林野慢条斯理地喝了口茶,“林野做事,向来有分寸。该我的,一分不能少。不该我的,我一厘不取。至于水深水浅,蹚过才知道。”
中间人碰了个不软不硬的钉子,讪讪地走了。
送走中间人,林野站在商行二楼的窗口,看着楼下街景。他知道,梁弘远的警告只是开始。真正的较量,还在后面。
他隐约感觉到,有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在慢慢收紧。陈其庸、梁弘远、老刀,还有那些隐藏在更深处的势力,都在这张网上扮演着各自的角色。而他,既是这张网想要捕捉的猎物,也可能……是那个最终撕破这张网的人。
他需要更多的信息,需要看清这张网的全貌。
他想到了老刀。这个神秘的“盟友”,自从废砖窑救人之后,就再次消失了。他们承诺的合作,难道仅仅是一次救援?
还是说,他们也在等待,等待一个更好的时机,或者……等待他林野,被逼到绝境,不得不拿出那本真正的笔记本?
林野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窗框,眼神幽深。
他讨厌这种被人牵着鼻子走的感觉。
或许,是时候主动去碰一碰那张无形之手了。
喜欢城墟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城墟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